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糖尿病小鼠血糖波动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脏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波动模型,研究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小鼠各脏器氧化损伤以及对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实验指标的影响.将实验小鼠分为四组,正常组小鼠、正常小鼠血糖波动组、糖尿病小鼠组、糖尿病小鼠血糖波动组.首先通过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5mg/kg体重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正常波动组和糖尿病波动组每天3次腹腔注射葡萄糖2g/kg体重以造成小鼠的血糖波动,其余两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小鼠均自由进食进水.实验6周后采血,检测血清中血糖、果糖胺含量以及各脏器中丙二醛、谷胱甘肽、山梨醇等的含量.糖尿病波动组小鼠的血糖、果糖胺水平、各脏器的氧化损伤程度和山梨醇含量都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1).说明血糖波动能加重糖尿病小鼠的病情,并对脏器造成更为严重的损伤,这有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葛根黄酮(RPF)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四氧嘧啶(ALX,220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RPF连续灌胃15d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取肝、肾脏制成10%匀浆测定其NO和NOS水平;观察胰腺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显示RPF能降低ALX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血清和肝脏中NO和NOS。其降糖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肝脏的NO和N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葛根黄酮对糖基化终产物致细胞损伤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作用,以及葛根黄酮对AGEs致VEC损伤的修复.以体外培养的新生小牛胸主动脉VEC为材料,检测了AGEs (4 g/L)作用于VEC 24 h后,细胞内一氧化氮(NO-2/ NO-3)、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脂褐素(LPF)含量的变化;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泄漏量;AGEs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AGEs (4g/L)可使细胞增殖率、LDH、MDA及LPF含量显著升高(P<0.01),NO-2/ NO-3和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细胞形态收缩变形,胞内出现脂滴和空泡.同时加入葛根黄酮,可使以上指标及细胞形态均接近或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葛根黄酮可作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外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25 m Gy低剂量X射线照射Ⅰ型糖尿病小鼠,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体质量、血糖和肾功能改变情况,为低剂量照射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用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监测仪测量血糖、检测尿液中尿肌酐及尿白蛋白的含量.结果Ⅰ型糖尿病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给予剂量为25 m Gy X射线照射后,各组小鼠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照射使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水平受到了抑制,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照射后2~16周,糖尿病组尿肌酐、白蛋白含量与糖尿病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照射对Ⅰ型糖尿病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小鼠血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Ⅰ型糖尿病小鼠尿中白蛋白含量,促进尿肌酐的排出,从而缓解由糖尿病高血糖引起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果糖饮水对高脂饲料-STZ诱导ICR小鼠Ⅱ型糖尿病模型过程中体重及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3周龄)雌雄各半,先以高脂饲料及高脂饲料加3%果糖饮水喂养6周,再以链脲佐菌素(STZ)(100 mg/kg体重)腹腔注射,继续喂养6周。每周测定体重,于注射前及注射后4周测定非空腹血糖浓度。结果雄性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与高脂饲料喂养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体重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体重显著低于高脂饲料组(P<0.05)。喂养6周后(注射STZ前),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注射STZ后,雄性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都超过糖尿病小鼠非空腹血糖的成模标准(11 mmol/L),且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血糖浓度又显著高于高脂饲料喂养组(P<0.05);雌性小鼠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和高脂饲料组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都没有达到糖尿病小鼠非空腹血糖的成模标准,且高脂饲料-果糖饮水组与高脂饲料组间血糖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制备Ⅱ型糖尿病模型实验中,果糖饮水对高脂饲料致肥胖作用没有显著的改善,而对血糖浓度升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雄性小鼠最为明显,而对雌性小鼠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泪液果糖胺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泪液中果糖胺含量,寻求替代传统糖尿病诊断的新方法.方法 经由内科确诊的糖尿病病人36例和正常人32例,分别取其泪液和血液,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泪液果糖胺、葡萄糖及血液果糖胺、葡萄糖.结果 正常人泪液果糖胺均值(x±s)为(1.4±0.2)μmol/L,糖尿病人泪液果糖胺均值(x±s)为(17.8±3.1)μmol/L,两者相差显著(P<0.01).糖尿病人的泪液果糖胺与其血液果糖胺、血糖和泪糖之间呈良好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1,0.594,0.672.结论 泪液果糖胺测定操作简便无损伤,特异性强,可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4,(2):83-85
观察中药葛根、丹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用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葛根、丹参治疗6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等含量,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的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通过改善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松花粉对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成年雄性C57BL/6J(Wild Type)小鼠50只,采用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小鼠动物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STZ模型组(40只);STZ模型组按150 mg/kg腹腔注射STZ一次,复制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对照组小鼠则腹腔注射柠檬酸钠缓冲液。在造模1周后,小鼠空腹血糖值大于11.1 mmol/L视为糖尿病诱导成功,此后定期每周监测血糖和24 h尿蛋白,持续出现蛋白尿的小鼠视为成模小鼠。成模糖尿病肾病小鼠28只,将其随机分为STZ模型组和松花粉治疗组各14只;松花粉治疗组每天给予750 mg/kg体重的松花粉灌胃,正常对照组与STZ模型组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7周后,检测小鼠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血浆尿素氮水平;计算肾重/体重比、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并对肾脏组织切片行Masson和Jones六胺银染色;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p38和ERK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激活情况。与模型组相比,松花粉治疗组肾重/体重比、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程度和肾功能损害程度均明显减轻;松花粉能够降低糖尿病肾脏的MDA含量并抑制p38和ERK信号分子的激活。由此可以看出,松花粉能通过抑制p38和ERK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激活,减轻肾脏的氧化损伤和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  相似文献   

9.
观察格列美脲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3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格列美脲组(0. 5 mg·kg~(-1))和空白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150 mg/kg体积分数为1%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监测小鼠每周血糖水平.果糖胺法评价小鼠糖化血清蛋白水平.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150 mg/kg 1%的链脲佐菌素成功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格列美脲(0. 5 mg·kg~(-1))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P 0. 05)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P 0. 01).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有下降趋势;与糖尿病组相比,格列美脲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改善.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小鼠空间学习能力显著降低(P 0. 05,P 0. 01),格列美脲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相比空间学习能力显著上升(P 0. 05,P 0. 01).格列美脲可改善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降血糖作用而达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蓝布正对几种物质诱导高血糖动物血糖的影响.方法:用葡萄糖及肾上腺素致小鼠高血糖模型、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观察蓝布正对小鼠血糖、体重、饮水量和饮食量的影响.结果:蓝布正低、高剂量组都能降低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P<0.05):低剂量组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模型无明显降低作用(P>0.05);低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P<0.05,P<0.01),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还能减少动物的饮食及饮水量.结论:蓝布正对多种原因引起的高血糖均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菠萝蜜的研究显示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尚未有关于菠萝蜜低聚肽(Jack-fruit oligopeptides,JOPs)降血糖的研究。通过菠萝蜜低聚肽干预,研究其对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作用。将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3个菠萝蜜低聚肽组(0.2 g/kg·bw、0.4 g/kg·bw、0.8 g/kg·bw)以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乳清蛋白对照组;并选用db/m小鼠作为非糖尿病小鼠空白对照。经过为期6周的干预,检测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及组织中糖原含量。结果表明,菠萝蜜低聚肽可显著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P<0.05),其效果以0.4 g/kg·bw剂量组最为显著。菠萝蜜低聚肽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松花粉对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成年雄性C57BL/6J(Wild Type)小鼠50 只,采用STZ 诱导糖尿病肾病小鼠动物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 只)、STZ 模型组(40只);STZ 模型组按150 mg/kg 腹腔注射STZ 一次,复制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对照组小鼠则腹腔注射柠檬酸钠缓冲液。在造模1周后,小鼠空腹血糖值大于11.1 mmol/L 视为糖尿病诱导成功,此后定期每周监测血糖和24 h 尿蛋白,持续出现蛋白尿的小鼠视为成模小鼠。成模糖尿病肾病小鼠28 只,将其随机分为STZ 模型组和松花粉治疗组各14 只;松花粉治疗组每天给予750 mg/kg体重的松花粉灌胃,正常对照组与STZ 模型组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7 周后,检测小鼠血糖、24 h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血浆尿素氮水平;计算肾重/体重比、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并对肾脏组织切片行Masson 和Jones 六胺银染色;Western Blot 的方法观察p38 和ERK 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激活情况。与模型组相比,松花粉治疗组肾重/体重比、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程度和肾功能损害程度均明显减轻;松花粉能够降低糖尿病肾脏的MDA 含量并抑制p38 和ERK 信号分子的激活。由此可以看出,松花粉能通过抑制p38 和ERK 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激活,减轻肾脏的氧化损伤和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可以导致终末期肾衰,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引起的重要的临床问题是尿蛋白和肾功能减退。运动作为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手段得到广泛共识。但急性运动引起尿蛋白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所以运动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存在争议。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微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跑台上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大鼠分为4组:坐式对照组(ZD);运动对照组(YD);坐式糖尿病组(ZT)和运动糖尿病组(YT)。分别取建模成功稳定期(第四周末)和运动8周后的血样测定血糖水平。测定肌酐清除率(CCr)和微白蛋白尿(MA)评价肾功能。数据分析显示,与ZT组相比,有氧运动显著降低YT组血糖水平(p〈0.05);与ZT组相比,有氧运动显著降低YT组微白蛋白尿水平(p〈0.01);与ZD组相比,YD组和YT组肌酐清除率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肌酐清除率下降,有氧运动对微白蛋白尿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因此可能延迟糖尿病大鼠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及T2DM组(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联合30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注射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每周测量体质量、随机血糖、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等指标,计算并分析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分别在血糖...  相似文献   

15.
选取50余种药食同源植物, 根据糖尿病并发症的病发机理, 筛选含有有效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的天然成分, 利用测定的IC50值作为参考, 比对各已知有抑制活性的样本植物的醛糖还原酶(AR)抑制效率. 结果表明: 柠檬、 苦瓜、 李子和石榴的ARI活性较强, 其IC50值分别为0.74,0.64,0.25,0.027 mg/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干预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高糖高脂膳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与低氧干预组。模型对照组在常氧环境下正常生活,低氧干预组大鼠每天在低氧帐篷内低氧暴露1h(O2浓度15.4±0.2%)、每周休息1d、共干预28d后36h取股四头肌测试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股四头肌SDH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LDH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氧干预组SDH、LDH活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骨骼肌SDH活性降低,有氧氧化供能能力下降,而LDH活性增强,无氧酵解能力提高;本实验所设计的间歇低氧干预模式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骨骼肌SDH、LDH活性均无明显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验证与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相关的microRNAs的表达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靶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以db/db小鼠为模型组(DN组),db/m小鼠为正常组(NC组),定期测量小鼠的体重、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留取DN小鼠与NC小鼠肾脏组织,检测肾脏组织形态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及其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血糖、24 h尿蛋白排泄率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构建成功。与NC小鼠相比,DN小鼠肾脏miR-196a、miR-21、miR-200b表达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6a、miR-200b、miR-21的表达水平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利用miRNAs数据库预测miR-196a的靶基因有ANX1、HOXB7、PTEN、FOXO1、HOXB8、HOXA5等。与NC组比较,DN组ANX1、FOXO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X1、FOXO1与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P<0.05)。MiR-196a可能通过调节ANX1、FOXO1的表达水平来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抵抗及高血糖对GF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观察了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水平对己糖胺途径限速酶GFAT活性的影响.在alloxan高血糖小鼠模型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果糖胺水平升高了15.9%,肾组织GFAT活性升高了32.8%;经胰岛素治疗后,血清果糖胺水平降低了9.7%,其肾组织GFAT活性也降低了l9.4%.在高糖高脂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IR小鼠中,与同批正常对照组比较,正糖钳实验中稳态时葡萄糖输注率G IR值降低了69.3%,胰岛素耐量实验中的AUC值升高了38.1%,其肾脏组织GFAT活性也增加了26.6%.在胰岛素诱导的具有胰岛素抵抗的IR-H IR c细胞模型中,与正常H IR c细胞比较,其10、25 nmol/L胰岛素诱导的葡萄糖摄取能力分别降低了25.3%、21.1%,而GFAT活性分别增加了29.7%、46.5%.可见,GFAT活性与一段时间的平均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状态密切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