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籍电子化中生僻汉字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字库不够用”的问题是古籍电子化的一大障碍,文中就古籍电子化中遇到的生僻汉字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生僻汉字进行分析统计的基础上,进而对其进行编码、造字。又根据生僻汉字的特点,设计了易学易用的输入法,从而,实现了古籍电子化中遇到的生僻汉字的存储、检索和显示,较好地解决了古籍电子化中遇到的生僻汉字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山田孝雄等一代学者的奠基下,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词汇进行了大量细致入微的研究,尤其是结合实证研究,进行了开拓性探索.从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的研究历程以及“汉字音读词”词汇研究的倾向.探讨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研究的整体规律特点,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日语中的汉语汉字词汇与和语汉字词汇前面加上接头词时,是要区别使用“お”和“ご”。如何正确使用“お”和“ご”,不仅是日语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区分日语词源中汉语汉字词汇还是和语汉字词汇的一个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4.
侯磊 《科技咨询导报》2007,(8):183-183,185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用自身智慧和努力创造出卓越的文化,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对周边国家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韩国就是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之一。古代的朝鲜借用中国的汉字作为其书写本国日常生活情况的工具,他们不仅借用中国的汉字词汇,同时还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成语来表达思想和感情。虽然汉语与韩国语分属不同语言体系①,但是它们却拥有许多相同的词汇。两种语言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许多在各自语言中具有共同字形的词汇。  相似文献   

5.
在日语中的汉语汉字词汇与和语汉字词汇前面加上接头词时,是要区别使用“お”和“ご”.如何正确使用“お”和“ご”,不仅是日语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区分日语词源中汉语汉字词汇还是和语汉字词汇的一个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18,(1):77-77
近日.亚洲多地评选出2017年度汉字、其中,马来西亚评选的年度汉字是”路”,日本的是”北”.新加坡的是”恐“字。由于来自朝鲜的核导。“威胁”加剧.“北”字被选中为2017年度最能抓住日本国民情绪的汉字。  相似文献   

7.
西文电磁学名词汉译经过一个演化过程。在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初期中国领先,首先使用古汉语的“电”及“电气”翻译“electric”及少量派生词。该译法传至日本后,明治维新时期(1868~1873年)日本以“电”字为基础构成新词,译出更多的西文名词。维新后的日本学西方已超过中国,从戊戌变法(1898年)起,这些词汇沿着中国人“通过日本来吸收西学”的模式逐渐传回中国而成为汉语译名。“磁”及以“磁”为基础构成汉字词汇的译法则是日本首先采用的,沿着同一模式也成为汉语译名。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这一年恍如隔世,我们很难相信再回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情形,很难再回到中美贸易战之前的日常生活。看未来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病毒到底会怎么样,免疫针到底有多大效果,美国的新总统对全局、全球化走向会有多大的影响?严格地说这些问题都不知道答案。有一个词原来非常生僻,叫做不确定性或者不确定性原理,现在却变成了天下无人不识君,成了大家都在谈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语言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从汉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并广泛使用。同时依据汉字发明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并且制造了和制汉语和国字。在日语的词汇中,汉语词汇占到接近一半,汉字已经成为日语文字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汉语词汇深深地扎根于日语中,促进了日本对文化的吸收,也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二年第四期《辞书研究》上,刊登了朱方同志写的《“嵌”与“赤嵌”》的文章。文章对台湾的地名“赤崁”还是“赤嵌”的问题作了一番研究,摆出了很多确凿的资料,指出台湾无“赤崁”而只有“赤嵌”,其说甚是。文章又说:“‘墈’、‘坎’都是实有的汉字,字典里都查得到。以‘赤坎’为地名的,广东、福建沿海就有几个。‘崁’,却是个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台湾统治时五十年(1895—1945)中造出来的字,我怀疑这是日本人按照汉字的形声字构字法,自造的汉字。”  相似文献   

11.
陈婧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153-154
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众多汉语词汇来自法语.日语自古采用汉字,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用汉典翻译了诸多法语词汇,中国予以借用.法语不少词汇经日语这一媒介进入汉语.本文拟列举几个有代表性词汇对此过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中国汉文化的影响深远,从韩语创制初期到现在,汉字词在韩语词汇中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因此学好汉字词对于韩语学习者扩大词汇量、甚至学好韩语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而我们中国的韩语学习者在这方面是占有一定优势的,但由于汉字词的来源及种类不同,仍然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该文就试着将汉字词从形态和意义上进行归类,然后从教学经验出发,来探究韩语汉字词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给广大韩语从教者和学习者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地震后,灾区居民对祖坟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去年年底,日本如往年一样发表了年度汉字——"绊"。这个汉字在日语中寓意为纽带、联系。地震已经过去将近一年,日本国民当时给了灾区许多帮助和鼓励,直到目前,很多组织、媒体和个人继续关心灾区的情况,并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援,这都是"绊"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戴玉金 《龙岩学院学报》2010,28(1):100-102,107
中日两国是已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近邻。汉字、汉语的传入,不仅给日本民族提供了记录、书写语言的方法,丰富了日语词汇,还对日语的发音、表达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一些日制的新词进入汉语,给汉民族的文化带来了新鲜的外来因子。从词汇角度来看,实现了汉语和日语的双向交流。既有大量的汉语词汇被吸收到日语,也有一些日语汉语词被接纳到汉语中。  相似文献   

15.
在山田孝雄等一代学者的奠基下,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词汇进行了大量细致入微的研究,尤其是结合实证研究,进行了开拓性探索。从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的研究历程以及"汉字音读词"词汇研究的倾向。探讨日本学界对"汉字音读词"研究的整体规律特点,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日本自开国以来,就把中国作为自己的尊敬的老师,代代相传,已有千多年历史,这是令人不能忘怀的。日本人首先向中国学习文字。日本的假名就是根据从中国学来的汉字创造出来的;把汉字和假名混合在一起拼用,便是日本文字。其次是佛教的传入。当今日本国民中,信教的人中,以信佛教的人数为最多。佛教是从日本近邻朝鲜半岛的百济最先传到日本的。可是究其源流,仍然是从中国传入的。  相似文献   

17.
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日两国,其语言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汇。从形成过程看大致分成两类:日本从中国借用的汉字词和中国从日本借用的汉字词。从词义上讲主要有形同义同、形同义异、形同义近三种情况。本人从词汇学的角度出发,尝试对汉日同形词词义的异同做一些探讨,以期对高校日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文、日语虽然分属不同语系,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但是中日语之间极深的渊源也造就了日语的特点中充满了中国色彩。比如中国的汉字,被引入日语中经历了从表音到表义的过程,日本在吸收汉字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一些汉语中没有的汉字,在日本被称为国字。日本人运用这些国字和汉语中的汉字创造了很多新词汇。在中日翻译中,如何对待这些披着汉字外衣的日本词汇,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是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对于共同使用汉字的中日语来说,归化、异化又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比如写真、寿司达人等异化译词,给我们带来了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的感受,对于这些异化译词,我们是否能够接受?哪些异化译词我们能够接受?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结合汉日翻译的实例,进行分析,探求影响可接受度的因素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陈华 《华东科技》2005,(8):14-15
众所周知,中国成功的民营企业有很多都是短期内靠改革开放的机遇和制度优势发展起来的,其资产年增长率可以达到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这种客观机遇造成的“发展神话”,使得民营企业家在二次创业中具有超常的自信心和过度的“增长欲”。然而,要实现这种超常增长,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和依靠简单的手段或方式完成,而多元化就成了首选。  相似文献   

20.
高艳侠 《科技资讯》2010,(14):216-216
人名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是社会个体的标记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出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文化以及名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等。中国、日本、韩国都是用汉字作为人名用字,三国人名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所处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在共性之中也出现了差异。研究三国人名使用汉字的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日本、韩国悠久的历史和各自的文化特色,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三国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