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40Cr与QCr0.5的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对40Cr表面激光淬火后与QCr0.5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可行性的分析,在非真空、无保护气氛下,进行了40Cr/ QCr0.5的异材焊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Cr钢待焊接面经激光淬火预处理后与QCr0.5在预压应力56.6~84.9MPa、焊接温度750~800℃、初始应变速率(2.5~7.5)×10-4s-1的条件下,经120~180s短时压接,即可实现固态焊接,接头强度可达QCr0.5母材强度,胀大率不超过6%.焊接过程中QCr0.5发生了超塑性流变,40Cr变形甚微.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40Cr表面激光淬火后与QCr0.5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可行性的分析,在非真空、无保护气氛下,进行了40Cr QCr0.5的异材焊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Cr钢待焊接面经激光淬火预处理后与QCr0.5在预压应力56.6~84.9MPa、焊接温度750~800℃、初始应变速率(2.5~7.5)×10-4s-1的条件下,经120~180s短时压接,即可实现固态焊接,接头强度可达QCr0.5母材强度,胀大率不超过6%。焊接过程中QCr0.5发生了超塑性流变,40Cr变形甚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1.4%C超高碳钢的压缩超塑性及其与40Cr钢之间的超塑性焊接,分析了接头组织与性能,讨论了焊接机理。结果表明,1.4%C超高碳钢在800℃、初始应变速率(0.75~3.75)×10^-4s^-1条件下压缩呈现超塑性,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0.31;40Cr钢组织越细,接头强度越高;经表面激光淬火的40Cr与1.4%C超高碳钢在800℃、预压应力56.6MPa、初始应变速率2,5×10^-4s^-1的条件下压接3.5min,接头强度最高达460MPa,为40Cr钢母材强度的85%,接头胀大率小于4.5%,可实现较精密固态焊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整体淬火和局部高频淬火预处理后 4 0Cr、T1 0钢超塑焊接接头变形量和焊缝非焊合区线长度的测量 ,探讨了接头变形与焊合率变化规律及其与组织性能间的关系。试验表明 :在超塑焊接过程中 ,形成与母材等强接头时的应变量小于 6%~ 7% ,高频淬火试样焊后应变甚至小于 3 % ,易于实现精密焊接 ;接头焊合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当焊合率达到临界值 ( 65%~ 70 % )后 ,接头可与母材等强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 ,高频淬火试样的焊合率大于整体淬火试样。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揭示了6005A铝合金激光-MIG混合焊对接头的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的循环变形行为特征。实验结果表明:6005A铝合金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的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差别较大,母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高于焊缝和热影响区,即热影响区是焊接接头最薄弱的区域。焊接接头焊缝、热影响区在非对称应力循环加载下表现出循环安定状态,而纯母材产生了明显的棘轮变形,因为焊接接头母材一直处于弹性变形状态,焊接接头的棘轮变形主要由焊缝和热影响区主导。  相似文献   

6.
以 4 0Cr/T10A恒温超塑性固相焊接工艺试验数据为样本 ,经正则化预处理 ,采用径向基函数网络 ,建立由恒温超塑性固相焊接焊接工艺参数预测其接头质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训练出的网络模型具有收敛快、精度高等优点 ,其完全可以应用于恒温超塑性固相焊接接头质量控制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结构钢与工具钢待焊接区表面高频淬火后超塑焊接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并对接头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试验表明,焊接区局部高频淬火后的结构钢与工具钢,在t0=10min、σ0=56.6MPa、 ε0=1.5×10-2min-1、θ=800℃、t=3.5min的压接条件下可实现良好的固态焊接,其接头强度达到40Cr母材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高强度的Ti3Al基合金接头,采用热-力学模拟试验机Gleeble 1500D进行了Ti-23Al-17Nb合金的高真空扩散连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连接压力、提高连接温度以及延长保温时间能促进接头界面的焊合,但也会导致接头变形加大和基体相B2的粗化。优化的连接温度、连接压力和保温时间分别为980℃、7 MPa和30 min,其接头室温和650℃拉伸强度为921 MPa和639 MPa,分别达到了原始母材对应温度下的强度的95%和91%。低连接参数下的接头断裂发生于结合界面,而高连接参数下的接头断裂发生于远离结合界面的母材中,其断裂方式属于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9.
LY12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摩擦搅拌焊接(FSW)的固相塑性连接工艺特点,在FSW焊机上进行大量的LY12铝合金连接试验.针对接头成型特点、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等,研究了焊接规范参数对于焊缝成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焊接参数.结果表明,当转速在1050r/min时,随焊速增加,接头强度下降;在焊速20~60mm/min内焊接时,接头强度下降不很明显,因此在此范围内均可得到强度较高的接头.其中焊速在20mm/min时可得到强度最高的接头,其强度值为320MPa,是母材强度的73%,而用常规焊接方法进行连接时强度只有60%~70%.  相似文献   

10.
探讨利用恒温超塑焊接代替真空扩散焊接实现W80Cu20/QCr0.5-0.2-0.1复合结构电触头焊接加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预压应力56.6MPa、焊接温度800~830℃、保温30min、初始应变速率1.5×10-2min-1的条件下,经5~7min的压接,接头抗拉强度(最高达190.8MPa)均高于真空扩散焊,并且无需真空或保护气氛,焊接温度较低,效率较高,在复合结构电触头的焊接加工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手工电弧焊焊件变形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的产生原因、种类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Crl8Mn8Ni5N不锈钢薄板A-TIG焊与常规TIG焊和填丝TIG焊的焊接规范和焊接接头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TIG焊相比,A—TIG焊焊缝宽度减小,焊缝组织中晶粒细化,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显著提高,且高于母材的抗拉强度;与填丝TIG焊相比,A-TIG只需小电流且不需要填丝即可达到相同的焊接性能,同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核电站主管道自动焊是一种先进技术,是三代核电站主管道焊接的首选技术。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在压水堆核电站主管道自动焊技术中开发了窄间隙、单层单道焊接工艺,该工艺较手工焊相比能显著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在该工艺开发及现场实施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焊接特点,也会产生一系列缺陷。为确保焊缝质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根据主管道特点、坡口形式以及缺陷特点等,研究和开发了压水堆主管道焊缝返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前进和发展,焊接在生产的各个领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焊接工艺的工作特点,简介现代焊接技术的若干新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景康 《山西科技》2009,(1):118-119
文章针对法兰筒焊接过程中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易出现的问题,制订了合理的焊接工艺,最终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挖掘机在矿山使用中各部件的作用不同,受力状况也不同,各结构件设计选材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需要对挖掘机不同部位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焊接选材:焊接结构的钢材与焊材除应满足必要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外,还应满足低温冲击韧度的要求;对挖掘机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焊接材科和焊接工艺进行了改进,达到了挖掘机在工况条件下对材料的要求,以满足现场使用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水下湿法手弧焊焊接过程中电弧燃烧和熔滴过渡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干扰等问题,本文针对其焊接过程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湿法手工电弧焊焊接过程的因素,对焊接过程稳定性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一种较为全面的评价焊接过程稳定性的方法,即利用统计图形的方式对焊接过程中的电参数及相关的时间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反映焊接过程的信息。该方法对焊接过程的描述直观、准确,对于研究新型水下湿法焊接材料,提高焊接过程稳定性和焊缝质量,以及水下湿法焊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逆变电阻点焊电源焊接电流与电压的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焊接电流与电压的准确测量对精密控制逆变电阻点焊电源和保证焊接质量至关重要.文中在分析各种大电流测量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罗氏线圈外积分测量方式对逆变电阻点焊的焊接直流大电流进行测量.对实测结果的分析和基于Matlab的建模仿真表明,该测量方式可以准确地获得焊接直流大电流信号.文中还分析了不同电流设定和各种负载条件下的焊接电流与电压的实测波形,结果表明焊接电流是稍带脉动的直流,而焊接电压是明显脉动的,反映了电流与电压的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19.
成熟可靠的焊接技术是镁合金大范围应用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目前镁合金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指出各种镁合金焊接技术都具有自身的优、劣势,对其选择应该立足于焊接技术本身的特性与焊接部件的具体要求。其中,钨极氩弧焊、搅拌摩擦焊和激光焊是镁合金焊接工艺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的焊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尚建新 《太原科技》2007,(11):78-79
介绍了大同第一热电厂供热机组替代改造工程采用螺柱焊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标准,提出螺柱焊被广泛应用于公用、民用、工业建筑的钢-砼组合楼盖结构中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推动建筑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