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碎屑组分统计、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对下扬子巢湖-南京地区古生代碎屑岩进行沉积岩石学和物源分析.下扬子地区志留系坟头组砂岩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以火成岩岩屑和低级变质岩岩屑为主;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为石英砂岩,岩屑含量少,以变石英岩岩屑为主.五通组和坟头组具有相似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模式,主峰为465~420和838~812 Ma,表明泥盆纪沉积继承了志留纪沉积的物源特征.早古生代下扬子巢湖-南京地区的碎屑来自其南侧的华夏地块武夷地体.巢湖-南京地区二叠系龙潭组砂岩分别为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成熟度低,岩屑均以中酸性喷出岩岩屑为主,巢湖地区龙潭组具有指示武夷地体古元古代基底的1866 Ma峰值年龄,南京地区龙潭组具有与早古生代砂岩相似的445和970 Ma峰值年龄.结合前人岩相古地理和地球物理资料,认为下扬子地区龙潭组物源区仍位于南侧的华夏地块武夷地体.此外,下扬子地区龙潭组具有341~254 Ma(石炭纪-二叠纪)碎屑锆石,其e_(Hf)(t)值分布在-19.80~+14.90之间,代表碎屑物源区一次新的岩浆事件,该事件具有影响范围大、活动持续频繁、中酸性火成岩为主、岩浆来自古老地壳与新生地壳混合熔融等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测华南板块武夷地体在石炭纪-二叠纪(341~254 Ma)的构造背景为大陆弧.  相似文献   

2.
华南地块晚元古代至中生代沉积盖层显示了复杂构造图案,不同时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交织,限制了对区域构造运动规律的了解和显生宙视极移轨迹(APWP)的建立,也产生了对其区域大地构造性质的不同认识.本文提供了古地磁和构造分析的初步解释:(1)扬子克拉通中部和东部的构造图案可能主要是由于中生代造山运动时期沉积盖层的滑脱造成;(2)第三纪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华南地块西部和西南部广泛的局部旋转;(3)中国东南部显生宙结构模式是中古生代中期加里东造山运动和中生代中期造山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沈渭洲  凌洪飞  舒良树  张芳荣  向磊 《科学通报》2009,54(11):1562-1569
研究的井冈山地区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 在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纪时期沉积了巨厚的泥砂质韵律岩层夹碳酸盐岩和含炭岩层. 它们具有低的εNd(t)值(–13.9~–7.9)和古老的Nd模式年龄(1842~2375 Ma), 数据点在tDM-tStr.图上远离一致线分布, 在εNd(t) - tStr.图上都位于华南元古代地壳演化区域内. 这些特征表明, 本区寒武系和奥陶系主要是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组分再循环作用产物, 物源以华夏地块区成熟度较高的陆源碎屑沉积岩为主. 奥陶系爵山沟组和对耳石组的εNd(t)值(–10.5~–7.9)位于上述范围的高端, Nd模式年龄(1842~2059 Ma)位于上述范围的低端, 反映在它们沉积时期内, 来自古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相对明显. 鉴于在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东南缘范围内, 早古生代地层的Nd模式年龄都大于1800 Ma, 没有发生明显的降低, 反映在这些地区不存在早古生代亏损地幔来源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4.
根据首次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最南端的BY7-1-1井中发现的晚始新世和早,中浙新世浮游有孔虫石化石组合,认为恩平组的地质时代为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最低海相层位至少可以亿溯到晚始新世。  相似文献   

5.
滇东南建水岛弧型枕状熔岩及其对华南古特提斯的制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董云鹏  朱炳泉 《科学通报》1999,44(21):2323-2328
滇东南建水地区的枕状熔岩构造岩块侵位于师宗-弥勒断裂带西段,以玄武和玄武质安山岩为主。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枕状熔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指示扬子与华夏板块之间存在板块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循环是连接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重要物质循环过程.本文根据地质记录和深时气候模拟等数据总结了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水循环演变.结果表明,水循环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发生了重大变化:(1)地质记录恢复的气候带显示,当时全球的干旱带发生了明显扩张,蒸发岩面积从中-晚二叠世开始扩张,到早三叠世达到顶峰,中三叠世恢复至中-晚二叠世的水平,晚三叠-早侏罗世继续收缩;(2)全球年平均降水量在晚石炭、早侏罗世较高,中-晚二叠世和早三叠世较低,呈现为“V”字形变化,显示出一次重大的波动;(3)全球大陆的聚合可能导致泛大陆巨型陆面风和特提斯区域跨赤道风的形成,进而构成全球性的超级季风;(4)热带辐合带摆动的纬度位置在志留纪-石炭纪以及侏罗纪-现代较低,在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向高纬度大幅度漂移.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这些水循环的重大变化与泛大陆的聚合、华力西造山、晚古生代冰期的结束以及大量碳释放和升温事件吻合,这些因素与当时的大气环流和水循环的变化存在密切联系:泛大陆的聚合改变了当时水储量的空间分布,同时改变了大气环流和“季风”,进而导致中-晚二叠世干旱带开始扩张,降水量减少;晚古生代末期华力西造山运动...  相似文献   

7.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解祁连地块起源与演化, 利用SHRIMP U-Pb定年法获得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2个片岩、2个花岗片麻岩和1个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的锆石年代资料. 2个片岩单颗粒碎屑锆石共有61个具地质意义的年龄资料, 其锆石年龄分布于0.88~3.09 Ga之间, 主要介于1.0~1.8 Ga, 约占70%, 峰值在1.6~1.8 Ga, 部分在2.0~2.5 Ga之间, 约占20%, 其余零星分布在太古代及新元古代. 2个花岗片麻岩锆石年代为(930±8)和(918±14) Ma, 1个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锆石年代为(790±12) Ma, 分别代表两次岩浆活动的年代, 可与扬子地块新元古代晋宁运动早晚两期的岩浆活动对比. 本研究工作和前人的资料共同表明,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碎屑锆石年代广泛分布在元古代, 明显与华北地块在新、中元古代时为一稳定地台有所不同, 而与扬子地块前寒武纪基底岩石的年龄频谱相似. 再加上钕同位素模式年龄(TDM)、地层学及古生物生态的证据, 推论祁连地块并非由华北地块裂解出来再拼贴回去, 而是与扬子地块有较强的亲缘性, 在新元古代时同属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 大约在震旦纪末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 形成当时原特提斯大洋中的陆块, 并于早古生代时随古祁连洋的闭合, 与阿拉善地块聚合形成北祁连褶皱带. 因此, 认为古祁连洋其实就是原特提斯洋的一部分, 北祁连蛇绿岩属原特提斯蛇绿岩. 此外, 早古生代时祁连地块发生明显的大陆再活化作用, 此作用与柴北缘大陆板块的深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演化和绝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克勤 《科学通报》1998,43(20):2139-2146
对华夏植物群的起源,演化和绝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和论证。近期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夏植物群是在早石炭世全球一致性的拟鳞木植物群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在晚石炭世早期即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植物群-华夏植物群。华夏植物群的起源中心位于华北板块,根据不同时期华夏植物群的演替特征,这一植物群可分为7个演化阶段。华夏植物群总的演化是从晚石炭世早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华夏型的特征分子逐渐增加,晚二叠世晚期开始衰减  相似文献   

9.
李曙光 《科学通报》1989,34(7):522-522
秦岭一大别山造山带是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会聚地带。由于这两大地块的对接、碰撞,在该造山带的地缝合线附近广泛发育有各种高压低温变质岩,如蓝闪石片岩、C型榴辉岩等,其中C型榴辉岩在大别山段较发育。很显然,精确测定这些C型榴辉岩的生成年龄对探讨华北、扬子两大陆块的对接时代及造山带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柏林 《科学通报》1987,32(17):1321-1321
澄江运动(约700Ma前)结束了攀西地区中、晚元古代的造山历史。此后,攀西地区整体趋于抬升并遭受剥蚀成为所谓“康滇隆起”的一部分。元古代末,除磨盘山-攀枝花断裂和安宁河-昔格达断裂所围限的轴部地区外,古造山带经受海浸,覆以浅海沉积,本文称为峡东群。 寒武纪至石炭纪,攀西地区反复地间歇性升降,康滇隆起两侧时而海浸时而海退。早二叠世的海浸广泛,仅古造山带轴部幸存狭窄的陆地。川西、藏东地区在早古生代被认为是一地堑地垒系,康滇隆起即位于该区之东。扬子地块的西南缘是一个大西洋型的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1.
应用沥青反射率推算油气生成与运移的地质时间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基于有机成熟作用理论,应用改进的Karweil方法,以塔里木盆地中地区某些钻孔为实例,提出了应用沥青反射率推算油气生成与运移地质时代的原理与方法,应用该方法推算出塔中地区古生代地层中3组沥青形成地质时代分别是中-晚奥陶世、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及晚第三纪,反映该区在这3个地质时期存在油气生成与运移。为渐青的地质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早寒武世重晶石与毒重石的锶同位素比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忠诚 《科学通报》1993,38(16):1490-1490
1 地质背景晚震旦世以来全球海平面开始上升,在中国南方扬子地台及邻区晚震旦世到早寒武世沉积了一套富含有机碳、黄铁矿并由黑色页岩、硅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黑色岩系。特别是早寒武世的黑色岩系,不但空间分布广而且富含磷、钒、钡、铁、铀、镍和钼等元素。一些大、中型的层状重晶石矿床分布在扬子地台的南缘和北缘,即江南与南秦岭地区,毒重石矿床仅局限于大巴山一带。矿层主要赋存在  相似文献   

13.
扬子陆核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与扬子克拉通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凌文黎  高山  张本仁  周炼  徐启东 《科学通报》2000,45(21):2343-2348
对扬子克拉通太古宙高级区域变质岩系变质事件进行了Sm-Nd同位素定年(1939-1958Ma),综合区内同类岩石的SHRIMP锆石U-Pb等相关年龄数据和地质事件,确认这一时期构造热事件的存在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解析,通过与扬子克拉通其他地区早期基底岩系形时代的对比分析,表明古元古代晚期在整个扬子克拉通范围内存在一次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并导到了扬子陆块统一基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西藏构造楔与塔里木-华南地块的裂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丕基 《科学通报》1994,39(16):1512-1512
1 塔里木-华南统一地块长期以来,中国的地质学家把塔里木地块与华北或中朝地块联系在一起编制地质和古地理图件,认为它们之间关系比较密切,近年来有些西方地质学家也在沿用这一观点.最新的研究表明:塔里木地块早古生代的生物相属于冈瓦纳型,晚古生代属于特提斯型,从地层层序、岩相和生物相分析,它与华南地块有惊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八布蛇绿岩突厥型造山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马文璞 《科学通报》1998,43(13):1363-1364
我国南方由扬子、华夏陆块及其间的碰撞造山带组成,传统上认为两者经加里东运动拼合以后,从晚古生代起成为新的华南地台并开始了统一的演化历程.许靖华等人[1]根据与阿尔卑斯、阿帕拉契亚等造山带变形图式的对比,从80年代初起著文提出不同意见,他们1987年文章的题目“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经过10余年的实践,在有关华南晚古生代构造性质的认识方面已取得若干重要进展,主要包括:吴浩若等人[2]根据广西自晚泥盆到晚二叠世的暗色薄层硅质岩连续剖面时限长而厚度小、与锰、镍、钴质沉积共生而不见陆源碎屑岩、所含放…  相似文献   

16.
赣东北弋阳早古生代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发现于赣东北弋阳县南的麻粒岩是一个基性麻粒岩,具有石榴子石+斜长石+紫苏辉石+黑云母+磁铁矿的矿物组合,根据矿物成分变化和矿物的包含关系确定了峰前变质(M1)和峰期变质(M2).成岩格子和地质温压计计算限定了麻粒岩峰前变质的温压是830~870℃和~1.0 GPa,而峰期的变质条件是850~900℃和0.7~0.8 GPa,显示了一个近于等温降压的顺时针P-T-t轨迹.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436 Ma,而其原岩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结合已有的发现,本文指出华夏地块内发生的早古生代(加里东期)高级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带作用有关,很可能是扬子地块与东冈瓦纳大陆挤压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一个残留的地幔楔: 来自华北早第三纪火山岩的证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柏林  郭敬辉  刘文军 《科学通报》2001,46(21):1825-1830
对华北早第三纪火山岩(由K-Ar年龄确定)进行了系统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分析。这些资料显示,早第三纪火山岩主要是钙碱质,其次是碱质的,并且与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火山岩在地球化学上明显差异。特别是,华北南部的早第三纪火山岩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EMⅡ),这一富集地幔可能是印支期扬子大陆向华北大陆俯冲形成的地幔楔的残留。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的GPS监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1991 ̄1997年期间对中国西南地区GPS(全球定位系统)载波相位测量,建立了青藏高原东部及相邻地区现代地壳运动的速度场,相对于成都,川滇地块及其以西的速度大多为5 ̄10mm/a,鲜水河-小江断裂以东的川青地块和扬子地块运动微弱,约为0 ̄7mm/a,2个地区都表现为顺时钟的涡旋运动,而没有明显的地壳物质向东挤出或逃逸,地壳变形主要型式为顺时针旋卷构造和块体边界断裂的非均一滑动。  相似文献   

19.
华北等中国主要地块早古生代早期古地理位置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总结近年来在华北等中国主要地块上所取得的早古生代早期古地磁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岩相古地理和古生物地理等资料,探讨华北、华南和塔里木地块早古生代早期(寒武-奥陶纪)在全球古地理重建中的位置。早寒武世,华北、华南和塔里木地块均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且分别毗邻于冈瓦纳古大陆;旱、中奥陶世,华南和塔里木地块仍“滞留”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与冈瓦纳古大陆相邻,而这一时期华北地块很可能已从冈瓦纳古大陆上裂离  相似文献   

20.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信息研究天然气气藏的成藏时间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以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深盆气藏为例,应用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其他信息,结合该盆地古地温演变与沉积构造史,推算出该气藏成藏时间为150-125Ma,并且具有南部早北部晚的特点。这一结论与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气藏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