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公用性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化石能源的过量应用,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气候变化作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着对北京农村能源问题的分析将对解决全国农村能源问题具有参考意义之目的,首先对2007年北京农村能源消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农村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北京农村能源建设的政策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提出要调整北京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就要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3.
正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中国现在是全球能源消费第二大国,并且即将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国。而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10日,中奥可持续水电运行与开发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水利部部长陈雷,奥地利农业、林业、环境和水利部部长安德烈·鲁佩莱希特,奥地利驻华大使艾琳娜出席研讨会并致辞。陈雷指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全球资源危机、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影响等问题日益突出,推动能源革命、促进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变革,把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作为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国策,确立了"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和"节  相似文献   

5.
岳效飞 《科技资讯》2013,(27):116-117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为代价.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科学发展的道路.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使用,为人类社会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沼气作为一种生物能源在我国农村已推广使用多年,为农村生活生产提供了便利,但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开展了农村沼气使用现状的调查,发现了沼气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能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以氢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及应用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调整能源使用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市在能源、环境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特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能源支撑和推进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由于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引起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威胁到人类社会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对能源的发展和利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河南省能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论述,指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分析了发展生物质能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并从生态文明理念的角度对河南省能源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加强能源总量控制,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政府财务奖励补贴政策和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河南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沈湘 《科技潮》2004,(12):18-18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能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以氢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及应用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调整能源使用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市在能源、环境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和特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麻成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3):104-104,78
煤炭作为一种原始能源,有着它一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他洁净性能源得到迅速地开发和利用,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项目--"西气东输"项目的快速建设施工,一度使煤炭在一些地域的能源主导地位受到冲击,使能源的使用比例产生了一定的倾斜.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能源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可以说,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能源,所以加快能源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做好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十分必要。就我国当前的社会实践来看,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同时为了缓解能源和动力方面的压力,我国积极地进行能源和动力工程的开发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就目前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实践分析来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依然存在,而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工程开展的能耗较高,这不符合我国当前绿色经济发展主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十分不利,所以在发展实践中积极地研发和运用节能技术十分必要。该文就我国能源与动力工程实践中的节能技术做分析与讨论,旨在明确技术优势,从而推广节能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资源循环型社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将各类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转化为新的资源和能源,缓解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和传统能源的日益紧缺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科学高效地使用现有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开发利用新能源,对于扩充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今天,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有增无减;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方面的挑战。人类对能源的不当利用和能源的短缺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中国的能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因此我们需要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有效利用传统能源,开发新能源,建立环保节约型社会,以维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环保要求和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下,电动汽车已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电动汽车将使能源的利用多元化和高效化,达到能源的可靠、均衡和无污染地利用的目的。但是,在电动汽车普及应用过程中,又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将它普及到社会,使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消费者边际效用、社会的环保效益实现统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产业内部技术、生产、管理的问题,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撑,需要配套设施、行业环境以及新的消费理念和文化等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谢章勇 《甘肃科技》2008,24(10):8-10
近年来,我国能源紧缺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如何化解能源之困,建立信息社会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从我国能源形势、面临的能源问题、能源信息化在解决能源问题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分析了我国能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参考办法,以期为我国提升能源资源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信息社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王珂珣  李顺龙 《科技资讯》2005,(22):152-152,150
木材是人类社会最传统的能源,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社会却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化石性能源枯竭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专家们呼吁重新重视木材能源的利用,认为木材是人类未来的能源。在法国有关木材能源的提法在国家林业政策上已经消失近30年了。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木材能源近年来又重新受到重视,法国也开始重新实施木材能源计划。  相似文献   

17.
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冷藏行业的发展,我国在该行业能源利用率低的现状也急需改变,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对能源的需要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急骤地在增加,而全世界能源的消耗量却几乎是每十年增长一倍以上,但现在能够开发的、正在被采用的能源,其储存量是有限的,迟早是要枯竭的。因此,除了大力开展节约能源和更好的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能源外,还需要人们继续不断地,并用各种办法扩大新能源的利用范围,同时还要开展各种新能源的探索工作。能源是发展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切生产技术革命的前提。从能源的利用历史来看,可以说每一次能源利用范围的扩大,或每一次能源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引起生产技术的重大革命,甚至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因而,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大问题。一九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威尼士七国首脑会议,强调要解决能源问题,特别是加速发展核子能源问题。许多国家还成立了能源专门研究机构,有的国家还在政府里设立能源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探索各种新能源,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去100多年里,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步入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目前能源使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展开思路,简单介绍了至今人类社会的能源更替状况,并重点介绍了我国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情况,随后列举了能源的利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最后在能源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阐述了几点建议,明确多样化的能源与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