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寻求一种在液氮条件下冻存猪皮的最佳冷冻保护剂.方法:将新鲜巴马香猪皮肤消毒处理后分为3组,分别用A.20%二甲基亚砜(DMSO)、B.20%二甲基亚砜+6%丙二醇(PG)、C.20%二甲基亚砜+6%丙二醇+0.5 M海藻糖(Trehalose)3种抗冻液作冻存处理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于15 d、30 d后复温进行活力检测.结果:0.5 mol/L海藻糖与二甲基亚砜、丙二醇联合作为抗冻液所处理的猪皮,复温后其活力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海藻糖能有效提高低温储存皮肤的活力,医院在保存皮肤时可以在抗冻液中加入海藻糖以得到较高活力的猪皮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保障提取总RNA质量的前提下探索一种保存样品的适宜方法。方法:Trizol法(试剂盒)提取缺血复灌后肾组织总RNA。缺血45分钟后再灌注的大鼠肾脏,按照不同保存方法将样品分成四组,第一组液氮处理后立即提取总RNA;第二组-20℃冻存1天后提取总RNA;第三组-20℃冻存1周后提取总RNA;第四组液氮处理后1周后提取总RNA,然后检测各组RNA含量。结果:第一组RNA含量最多,第三组提取总RNA的含量最少。结论:提取总RNA的肾组织样品最佳保存方法是获得组织后立即提取总RNA,或者经液氮处理后保存在-20℃,一周后仍可获得较多含量的总RNA。  相似文献   

3.
青虾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青虾精子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台盼兰染色法检测低温冷冻后青虾精子的活力,研究了3种稀释液(壬氏液,Kurokura extender,D-20)和3种冷冻保护剂(8%DMSO,12.5%甘油,10%甲醇)对青虾精子在超低温冷冻保存时的保护效果,以及不同保存时间后青虾精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虾精子以壬氏液为稀释液,添加8%DMSO作为抗冻保护剂,4℃平衡30 min,-20℃平衡15 min,-80℃平衡15 min后投入液氮中保存,解冻时将冷冻管浸入55℃水浴中10~15 s至半融取出自然解冻,精子能维持60%的存活力.本研究为青虾精子冷冻保存库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脑辅助分析(CASA)检测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抗冻剂超低温保存的真鲷精子运动特征及总运动率与受精率、孵化率的关系.以12%—21% DMSO作为保护剂超低温保存2周的精子解冻激活10s后,运动精子百分率与鲜精的没有显著的差异,而且超低温保存过程没有明显的改变其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式.然而超低温保存却显著地降低了冻精运动持续的时间,激活后30s冻精总运动率显著低于鲜精,激活后60s降至(52.1±9.2)%.我们以标准化的最佳精卵比500∶1对超低温保存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实验,发现冻精总运动率与受精率(r=0.869)、孵化率(r=0.826)呈显著的正相关.实验结果显示CASA系统可以客观地检测超低温保存的真鲷精子质量,进一步证明了CASA在精子质量检测中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因此该方法在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梯度蔗糖预培养能增强黄皮胚轴的脱水耐性,使胚轴含水量下降至17.6%仍保持活力,在含NAA和IAA的WPM培养基上可诱导植株再生.黄皮胚轴脱水至18%后分别采用直接冻存法、抗冻剂冻存法、微滴冻法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都不能复活.玻璃化冻存后的胚芽超微结构基本完整,若能继续优化冻存和培养条件,有希望获得存活的胚芽及其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鱼类胚胎的低温保存是世界范围内尚未解决的课题,在对鲤鱼胚胎低温保存的初步试验中,我们发现在溶液冰点至-60℃范围内,降温速率对胚胎存活率来说是个决定性因素。如降温速率大于0.5℃/min,胚胎很难存活,而最佳降温速率应小于0.07℃/min,对于鱼类胚胎保存而言,慢复温是比较合适的。在我们的试验研究中,若以2.0mol/LDMSO为抗冻剂,降温速率为0.07℃/min,复温速率为8℃/min时,兴国紅鲤尾芽期胚胎经降温至液氮温度(-196℃),并保存一段时间后复温,仍能存活并孵化为幼鱼。试验达到的最大存活率为25%,出苗率为18%。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小黄鱼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分别比较了3种抗冻剂、3种降温方法和2种复温温度对冷冻精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Riger’s液作为稀释液、10%DMSO为抗冻剂,冷冻精液的激活率和受精率最高,与其他两个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92.36%和81.36%;以10℃/min的降温速率将精液降至-80℃后液氮保存,40℃水浴解冻比室温解冻可以获得更好的受精效果,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8.47%和75.47%。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干燥时间及预处理温度等超低温保存条件的实验探索,筛选出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孢子超低温最适保存条件,利用最适保存条件对细叶小羽藓孢子进行不同时间(1 d、15 d、30 d、90 d、180 d)的超低温保存研究,并与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投入液氮的孢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细叶小羽藓孢子在硅胶干燥5 h、-20℃低温预处理和室温自来水化冻的条件下的平均萌发率最高(88.26%),干燥20 h、常温处理的孢子与干燥5 h、-20℃低温预处理的孢子平均萌发率差异不显著;(2)液氮保存1 d后的孢子平均萌发率(88.26%)高于未用液氮保存的孢子平均萌发率(77.90%),保存30 d后的孢子平均萌发率降为6.03%,而保存90 d后平均萌发率又出现上升的趋势,达到88.47%,保存180 d后平均萌发率仍维持在49.46%,相对保持率为63.49%.因此,使用液氮超低温长期保存细叶小羽藓孢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光棘豆(OxytropisleptophyllaDC)愈伤组织超低温冰冻保存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保护剂是必要的,本试验所用复合保护剂中以10%二甲基亚砜(DMSO)+0.5mol蔗糖效果最佳;两步冰冻法(即以0.5℃/min的速度由0℃降至-40℃,停留2h,再投入液氮)能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自来水流水冲洗是较好的解冻方法;回温后不洗涤,通过更换培养基逐步稀释保护剂对恢复再生长有利;各环节均采用最佳处理方法,可使冰冻回温后再培养的愈伤组织存活率高达95%以上;再培养分化出的植株形态及生长状态正常.  相似文献   

10.
魔芋花粉保存对于杂交育种克服花期不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离体收集的魔芋新鲜花粉,通过萌发检测活力,研究了室温4℃、-20℃、-80℃、液氮(-196℃)条件下保存效果.结果表明:适宜魔芋花粉发芽的培养基为5%(w/v)蔗糖、200 mg/L H_3BO_3、400 mg/L CaCl_2和0.7%(w/v)琼脂,0.5%(v/v)甘油可防止花粉管干缩,稀释2000倍的有机硅有利于花粉颗粒在培养基上均匀分布.室温下花粉存活时间为10 h,4℃保存4 d活力变化不大;-20℃保存2d内活力急剧下降;-80℃在5d内下降较快,以后趋于平缓;-196℃保存具有"冷适应"现象,前期下降,后期上升,保存1个月以上仍有较高的活力.91个单株花粉(其中花魔芋26份,白魔芋15份,杂交魔芋42份,西盟魔芋4份,东京魔芋1份,勐海魔芋3份)在4℃、-20℃、-80℃、液氮(-196℃)保存(33.8±0.4) d,花粉平均发芽率为0. 6%、2.5%、11.1%、34.1%.因此,4℃是魔芋新鲜花粉储存1~4 d较好的方法,-80℃和-196℃储存30 d效果较好,珍贵的遗传材料以液氮保存更加安全,-20℃不适宜魔芋花粉储存.本研究为魔芋定向杂交育种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算复苏后细胞存活率以及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比较了二甲基亚砜(DMSO)、乙二醇(EG)和甘油3种冷冻保护剂对鸡ES细胞的冷冻保存效果.结果 显示:1)当DMSO的浓度为5%、10%和15%时.鸡ES细胞复苏后的存活率分别为73.57%、85.47%和78.90%;当EG浓度为5%,10%和15%时.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8%、74.30%和67.70%:当甘油浓度为5%、10%,和15%时细咆的复苏存活率分别为31.20%、51.40%和50.60%.在相同浓度下.以DMSO保护效果最佳.EG次之.甘油最差,同一种保护剂.以10%浓度的保存效果最好;2)以DMSO为冷冻保护剂.复苏后的鸡ES原代培养在饲养层上可以较好的生长.并形成集落.当浓度为10%时AKP阳性克隆数最高为23.5个,上述结果提示.以10%的DMsO作为鸡ES细胞的冷冻保护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采用Schaal耐热实验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温度、时间对猕猴桃籽油自氧化过程的影响以及不同抗氧化剂对猕猴桃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对猕猴桃籽油的自氧化过程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影响更明显;TBHQ对猕猴桃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均对TBHQ与PG复配而成的复合抗氧化剂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且抗坏血酸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优于柠檬酸;添加0.015% TBHQ+0.005% PG+0.01%柠檬酸或0.015% TBHQ+0.005%PG+0.01%抗坏血酸复配而成的复合抗氧化剂,可使猕猴桃籽油在20℃条件下的预期贮藏时间从2个月延长至13~14个月.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二甲亚砜(DMSO)对水稻种子"金优"、"特优"萌发的影响,并对以后若干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DMSO溶液对水稻种子初期萌发及其后幼苗的根长与苗高皆有一定的影响.0.05%DMSO对水稻的根长有促进作用.另根据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DMSO处理表现出明显的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分析黄芪甲苷调控托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抑制心肌梗死心肌组织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模型(Model)组和黄芪甲苷治疗(AS-IV)组,每组均为10只。Model组采用经典的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Sham组手术处理但没有进行结扎处理。AS-IV组将AS-IV溶于1%的DMSO中,20 mg·(kg·d)-1腹腔注射。Sham组和Model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DMSO组给予等量含1%DMSO的生理盐水。给药方式均为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HE染色法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逆转录PCR(RT-PCR)检测心肌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心肌细胞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AS-IV治疗可显著减轻心梗大鼠心肌组织的坏死程度,降低炎症细胞的数量,减少疤痕组织的增生,显著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下调心肌组织中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见AS-IV通过下调心梗大鼠心肌组织中TLR4样受体的表达而对抗心梗后心肌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保存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英  秦丹  徐存拴 《河南科学》2009,27(2):183-186
通过观察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形态,了解不同保存方法和不同保存时期对PBMCs活性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建立其短期保存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在RPMI1640培养液中4℃保存和冷冻保护剂中-80℃保存,并分别在第1-4天和第7天,14天,21天,28天,35天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分离获得的PBMCs成活率为97.69%±1.59%,基本处于G0/G1期.PBMCs置4℃保存4d后,存活率在60.84%±2.75%;置-80℃保存35d后,存活率在78.54%±2.97%,PBMCs基本处于G0/G1期.最后得出-80℃低温保存方法对PBMCs活性和细胞周期检测有一定影响,但其活性率接近80%,是一种简便易行短期保存PBMCs的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优化siRNA转染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转染条件.方法:将0.75μL和1.5μL的脂质体LipofectamineTM3000分别与20、40、60、80nmol带荧光标记的FAMsiRNA组合,转染6、12、18、24h后,用荧光显微镜计数阳性细胞率、MTT法检测各浓度条件下内皮细胞的存活率,筛选最优转染条件.结果:(1)转染12h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测20、40、60、80nmol各组,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2)siRNA浓度为60nmol/L,脂质体为1.5μL的组合转染效率最高,继续增加siRNA的浓度,转染效率提高不明显.(3)转染时间超过24h,各组细胞荧光减弱,细胞死亡率显著增加.结论:结果表明,以1.5μL LipofectamineTM3000与60nmol/L的siRNA浓度组成转染混合物转染12h可以实现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高效转染并保持较高的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藏红花球茎侧芽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建立藏红花快速繁殖体系。研究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 mg·L-16-BA+4.0 mg·L-12,4-D,在黑暗条件下最适于藏红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并且20 d诱导率可以达到96.7 %;附加2.0 mg·L-16-BA+0.5 mg·L-1NAA,在黑暗条件下最适合藏红花丛生芽的诱导与增值,丛生芽诱导率可达96 %;附加5.0 mg·L-16-BA +1.5 mg·L-1NAA+0.3 g·L-1AC,在1 500~2 000 lx的光照条件下,30 d左右新生小球茎诱导率高达90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草酸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A组(治疗组)L—OHP 130mg/m^2静滴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第1~5天,静滴,5-氟脲嘧啶(5-Fu)500mg/m^2,静滴1~5天,21天为一疗程;B组(对照组):CF200mg/m^2。第1~5天静滴,5-Fu500mg/m^2,静滴1~5天,21天为一疗程,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A组10例患者有效率为90%。不良反应主要为感觉神经毒性,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B组10例患者有效率为70%,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无神经毒性.结论:L—OHP联合CF+5-Fu方案较CF+5-Fu方案疗效高。患者耐受良好,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酶解法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白黎芦醇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结果实验设计因素中酶解加水量、酶解时间和提取溶剂用量对白藜芦醇的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结论酶解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20mg/g,酶解加水量3倍,酶解时间6d,提取溶剂用量9倍。酶解法提高了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20.
西瓜NPR1抗病基因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农杆菌转化西瓜的影响。西瓜遗传转化的适宜条件:3 d苗龄的子叶,预培养1 d,农杆菌侵染10~15 m in,共培养3 d;不定芽与根的潮霉素(Hyg)筛选浓度分别为20 m g.L-1和6 m g.L-1。对20株西瓜转化苗进行DNA提取,PCR检测,其中5株呈阳性,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西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