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有学者认为,承认改变世界的可能性与承认历史决定论是矛盾的,从而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决定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考察,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决定论而不是历史非决定论,并从历史决定论与主体能动性的关系、单义决定论与或然决定论的关系、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的关系、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四个方面,论证了承认人能够改变世界与承认历史决定论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历史决定论,是主张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主体选择就是承认主体活动的自觉能动性。辩证决定论就是将二者统一起来,历史决定论是主体选择下的决定论,主体选择是以历史决定为基础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是实践决定论。实践决定论实现了对高杨抽象主体能动性的客观精神决定论和不懂得人在历史发展中能动作用的机械决定论的扬弃,使唯物论与辩证法在历史上达到了内在有机统一。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与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对立起来或试图用所谓历史选择论取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1992年第6期刊载了李明华同志《历史决定论的三种形式》一文(以下简称“文章”)。文章认为:根据当代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进化的状况,历史决定沦应该包括如下三种形式:以因果必然性作为基础的因果决定论,以统计规律作为基础的统计决定论和以系统演化规律作为基础的系统决定论。而且系统决定论具有因果决定论和统计决定论的特性,又超越了二者的局限,是高级形式的决定论。 笔者对文章阐发的观点持有不同认识,特提出商榷: 其一,统计归纳只具有或然性,因此,“统计决定论”实质乃是非决定论; 其二,文章将对“相互作用”研究的功绩主要归于系统论,而脱开了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对单纯强调相互作用的致命弱点的克服,这样,“系统决定论”仍然只是一种归纳统计性的或然论,不是决定论; 其三,文章沦及的“因果决定论”,并非唯物史观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终极原因所揭示的历史发展因果必然规律,而是片面的、机械论意义上的单一线性因果关系。 下面,分别做一些论述。 一、“统计决定论”只是一种或然论,而不是必然论,决定论。 文章述及,“决定论强调的是必然性和确定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大量历史事件都是以偶然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试图以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和历史过程的非线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以波普尔为代表的非决定论思潮的泛起是历史背景、认识根源和社会原因的。这股非决定论思潮尽管否定决定论,但是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重新确立辩证决定论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伯林对历史领域的研究涵括了观念史和历史思想的研究,他的历史观主要围绕西方观念的发展变革而来,亦与他的多元主义思想和对决定论的拒斥相互一致;在构建历史观的过程中伯林把多元主义思想运用到历史中,认为文化的差别与人类是同时发生的。对于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责任日渐受之压制,伯林以对历史决定论的驳斥作为回应,以期将历史解释重新拉回到个体轨道之上。  相似文献   

7.
张西方 《洛阳师专学报》1999,18(3):105-106,131
决定论原则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决定论,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心理学中反对决定论原则的态度,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心理学思想有内在联系。批判心理学中反对决定论原则的态度,坚持弘扬辩证唯物决定论原则,是心理学的本质要求和科学发展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8.
一、波普历史哲学的对象及实质卡尔·波普的历史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之中。尽管波普对于历史问题论及面颇宽,但其主题却是非常明确的,即反对历史决定论。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波普对历史决定论进行了各方面的批判。波普认为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9.
在盛敍功先生的地理教学和地理著作中,从学术思想来看,最为突出而严重的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现在,仅就盛先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提出我们的看法,希望批评.一人类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展着,因此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的影响.但是当探讨地理环境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包含五个层次:第一,人类社会是包含人的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与自然界一样具有规律性;第二,人类社会规律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表现为人类社会规律与自然界规律的趋同性,特殊性规律表现为与自然界规律的趋异性;第三,人类社会历史规律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具体包括蕴涵偶然性的必然性、"非线性因果性"、规律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以及不可穷尽绝对真理的"不透明性";第四,人类社会历史规律是"剧中人"和"剧作者"统一的历史,坚持以人为本,而反对康德的人是目的、以"群"为本、以"神"为本、以"物"为本、人本主义、极权主义,最终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第五,主客观世界之间交流信息、交换物质,需要"世界3"存在作为中介。  相似文献   

11.
地缘政治学与环境决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是把自然环境作为人文现象的基本原因和驱动力。决定论的地缘政治学从地理中寻求政治的权力来源和决策依据。与决定论思想针锋相对,人-境关系的可能论(或然论)思想认为人-境关系取决于机遇和人的选择。所以,在人与环境关系的链条上还有文化、技术和组织形式的中介过滤过程。这就需要把环境要素对决策的关系与环境要素对决策实施结果的关系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决定论已被概率决定论所取代.不确定性在医学中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物理规律.人们应当了解医学不确定性和概率决定论之间的这种规律,并正确对待这种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人性观与行为决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绝大多数人会从人自身,即人性中寻找。然而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却有很大的不同,为此形成了不同的行为决定论。其中生物决定论认为生物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行为由人的生物性决定;文化决定论认为文化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行为由人的文化性决定。这两种人性观均未完整地认识人性的内涵,两种行为决定论均是不正确的行为决定论,实际上人性由各种人性因素构成,人的行为是它们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人是分不开的。没有人,也就谈不到人类社会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一方面我们承认,历史的发展既是有规律可寻的“自然历史过程”;。另方面我们也承认,它又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因此,历史既是客观的自然过程,又是人们有目的活动的过程。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人。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认识,历史是人史,史学是人学。  相似文献   

15.
从方法论上看 ,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方法有 :拉普拉斯决定论和玻尔非决定论 ,它们各有其成功的地方 ,有其适应范围 ,因此研究它们的条件性及它们间的辩证关系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人类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人类学是在批判人类学的“无时间感”中提出来的。它大体上经过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中国本土人类学的学术渊源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排斥“历史”视野。历史人类学本质上是历史的批判,但它又拯救了历史。历史人类学产生的意义,不仅在于指出一些主流的历史决定论自身的历史缺陷,而且还体现为人类学的文化论与历史学的过程论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神话观念决定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识人类的行为与人类文化的走向方面,迄今的科学探索尚未成功.从狩猎部落进入农业社会、文明国家,再到工业社会,都不是人类理性预设的结果.人类是“被发展”的,即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驱使前行.人作为文化动物,必然受其文化观念的支配.探寻每一个文明的观念之源,需要诉诸于史前至文明之初的神话观念形成史.当代神话学家通过解析西方文明源头的文学作品揭示出神话观念支配仪式行为和叙事表达的规则,文章解析《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历史叙事案例,再现支配华夏国家统治者行为的观念要素,提示神话观念决定论的理论命题,呼应恩格斯晚年提出的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力与韦伯的宗教观念决定论,说明神话观念对意识形态的原型编码作用,并指向一种普遍有效的人文研究指导性范式.  相似文献   

18.
"地理位置决定论"是孟德斯鸠的重要思想之一,对后世也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即使在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理论能够阐明中西方法律传统、民商法、刑法等诸多领域的差异,为我们进行法律移植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随机事件的有规律性,说明了要概括统计规律的含义.使用统计决定论要恰当些.统计规律并不是非决定论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决定论认为万物皆有前因,但人对这种“前因”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以充满哲理的写作风格而著称的维多利亚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人类道德责任的决定论思想。她的决定论思想包括三方面.在小说人物塑造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