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2006—2007年汉中市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分析了汉中市城区空气质量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同期的地面、高空气象要素与空气污染物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方程。结果表明:(1)汉中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77%,主要污染物为PM10;污染物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远远高于夏季;(2)冬季空气质最主要受地面气象要素影响;夏季既受地面要素影响又受高空要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依据汉中市汉台区城区2005—2011年大气环境中SO2,NO2,CO,PM10的监测值,应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汉中市汉台区城区空气中的SO2,NO2,CO,PM10浓度进行预测。经过相关检验和修正,确定所建的SO2和CO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信度,PM10模型经残差模型修正后准确度和精确度均有所提高,NO2模型不太适合小样本数据灰度建模。另外,利用建立的灰色模型对汉中市汉台区城区2012—2015年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为汉中市汉台区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南昌市2003年10月~2006年6月城区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分析空气质量状况。结果显示:南昌市城区空气质量为二级良,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一年中空气质量4~9月较好,10月至次年2月相对较差,其成因与南昌市不同季节气象要素有密切关系;据此从环境保护管理角度,提出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上海市空气质量周报》的数据分析了上海市城区空气质量状况并与中国其他大城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城区空气质量现状良好,在中国大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首要污染物为可吸收颗粒物;空气质量每年6-10月较好,11月至次年1月较差;4年来在逐渐好转;②中国沿海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普遍优于北部内陆城市。③空气质量日(周)报是研究城区大气污染的有效数据源。  相似文献   

5.
《汉中科技》2006,(1):53-53
汉中市汉台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05年,该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魏建民、谷奕、吴永德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6.
以《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和信阳市中心城区2015-2017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依据,计算出每年的AQI月均值,分析该城区空气质量的年际、年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城区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年内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良好、较稳定;冬季污染天数多于其他季节,总体表现为轻污染;春、秋季在良好和轻污染级别之间震荡.多云、阴、小雨、小雪及雨夹雪,风力≤2级、无持续方向,特别是冬季北风、偏北风等天气条件下,易发生空气污染,城市地貌阻碍空气扩散.进一步表明在防控大气污染方面,该城区应关注天气和季节变化、重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泸州市城区近年空气质量时空变化,对泸州市城区2004-200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泸州市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80,空气质量优良率在72.33%以上。空气质量有逐步好转的趋势,SO2和PM10年平均浓度明显下降,分别从0.110 mg/m3、0.120 mg/m3下降到0.058 mg/m3、0.070 mg/m3;NO2略有上升,从0.029 mg/m3上升到0.040 mg/m3。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不均,SO2与PM10夏季浓度较低,冬季较高,NO2浓度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兰田宪桥、小市上码头污染物浓度总体上高于忠山环监站。  相似文献   

8.
以2014-2017年信阳市逐月空气质量指数(AQI)监测数据及同时段的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对信阳市城区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17年信阳市城区AQI年际波动较大,空气质量有明显变好的趋势;研究期间,信阳市城区有27个月(56.25%)空气质量属于良,19个月(39.58%)属于轻度污染,2个月(4.17%)属于中度和重度污染;AQI变化受季节影响明显,空气质量状况优劣程度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从整体水平来看,AQI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平均水汽压、日照时数和风速呈负相关关系;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等级空气条件下,气象要素对AQI的影响差异较大.(3)由广义加性模型可以看出,AQI与降水量呈线性关系,与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为非线性关系,气象要素对AQI的影响一般存在阈值.  相似文献   

9.
以2014-2017年信阳市逐月空气质量指数(AQI)监测数据及同时段的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对信阳市城区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4—2017年信阳市城区AQI年际波动较大,空气质量有明显变好的趋势;研究期间内,信阳市城区有27个月(56.25%)空气质量属于良,19个月(39.58%)属于轻度污染,2个月(4.17%)属于中度和重度污染;AQI变化受季节影响明显,空气质量状况优劣程度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从整体水平来看,AQI与气压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平均水汽压、日照时数和风速呈负相关关系;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等级空气条件下,气象要素对AQI的影响差异较大.3)由广义加性模型可以看出,AQI与降水量呈线性关系,与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为非线性关系,气象要素对AQI的影响一般存在阈值.  相似文献   

10.
干茼 《汉中科技》2012,(5):68-68,67
随着经济建设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建设配套的照明规模及数量越来越大,使我们的城市变亮了,夜晚更绚丽多彩了。但在城市夜景变美的同时,城市照明的用电量也在迅速上升。据计算,汉中市城区现在共有路灯40000余盏,按平均150W,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对重庆中心城区2013—2020年空气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0年影响重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PM2.5和O3,重度污染日首要污染物基本为PM2.5;PM2.5污染和O3污染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PM2.5超标主要出现在初春、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近20年来上海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同时研究了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与降尘量相关性,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与降尘量、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浓度相关性,以及酸雨频率与SO2、NO2浓度相关性.发现上海空气质量优良率、TSP,PM10,SO2和NO2浓度以及全市区域降尘量等指标均呈波浪式改善趋势,但酸雨频率和酸度呈恶化趋势.城区和全市TSP浓度与城区降尘强度、城区PM10浓度与全市区域降尘量及城区NO2浓度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城区PM10浓度与道路降尘量关系不如与全市区域降尘量密切,与城区SO2浓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全市酸雨频率与城区SO2浓度在1990~1999年有极显著相关性,在2000~2013年无显著相关,在1997~2013年与城区NO2浓度无明显相关.有效降低降尘量将是降低TSP和PM10浓度的有效手段之一;严格控制城市机动车等NOx排放量,是控制城区PM10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成都市城区2010年环境监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成都市城区空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各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成都市大气环境中PM10为首要污染物,城区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最优在夏季,冬季最差;2)成都市大气稳定度稳定类频率的变化幅度与污染物月均值变化幅度较为一致;3)成都市城区污染物除本地污染源外,还受到外地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阳市中心城区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着重调查研究了该城区2020年1月21日-3月25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对严格期间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结果表明:此期间该城区除了1d重度、3d中度、11d轻度污染天气外,没有严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是2016年以来历年同时段最好的,疫情防控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改善显著;环境空气质量存在震荡性变化;空气污染多发生于多云、阴、小雨、风力≤2级并挟带颗粒污染物质的北或偏北风天气条件下,颗粒物特别是PM2.5为主要污染物质,O3潜在污染问题突出;疫情防控力度对空气质量变化影响明显,疫控较严时没有出现中、重度污染天气,但仍出现了轻度污染天气,提示未来该城区乃至我国类似城市地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可能面临着颗粒物特别是PM2.5和O3控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的烟花爆竹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结合近4年春节期间安庆市城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天气状况,分析了燃放烟花爆竹对安庆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将2018年和2019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2016年、2017年的数据进行对比,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来评价春节期间安庆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2016年、2017年春节期间(腊月二十至正月初八)烟花爆竹的燃放对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均有较大的贡献,而2018年实施禁燃条例以后,各项主要污染物的峰值浓度均大幅下降,且不同年份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的气象条件决定.  相似文献   

16.
陈胜东 《江西科学》2021,39(4):648-650,732
利用南昌市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6个环境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对南昌市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南昌2016年12月7日一次重大污染过程进行溯源.结果表明:1)南昌市秋冬季空气质量指数明显高于春夏季,6月空气质量最好,1月污染最为严重,空气质量最差;2)南昌空气质量指数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冬季一个峰值基本出现在中午前后,另一峰值基本出现在半夜时段,且夏季第一个峰值出现的时间较其他季节都提前;3)南下的冷空气携带了大量来自北方省份污染物,同时快速南下的冷空气使得南昌城区低空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层,使得污染物在南昌地区积聚,不易扩散,造成了2016年12月7日南昌的重大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青岛、兰州、乌鲁木齐、南京、厦门、广州、重庆、昆明、武汉10个典型城市城区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2004年的空气质量公报数据研究分析这10个城市的PM10、NO2和SO2的污染状况和污染差异。结果表明南方城市总体的污染程度轻于北方城市,厦门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最佳,城市大气的污染程度与其地理位置、气象和地形条件、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最后针对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提出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夏季,汉中市发生严重的高温干旱天气。本文利用汉中市11个测站的实时和历史资料,对汉中市2006年6月中旬到8月中旬出现的高温异常天气出现时间偏早,高温干旱日数持续时间长,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的气候特点、时空分布、年际变化的成因作了综合分析,结论是:2006年夏季的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成因,与全球变暖和大气环流异常、北方南下冷空气活动偏弱,西北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北、青藏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双重控制、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偏少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是导致汉中市严重高温干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宋毅  何钊  王艳 《汉中科技》2011,(3):8-9,13
本文是在分析汉中市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理论为导向,采取系统分析方法、归纳综合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分析方法,结合汉中市水环境实际情况,提出了操作性强、符合汉中市帝隋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兰州市的气候条件和国内外学者对低温热泵的试验和研究以及有关的工程实例等方面论述了在兰州城区采用空气源热泵进行取暖和空调是可行的。它为进一步减少兰州城区的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节约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值得在兰州市城区试验、推广这一高效、节能、环保的采暖空调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