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研究稀锌硅酸溶液中简单锌硅络合物的形成.用浓差电动势法与极谱法测定这些络合物的组成与稳定常数.结果表明:OH~-与硅粒子间存在着对锌的竞争性络合作用.在Zn≤0.02M、OH~-为1~2M与Si为0~0.5M的范围内存在[Zn(OH)_4]~(2-)、[Zn(OH)_3·SiO(OH)_3]~(2-)及[Zn(OH)_2(SiO_2(OH)_2)_2]~(4-)三种锌络离子.在离子强度I=5.0M、30℃时它们的稳定常数相应为3.0×10~(15)、1.2×10~(16)与6.2×10~(16).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pH自动滴定法测定难溶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 [原理]除碱金属和部分碱土金属外,大多数金属在水溶液中均能形成难溶性氢氧化物沉淀。若某金属氢氧化物溶度积已经知道,根据溶度积原理,则不难求得一定浓度的该金属离子溶液在开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值。如Fe(OH)_3的溶度积已知为4×10~(-38),根据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与丁基膦酸二丁酯(DBBP)或磷酸三丁酯(TBP)的氯苯溶液在硝酸介质中对Eu(Ⅲ)的协同萃取。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为EuA_3·HA、EuA_3·2DBBP或EuA_3·2TBP。在18℃时的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C_6H_5Cl体系 K_3=[EuA_3·HA]_0[H~ ]~3/[Eu~(3 )][HA]_0~4=1.51×10~(-3)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DBBP—C_6H_5Cl体系 K_(s·e)=[EuA_3·2DBBP]_0[H~ ]~3/[Eu~(3 )][HA]_0~3[B]_0~2=2.40×10~2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TBP-C_6H_5Cl体系 K_(s·e)=[EuA_3·2TBP]_0[H~ ]/[Eu~(3 )[HA]_0~3[B]_0~2=1.74×10~1 讨论了萃合物的结构及协同萃取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溶解度法和电子光谱研究了氧钒(Ⅳ)-碳酸氢根水溶液体系的配合反应。在15±2℃,恒定离子强度Ⅰ=1.0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中[VO~(2 )]<0.012M时,钒(Ⅳ)仅以单核配离子VO(CO_3)(OH)~-存在;当[VO~(2 )]在0.014~0.035M之间时,以5核配离子(VO)_5(CO_3)_5(OH)_5~(5-)和(VO)_5(CO_3)_5(OH)_6~(6-)的混合物存在;当[VO~(2 )]>0.035M时,则存在6核配离子(VO)_6(CO_3)_4(OH)_9~(5-)。同时测定了有关反应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金属阳离子在水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结合水分子的数目有的是确定的,如[A1(H_2O)_6]~(3+)、[Fe(H_2O)_6]~(3+)、[Cu(H_2O)_4]~(2+)等;有的是不确定的,如[Cd(H_2O)x]~(2+)、[Pb(H_2O)]~(2+)等.许多水合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往往显酸性反应,这是因为金属离子的正电荷排斥开配位水分子中的氢离子而使氢离子电离出来的缘故.这个过程就是金属离子的水解过程.它和多元酸的电离一样,是分级进行的.以水合的三价金属离子[M(H_2O)_8]~(3+)为例,水解过程可设想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强化气浮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压力溶气、分布板分散气体及旋流-充气3种气浮方法分别研究了Cu~(2 )、Ni~(2 )、Cr~(3 )3种重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的气浮作用。红外光谱和吸附热结果说明Cu~(2 )和Ni~(2 )的氢氧化物沉淀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吸附作用为化学吸附,而Cr~(3 )的氢氧化物沉淀对SLS的吸附为物理吸附。ζ电位对Cu(OH)_2和Ni(OH)_2沉淀的气浮分离效率影响不大,但对Cr(OH)_3沉淀的影响显著,当ζ电位在等电点附近时Cr(OH)_3沉淀的气浮分离率最高。对影响沉淀气浮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应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金属的氢氧化物沉淀的气浮动力学均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发现气泡与氢氧化物沉淀颗粒碰撞粘附过程的表现活化能,可作为衡量气浮过程分离效率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属离子水解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用碱滴定法研究了镍(Ni~(2 ))离子的水解与pH的关系;实验表明,Ni~(2 )显著水解的pH值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水解的主要产物为Ni_4(OH)_4~(4 )水解的pH范围为6~7,主要水解产物的热力学稳定常数lgββ=-24.65。  相似文献   

8.
对冠醚从盐酸,卤化物和碱溶液中萃取砹(At)的行为进行了研究。无还原剂存在下,~(211)At被冠醚有效萃取,萃取分配比的变化,取决于酸、碱和卤化物的浓度,以及阳离子和卤阴离子的性质。从而对萃取机理作了探计。At在溶液中主要形成络合阴离子AtX_2-(X=CI~-,Br~-,I~-,OH~-),它与适宜的阳离子M~+(M=H~+,K~+,Na~+)配成离子对被冠醚所萃取,这是At被萃取的主要形式,萃取反应简单表示为:M~++C_(有)+AtX_2~-(?)MAtX_2C(有)  相似文献   

9.
亚硒酸氢钠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_(2h)~6—I2/a,每个晶胞中合有16个{NaHSeO_3},晶胞参数如下:a=21.84(?),b=5.08(?),c=10.30(?),β=101°30′ 从Patterson函数P(uw)和P(vw)推引出Se原子的参数,再利用Fourier法,通过电子密度分布函数ρ(x,z)和ρ(y,z)的计算,并经过多次修正,得到现在的结果。 结构分析结果指出:(1)亚硒酸氢钠的晶体系由离子Na~+,(HOSeO_2)~-和[Se_2O_4(OH)_2]~(2-)组成,其化学式为Na_2[Se_2O_4(OH)_2]·2Na(HOSeO_2);(2)离子(HOSeO_2)~-的构型相当于结构式为;(3)离子[Se_2O_4(OH)_2]~(2-)的构型相当于结构式 为;(4)离子Na~+有两种O原子配位形式,其一相当于四面体形,另一相当于八面体形,(5)离子(HOSeO_2)~-和离子[Se_2O_4(OH)_2](2-)共同组成带状的氢键体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两个过渡金属锗磷酸盐化合物Cs[M~ⅡGe(OH)_2(H_(0.5)PO_4)_2](M~Ⅱ=Co,Fe),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两个过渡金属锗磷酸盐化合物同构,是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锗磷酸盐;同时由于Ge元素的d轨道电子数排满,姜-泰勒效应不明显,使得化合物Cs[M~ⅡGe(OH)_2(H_(0.5)PO_4)_2](M~Ⅱ=Co,Fe)结构中由GeO_4(OH)_2八面体和M~ⅡO_4(OH)_2(M~Ⅱ=Co,Fe)八面体通过共棱连接的一维金属链相对较直.  相似文献   

11.
在25±1℃,离子强度为1.0的条件下,用溶解度-平衡移动法研究了碳酸盐溶液中Ti(Ⅳ)的状态。当溶液中[Ti~(4 )]>10~(-3)mol/L时,Ti(Ⅳ)以二核配离子Ti_2(CO_3)_5(OH)_3~(5-)存在;在[Ti~(4 )]较低时,则单核配离子TiO(CO_3)_3~(4-)和二核配离子共存。同时测定了这两种配离子生成反应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制得的碱式氯化铝,用~(27)Al NMR进行分析,发现在众多聚合体中存在[AlO_4Al_(12)(OH)_(24)(H_2O)_(12)]~(7+)离子,其化学位移相对于六水合铝离子[Al(H_2O)_6]~(3+)的零位移为δ=63ppm,试铁灵定时比色法对其存在进行了验证。研究了反应条件如酸浓度、铝酸当量比和陈化时间对产物组成及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16%,铝酸当量比为1:0.5,陈化时间为50h左右。  相似文献   

13.
1.用电导滴定法确定了璜酸基水杨酸在酸性溶液中与镧主要生成LaHSSA~+络离子.由电位滴定法测定了离子强度为1时这一络离子的稳定常数为1.34×10~2。2.由pH 滴定和电导滴定确定了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璜酸基水杨酸与镧生成LaSSA 和La(SSA)_2(?)两种络离子。后者在pH9以上发生水解。只有络合剂浓度大大过量的情况下才能制止这种水解。3.在金属离子与络合剂克分子此值为1的体系中,除了生成LaSSA 之外还存在着Na[LaOHSSA]难溶的络合物.它在pH8.5开始水解.4.pH 滴定法测定了在离子强度为0.1时LaSSA 和La(SSA)_2(?)的稳定常数分别为k_1=3×10~6和k_2=2×10~5。  相似文献   

14.
用定电位、定pH滴定法研究了Cd~(2 )离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在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用基本上不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硼酸—硼酸钠—甘油缓冲溶液维持。在所研究的自由Cd~(2 )浓度(6×10~(-7)—1×10~(-3)M)和BSA浓度(3×10~(-6)—6×10~(-5)M)范围内,当pH=6.94±0.02、μ~0.5及t=25℃时,Cd~(2 )与BSA只生成MpHqA型的单核络合物。每个BSA分子结合的Cd~(2 )离子的平均数Z_B(b)与自由Cd~(2 )离子浓度b的关系可以经验地表示为Z_B(b)=4.6748 0.2978lnb 1.4050×10~4b-7.2592×10~6b~2。BSA对Cd~(2 )离子大致有两类结合部位,它们与Cd~(2 )离子结合的本征平衡常数分别为4.67×10~5和3.58×10~3。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在肼底液中铅的极谱性质。在N_2H_4—N_2H_5ClO_4缓冲溶液(pH=7)中,当[Pb~( )]=5.00×10~(-4)M,[N_2H_4] 0.7—2.3M时,Pb~( )与N_2H_4生成一种不稳定的络离子:Pb~( ) N_2H_4→Pb(N_2H_4)~( )30℃时,其生成常数为90,铅肼络离子的还原过程是可逆的,n=2,E_(1/2)决定於溶液中N_2H_4的浓度。当溶液的pH值保持在7.00而[N_2H_4]低於0.7M或[N_2H_4]高於0.7M而pH值增至7.5以上时,铅就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1种未见文献报道的过渡金属修饰的饱和Keggin 型硅钨多金属氧酸盐[Ni(2,2'-bipy)3]3{[Ni(2,2'-bipy)2(H2O)][SiW12O40]}2(OH)2 (2,2'-bipy=2,2'-联吡啶),并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化合物的基本单元由2个晶体学独立的阴离子{[Ni(2,2'-bipy)2 (H2O)][SiW12O40]} 2-、3个配离子[Ni(2,2'-bipy)3]2 及2个抗衡离子OH- 构成,在化合物中存在着复杂的氢键作用.在2个阴离子{[Ni(2,2'-bipy)2(H2O)][SiW12O40]}2-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二聚体,该二聚体进一步通过氢键形成链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极谱法研究了HCl—HClO_4体系中锑(Ⅲ)—氯络合物。实验在25℃、离子强度和酸度均为4M的条件下进行,证明溶液中存在SbCl~(2+)、SbCl_2~+、SbCl_3和SbCl_4~-四种络合离子,其生成常数分别为59、851、18620和37150。用电位法测定了Sb_2O_3—NaOH—NaClO_4体系中锑(Ⅲ)—羟基络合物的组成,证明溶液中Sb(OH)_3和Sb(OH)_4~-是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动力技术对锰渣滤液中锰的迁移、转化和去除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初始锰浓度,增加电流密度均有助于锰离子的去除。当锰初始浓度为470 mg/L,电流密度为5 m A/cm~2,阴极空气流量为0.05 L/min,反应时间为7.5 h时,电解槽C、D区域锰离子浓度分别下降至40.3 mg/L、21.6 mg/L,A、B区域均未检出锰离子。反应机理为Mn~(2+)在电动力作用下由阳极向阴极迁移,阴极同时电解水产生OH~-,OH~-与Mn~(2+)作用形成Mn(OH)_2,Mn(OH)_2进一步与空气反应形成Mn_3O_4。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在一般教科书〔(1,2,3)~中,关于两性氢氧化物(如Zn (OH)_ 2)沉淀,既溶于酸又溶于硷的机理,可概括为两种。即:  相似文献   

20.
在Sol—Gel(溶胶—凝胶)工艺制备铁电KTa_(1-x)Nb_xO_3(KTN)和KNbO_3(KN)陶瓷中,我们用电导滴定法和红外吸收谱测定法研究[M_2(OC_2H_5)_(10)+CH_3OH+K(OC_2H_6))和[M_2(OC_2H_5)_(10)+C_2H_5OH+K(OC_2H_5)](M=Nb,Ta)系统的溶液,发现这些系统的溶液存在络合反应。根据所得的结果,提出解释这些现象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