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组合处理含铜酸性电镀废水,通过试验考察操作压力、流量、温度等对渗透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纳滤膜对Cu2+的截留率在96%以上;反渗透膜对Cu2+的截留率在98%以上.纳滤膜较佳操作条件为:温度26℃,操作压力1.5 MPa,流量16 L/min.反渗透膜较佳操作条件为:温度36℃,操作压力2.0 MPa,流量14 L/min.  相似文献   

2.
反渗透浓缩法提取乳糖的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滤膜分离乳清粉中的乳清蛋白,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唾液酸并除去乳糖溶液中的杂质,运用芳香聚酰胺卷式反渗透膜进行浓缩;通过对操作压强、工作温度、渗透通量、浓缩倍数等因素对反渗透浓缩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反渗透法浓缩提取乳糖的工艺参数为:采用芳香聚酰胺卷式反渗透膜装置,操作压力为0.5 MPa、工作温度为40℃、乳糖的单级截留率为95%左右,乳糖的成品质量指标,符合相关的国标要求。与现行的结晶工艺相比,污染少、能耗底、收率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Zeta电势装置表征了PVDF超滤膜,考察了1 mmol/L KCl溶液中不同pH流动电势与压力的关系,以及不同浓度KCl溶液中Zeta电势与pH的关系,测定了不同KCl浓度时膜的通量和截留率。结果表明:在不同pH下,膜的流动电势与压力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流动电势随溶液浓度增加而降低;在氯离子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膜的等电点随K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即从pH 6.9(1 mmol/L KCl)升高到pH 7.1(5 mmol/L KCl)。这是由于离子极限电导率的不同而引起的。膜通量在等电点处最大并随KCl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同时膜对盐的截留率在等电点处最小,在其两侧逐渐增大,截留率随氯化钾浓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纳滤法去除模拟矿山废水中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Toray公司生产的UTC-60低压纳滤膜处理模拟矿山废水,主要考察了压力、温度、流量、pH等参数对UTC-60膜通量和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升高,膜通量增大,金属离子截留率先升后降;温度升高,膜通量增大,金属离子截留率先降后升;膜通量和金属离子截留率随流量增大均略有增大;pH对膜通量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截留率随pH的升高先升高,到达等电点附近(pH=5)降至最低,随后由于部分金属离子结合OH-形成可溶性氢氧化物导致截留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蒸馏法提取和膜法浓缩相结合的方法从绿苏汁中提取紫苏醛,整个生产过程不引入任何有毒物质,保证了产品的天然性和安全性.对馏出液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浓缩的方法进行回收提浓,结果表明:3种膜中,NF-1812-50纳滤膜的透过通量远高于TW30-1812-75和TW30-1812-50 2种反渗透膜.操作压力的变化会显著影响NF-1812-50纳滤膜的操作性能,在0.4 MPa的压力下,NF-1812-50膜达到最大的截留率和产品回收率.适宜的浓缩倍数能明显提高膜的截留性能和产品回收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孔径分别为50、200和500 nm的陶瓷膜处理碱性酪蛋白水溶液,考察操作条件及pH对过滤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并研究酪蛋白胶束在不同pH下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采用孔径为200 nm的陶瓷膜过滤1 g/L的酪蛋白溶液,在pH=13,操作压差0.10 MPa,膜面流速3.0 m/s条件下,可获得膜通量266 L/(m2·h)和酪蛋白截留率71.8%,综合效果好.酪蛋白的胶束尺寸和黏度随pH的增大而增大.膜过滤通量随pH增大而减小 ;截留率随pH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应用膜技术分离当归浸取液中的阿魏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运用膜分离法从当归水浸取液中分离、纯化有效成分阿魏酸并进行浓缩的新工艺.首先,研究超滤法的可操作性.其次,对比研究超滤法和传统的醇沉法纯化当归水浸取液的处理效果,定量检测阿魏酸的回收率和杂质去除率.最后,为进一步提高阿魏酸浓度,分别选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进行浓缩,并考察了操作压力和pH值对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高速离心预处理后,超滤当归水提液的渗透通量变化不大,可用于当归水提液的纯化操作;超滤法的回收率和杂质去除率均高于醇沉法,说明新的超滤膜分离法在当归纯化效果方面优于醇沉法;纳滤膜对阿魏酸几乎没有截留效果,反渗透适用于浓缩阿魏酸,提高pH值可以提高截留率,本实验条件下pH=9~10,压力2.5 MPa时反渗透获得最高的截留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DK纳滤膜进行了间歇恒容渗滤提纯活性品红溶液,考察了操作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该过程中膜污染阻力的组成及污染膜的清洗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从0.8MPa增加到1.4MPa时,稳定渗透通量增大,渗透通量衰减速度加快;搅拌转速从50r/min增加到300r/min时,稳定渗透通量增大,渗透通量衰减速度减慢;污染膜的污染阻力主要由凝胶层和滤饼层阻力构成.清洗结果表明:采用pH=5.0的HCl溶液清洗30min能使渗透通量恢复到新膜通量的99%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孔径1.0μm的管式陶瓷膜为载体制备碳化硅动态膜,对碳化硅动态膜分离油水乳化液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油水乳化液的温度、压力、流量、浓度、pH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操作范围内,稳定渗透通量随温度、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考察的操作范围内,截留率随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pH值对油水乳化液的分离影响较大,pH值为中性时分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反渗透和纳滤膜在铜矿废水处理回用情况,考察并对比了反渗透和纳滤膜的透过液浓度、膜通量、清洗状况以及对废水的浓缩倍数(浓缩液Cu2+浓度)等参数.试验发现,一级反渗透和纳滤的透过液浓度分别为8mg/L和14mg/L,对Cu2+的截留率分别达到96.64%和94.19%,二级纳滤浓缩液Cu2+浓度可达到4000mg/L以上,满足Cu2+回收的要求,二级反渗透膜脱盐处理后的产水Cu2+浓度可低至0.2mg/L以下,满足回用水要求.研究表明,将反渗透和纳滤膜分离技术应用到铜矿废水处理工程中是可行的,具有显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