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特种玉米可分为两类:专用玉米和优质玉米。像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青饲青贮玉米属于专用玉米,其用途单一,不能作它用;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属于优质玉米。特种玉米在栽培技术上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层层把关,否则当代所结的籽粒可能会失去特种玉米的性质,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特种玉米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在山西省积极推广种植优质蛋白玉米和优质高油玉米的重要意义,同时呼吁应尽快实现高油玉米技术的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3.
玉米蛋白粉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玉米淀粉厂副产品(玉米蛋白粉)酶解,除臭处理后,可以提取食品级天然黄色素和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行业的辅料玉米醇溶蛋白,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生产,并可显著提高玉米蛋白粉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4.
玉米健壮素对玉米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c704玉米为供试材料,喷施玉米健壮素后,玉米植株矮化,重心下移,气生根发育和脱氢酶活性增强,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多,细胞膜透性增强.叶片叶绿素含量较CK有先下降后增多的趋势.在玉米生育后期,处理植株的绿叶数、绿叶面积明显较CK多,叶片衰老延缓.分析认为这与根系发育被促进、群体结构改善有关。上述生理效应在王米生产中拟可用来延缓玉米衰老,增强植株抗倒能力,调节改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玉米须及玉米须酒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乙醇提取,柱层析比色的方法对玉米须及玉米须酒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须中黄酮含量为1.493%; 不同乙醇浓度及不同浸泡时间的玉米须酒中总黄酮含量不同,以室温下50%的乙醇浸泡10d的玉米须酒中总黄量酮含量最高,并对玉米须酒的制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总产量最大、用途最多的粮食作物。玉米按收获物和用途可分为籽粒用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3类,其中籽粒用玉米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品。指出我国籽粒用玉米及其制品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真菌毒素污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并从玉米育种和作物栽培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控制对策:1)选育并推广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种,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防治病虫害。2)选育并推广脱水快、成熟度好、利于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规范玉米籽粒晾晒及储存过程。3)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合理规范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使用低毒农药。5)加强标准农田建设,减少面源污染,降低重金属在玉米中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7.
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群体结构变化对产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种玉米群体结构变化对产量影响的对比研究表明:高油玉米密度为4500株/667m2时,产量高;而普通玉米密度为55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随着密度的增加,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叶面积和群体干物质积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生物产量表现为高油玉米大于普通玉米;经济产量表现为普通玉米大于高油玉米。  相似文献   

8.
孙宏  雪梅 《应用科技》1999,(5):12-13
彩色玉米做为一项新兴的种植项目,近年来正在我国大江南北悄然兴起c由于彩色玉米营养成份比普通玉米高,加之种植方法简单,又宜于鲜食和加工,经济效益一目是普通玉米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彩色玉米的种植与加工,被专家誉为中国未来五年内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它们以其特有的颜色、优良的品质和天然的风味等特点,在特种玉米家族中又形成一道色彩斑斓、美丽诱人的风景线。印度红玫瑰爆裂玉米该品种采用系统杂交方法选育而成。株高160cm,穗长15cm左右,籽粒红色,光彩鲜丽,穗型整齐美观,品质一流,爆花率极高,亩产300kg。巴西五彩…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我区玉米生产取得的成就和在农牧业中的应用。我区玉米生产仅仅是低水平、阶段性的自给、发展玉米生产必须依靠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并举的方针。分析优质蛋白玉米的营养作用,列举了各地养猪实验,优质蛋白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增加日重、节省饲料、提早出栏、提高效益等优点,提出了优质蛋白玉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德农制种玉米专用肥在不同地力条件下的适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基施德农制种玉米专用肥后,制种玉米茎秆粗壮,穗粒数和千里数增加,产量增加,肥效显著,且在在地力较差条件下制种玉米长势旺盛,成熟期提前。在地力条件好的地块,推广施制种玉米专用肥50kg做基肥,在地力条件差的地块,推广施制种玉米专用肥60kg做基肥。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豆间作对两种作物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根箱方法模拟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两种作物根系形态特征与空间变异。结果表明:间作有利于玉米、大豆根系的生长,与单作相比,间作在不同土层中作物根干质量相应增加,根冠比增大,比根长明显增加。因此,玉米、大豆间作的根系系统优越于各自的单作,可通过两种作物根系的互补作用,利用作物自身的潜力,提高空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经乙烯利处理后的玉米植株体内蛋氨酸和乙烯含量聚增,进而对玉米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根系活力和气生根发育增强,根量在土壤深层的分布增多;地上部表现为先受抑后促进;伴随着植株矮化,玉米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增强和叶绿素降解;由于乙烯利对根系的促进作用,导致玉米生育后期绿叶数相对增多且功能期延长.本文拟将乙烯利对玉米的生理效应分成先后两个阶段——以抑制为主的初级效应和以促进为主的次级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早熟玉米新玉4号和中晚熟玉米Sc704单株根系最大重量出现的吐丝期测定表明,玉米群体在根量上存在一定的自动调节作用,且Sc704新玉4号的自动调节能力强。玉米根系中可检出17种氨基酸,各种氨其酸含量多少的排列顺序受品种(新玉4号、Sc704)及种植方式(折密度为27778—111111株·ha~(-1))的影响较小。其氨基酸总量与根系含氮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N、P、K三要素中,以P素对单株根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K,再次为N。即在增大密度种植时.特别要注意加强与改善植株对P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Using antiserum against expressed aquaporin fusion protein, GST-RD28, the distribution of aquaporin i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maize root protoplasts has been examined under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by indirect fluorescence stain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aquaporins in maize root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plasma membrane unevenly.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of total protein solubilized from maize root plasma membrane shows that antiserum against GST-RD28 can cross-react with one protein around 55 Ku. Another 28 ku protein can also be detect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DS and DTT in SDS-PAGE sample buffer is increased. The 55 and 28 ku proteins may be dimeric and monomeric of aquaporin respectively. Function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aquaporin blocker HgCl2 and aquaporin antiserum can suppress the swelling of maize root protoplasts in hypotonic solution, indicating that aquaporin in plasma membrane of protoplast facilitates rapid transmembrane water flow.  相似文献   

15.
镉胁迫下玉米生理生态反应与抗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镉对玉米(3个品种)根长,根鲜重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POD,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镉对根分泌物溶液电导率的影响,以及镉污染期和恢复期幼苗生长情况,POD活性,根分泌物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在镉胁迫下3个玉米品种抗性的差异。新玉7号抗性较强,晋单36和云试3号抗性较弱。  相似文献   

16.
该文应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方法以互生玉米为参照对不同株型的多穗玉米的抗倒伏能力理论分析,认为不同株型玉米的稳定性有显着的差别,但总体上多穗玉米的平衡性较好。尤其是交叉型多穗玉米,它的节最粗,呈圆形,形成了较大的惯性矩和合理的横截面,而且根系较发达。  相似文献   

17.
以6个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研究玉米萌芽期的株高、茎叶鲜重、根鲜重、茎叶干重、根干重、茎叶含水率、根含水率、根冠比、发芽率等性状的差异,并探讨了不同Na Cl溶液浓度与玉米萌芽期各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萌发期各性状除茎叶含水率和根含水率外,其余性状差异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这些指标都可作为耐盐玉米种质筛选、鉴定标准。Na Cl浓度与各性状都呈极显著相关,除根冠比随Na Cl浓度升高而增加外,其他指标都随Na Cl浓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土壤-玉米重金属富集迁移特征及秸秆还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迁移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受污染的土壤区域,对未被污染区域重金属富集与迁移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未被污染区域重金属富集与迁移特征,选取青州市南张楼村为研究区域,研究区是典型的平原村落,区域内无地表水系,以种植玉米、小麦、胡萝卜等农产品为主,远离城区与工业园区,是较为理想的研究场所.通过采集南张楼村根系土-玉米系统(根、下茎、中茎、上茎、叶、籽实)配套样品32套,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测定配套样品各部分中的重金属元素As、Cd、Cr、Hg、Pb、Zn、Cu、Ni的含量,结合统计学方法与生物系数法,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玉米中的富集与迁移特征.分析研究发现,重金属在玉米植株各部位中的含量存在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籽实;Cu、Zn、Cd在玉米茎中的富集表现出了明显的顶端聚集,而Pb、Cr、Ni、As的富集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底端聚集;玉米植株根中Pb、Cr、Ni、As聚集明显,茎中Cu、Cd聚集明显,叶中Hg的聚集明显,籽实中Zn聚集明显,说明不同重金属元素在玉米成长过程中的迁移存在差异;由于重金属元素在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富集程度不同,因此在秸秆还田过程中可以考虑部分还田方案.  相似文献   

19.
甜菜碱处理种子对小麦和玉米幼苗抗盐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盐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甜菜碱溶液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和根部都比对照高,玉米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高于对照,根部低于对照;小麦和玉米叶片的质膜透性都明显减小.初步证明,用甜菜碱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与其幼苗的抗盐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镉对玉米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的Cd^2+对玉米萌发影响的测试,结果表明,当Cd^2 浓度为0.5mg/L-1.0mg/L时,Cd^2 可以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提高玉米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玉米芽与幼根的生长,高浓度的Cd^2+不利于玉米萌发和生长。Cd^2 对玉米根生长的影响大于对芽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