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中国人来说,"绊"虽然是汉字,但与"暑"、"新"、"变"、"命"、"爱"等往年的日本年度汉字相比,颇为难解。这是因为"绊"字在汉语中的含义与其在日语中的含义相去甚远。当选日本2011年年度汉字的是"绊",而不是我预测的"震"。投票结果是"绊"字得票最多,达61400多张,占近50万张总票数的12.4%,票数第二多的是"灾"字,第三才是"震"字。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震"字已经做过一次年度汉字。日本从1995年开始评选年度汉字,而当年1月17日发生了阪神大地震,于  相似文献   

2.
在山田孝雄等一代学者的奠基下,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词汇进行了大量细致入微的研究,尤其是结合实证研究,进行了开拓性探索.从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的研究历程以及“汉字音读词”词汇研究的倾向.探讨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研究的整体规律特点,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山田孝雄等一代学者的奠基下,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词汇进行了大量细致入微的研究,尤其是结合实证研究,进行了开拓性探索。从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的研究历程以及"汉字音读词"词汇研究的倾向。探讨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研究的整体规律特点,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2月12日,在日本著名的佛教寺院京都清水寺里,森清范住持在宽1.3米、高1.5米的和纸上挥毫写下一个巨幅"税"字,标志着2014年日本年度汉字正式诞生。自1995年起的20年间,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每年都会通过向民众征集投票的形式选出标志本年度世态民情的一个汉字,以增进民众对汉字深刻内涵的理解,同时摸清即将过去一年的世态民情,辞旧岁迎新年。因持续时间长、选票  相似文献   

5.
汉字传入日本后,经历了音读训读、万叶假名、平假名片假名、汉字假名混写等阶段,近代以来由于受罗马字母及"脱亚入欧"国策影响,汉字在日本受到巨大冲击。该文对近代以来汉字的变革及现代日本汉字教学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日本在汉字简化与教学中的经验与得失。  相似文献   

6.
2012年12月12日,日本京都清水寺主持森清范在一幅巨大和纸上写下一个“金”字,标志着日本本年度的“年度汉字”正式揭晓。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历史悠久,并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各国。在汉字广泛传播的过程中,“韵”字也在日本传播开来。以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以及中日词典等为参考资料,针对“韵”在日本的流布与意义变迁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韵”流人日本后,其表示“风雅、情趣、气韵”等美学意义被淡化,而表示“韵脚或押韵的字;韵母;押韵”等语音学含义被保留和发挥。  相似文献   

8.
陈涛 《世界知识》2010,(2):60-61
"年度汉字"的评选活动,从某个角度来说,正是在新的世界形势下,日本民族自我认识传统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关于“朝鲜”一词的含义,学界至今没有取得一致意见。“阿斯达”的直接意思就是“早晨高山”,是“圣山”的意思。“朝鲜”可能就是“早山”一词的讹译,或是早期的韩国人在汉字词中,找了两个无论是发音还是意思都和其固有词相似的美词“朝鲜”对“阿斯达”一词进行的汉语翻译。“白”和“山”两大因素构成了韩民族最基本的文化背景和心理认同,反映了韩民族对其远古起源的模糊记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释"企"、"业"的本义及引申义,梳理二者的词义系统,并探究"企"与"业"连用成词的经过,推定"企业"一词是清末变法之际流入中国并被沿用的日本译词,日本人将"enterprise"这一概念意译为"企业"的原因是利用古代汉语的材料等汉语语素翻译欧美词语并在书写符号上沿用了汉字。  相似文献   

11.
印为铜质,呈正方形,边长7.6厘米,厚1.7厘米,重1.3公斤;印纽为杙纽(又称益纽,即小木桩的意思),由下而上逐渐内收,高8.3厘米。纽顶一半稍平,另一半呈不规则斜面,有损坏痕迹。印文有半刻“定南侯参军篆”6个字,字为阳文,系汉字中的个篆;印文左半为阿文;印边宽0.7厘米。印的背面右边阳刻汉字楷书“甲子年制”印一行四字;左边阴刻阿文一行,共四字。背左侧阴刻汉字楷书“永字第三百十号”一行七字,系所颁发章制的数字顺利编号。根据印章背面所刻的印章制作年代推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的是汉字“科研事务管理”检索系统的硬件。系统根据用户的要求可实现百余项目检索,进行脱机数据准备和联机操作,系统采用人机会话方式,供用户的提示及记录文件均可用汉字显示在屏幕上。从经济效益和推广的角度考虑微型计算机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将具有更大的生命力,为此,本系统由微型计算机和 ZD—2000汉字智能终端构成以通信方式工作的汉字“科研事务管理”检索系统。系统软件有 CP/M 操作系统和 BASIC—80等,系统配有汉字化通用情报检索系统软件,使其面向更广泛的应用。本文还论述了在满足系统主要指标的前提下,为使结构紧凑,操作使用方便,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朱绪芹 《科技信息》2009,(32):I0173-I0174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注意到:日语里许多同汉语书写一致的汉字熟语却存在着和汉语大不相同的意义和用法。中日汉字之间的意义及用法差异是如何产生的?追根溯源,中国是汉字的发祥地。日语里使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从中国传递过去的。中日同形的汉字词,是不是在传递到日本之后发生了某种变迁,从而形成了与原汉字词意义迥异的新词汇呢?在本稿中,我们从众多的中日同形异义词当中选取了使用频率较高的“勉强”一词,通过和原汉语词的对比来探讨现代日语中“勉强”一词各意义的由来。  相似文献   

14.
李霞 《科技资讯》2014,(13):217-217,219
"~化"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日语中都存在的词,是中日两国的同形近义词,在两国的语言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虽然形式上都是同一个汉字"化",但是无论是在意思上,还是在用法上,都存在着微妙的差异。中国学习者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其异同,就有可能误用。因此,本文以中日两国同时存在的词"~化"为探究对象,以北京日本学研究センターの『中日対訳コーパス』中的用例为语料,分别从"~化"的基本意思,在中日两国中"~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等方面进行了探究,试图找出汉语中的"~化"与日语中的「~化」之异同。为今后的日语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博览》2013,(21):8-8
有很多中国国民不仅对生僻汉字甚至是日常生活的高频词汇见而不识 日本新华侨报网了刊载《日本国民“提笔忘字”的背后》一文,文窑指出,有很多中国国民不仅对生僻汉字甚至是日常生活的高频词汇见而不识,在日本情况也是这样,“提笔忘字”成了中日两国多数国民的一个共性。“除了填写收据、表格,签字,你上一次用手写超过500字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放在十几年前,是可以即刻回答的。然而,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却难倒了数以千万计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二年第四期《辞书研究》上,刊登了朱方同志写的《“嵌”与“赤嵌”》的文章。文章对台湾的地名“赤崁”还是“赤嵌”的问题作了一番研究,摆出了很多确凿的资料,指出台湾无“赤崁”而只有“赤嵌”,其说甚是。文章又说:“‘墈’、‘坎’都是实有的汉字,字典里都查得到。以‘赤坎’为地名的,广东、福建沿海就有几个。‘崁’,却是个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台湾统治时五十年(1895—1945)中造出来的字,我怀疑这是日本人按照汉字的形声字构字法,自造的汉字。”  相似文献   

17.
在日语中的汉语汉字词汇与和语汉字词汇前面加上接头词时,是要区别使用“お”和“ご”。如何正确使用“お”和“ご”,不仅是日语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区分日语词源中汉语汉字词汇还是和语汉字词汇的一个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18.
黄英莲 《科技信息》2014,(12):289-290,293
本文回顾汉字词汇的听力教学过程,探讨听力过程中汉字词汇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方式授课保持汉字词汇记忆长久,读音准确度高,其掌握程度高于传统授课方式的学习。在听力学习中只讲解汉字词汇的意思是不够的,还要解释该词汇在不同句子结构中的用法,一起搭配的词汇。反复进行发音训练,彻底消除母语的影响,才能真正以日语词汇来对待,不知不觉中提高听力能力,掌握更多的汉字词汇。  相似文献   

19.
在日语中的汉语汉字词汇与和语汉字词汇前面加上接头词时,是要区别使用“お”和“ご”.如何正确使用“お”和“ご”,不仅是日语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区分日语词源中汉语汉字词汇还是和语汉字词汇的一个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20.
车耳 《世界知识》2008,(1):58-59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领导”动词的意思是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名词意思为担任领导的人,这和英语中的领导——leader基本相同(leader的意思是领袖、首领、指挥者甚至首席演奏者)。在美国,“领导”指的是行动者,常常是企业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