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制造企业信息化现状,对RFID技术的汽车制造管理系统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基于RFID技术的制造业精细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汽车制造企业基于RFID技术的精细生产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RFID的离散制造车间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离散型制造业的生产特点,分析了RFID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需求。基于RFID技术和串口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车间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它结合多线程同步技术和数据库存储过程技术,能够完成实时监控、在制品跟踪以及车间生产计划的合理安排。实现了一种新的车间现场生产数据采集方式,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超高频RFID自动分拣系统"实现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物料自动投送及分拣,并且通过RFID中间件实现企业MES系统与RFID自动分拣系统实现完整的有机结合,实时采集车间现场生产数据,监控车间生产过程。同时,利用MES和RFID自动分拣系统各种优势,简化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以及后期数据管理。为企业生产自动化开辟了一条低成本改造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射频识别技术与ERP系统的集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应用到企业中,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目前,传统ERP系统的信息采集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信息化的步伐.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解决传统ERP系统信息采集问题的先进技术.本文通过比较RFID技术与传统条码技术的优点,分析传统ERP系统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数据采集困难问题,阐述RFID技术与ERP系统集成应用的巨大优势,最后重点给出了一个RFID技术与ERP系统的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索6S管理在装备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首先对6S管理的起源、6S管理的含义和目的进行了诠释,其次对装备制造业实施6S管理能够带来企业形象改善、生产效率进行了阐述,同时从普及阶段和深化阶段两个方面对装备制造业中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完整的介绍了6 S管理在装备制造业企业所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是为各行业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其研发效率的高低尤为重要。基于此,文中以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RD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研发效率与企业规模的关系以及投入产出冗余等方面进行研发效率的测度与分析,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整体水平偏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普遍较低导致了研发综合效率处于较低的阶段;规模大的企业研发效率较高;大部分企业研发活动的管理水平较为落后,造成企业投入过量但产出不足的状态。因此,文中提出鼓励不同规模企业选择多元化创新模式、改善研发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研发合作等建议,以提高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7.
王德真 《科技资讯》2023,(16):249-252
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工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双碳背景的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创建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装配制造产业发展的问题,该文对双碳背景下的制造业智能仓储管理现状分析,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并且对系统的基本结构进行描述,从而为我国仓储管理系统和物联网系统的结合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起步晚,受到国家政策、行业、企业以及高素质专业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在多重约束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鉴于此,本文在多重约束条件下首先全面分析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的演进过程和内部动力机制,继而从旅游装备产品视角分析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旅游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成立行业协会减少政策约束、拓展产业链、提高技术水平、建立产学研基地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9.
丁雅琳 《科技信息》2011,(29):I0050-I0051,I0059
以家电企业生产过程为研究基础,结合家电制造业的生产特点,研究流水线加工装配型家电生产企业生产信息控制管理的策略及实施。从物料的库存管理、单机定额管理、物料需求及采购计划的制定及生产进度计划的生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了基于B/S结构的《家电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
随着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各个分支机构管理的整合统一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困境。本文探讨了以信息化集成平台作为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化发展管理困境的解决方案,并介绍了装备制造业典型企业建立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集团化企业内部研发、生产、制造、物流之问的资源整合管理难题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以多机器人装配生产线为研究对象,构建由3台ABB工业机器人与传送带组成的虚拟装配生产线。依据工件的装配工序,通过导入内置工业机器人模型以及(离线)编程,创建多机器人系统仿真I/O信号和动态组件,实现生产线系统的离线编程与仿真模拟。通过虚拟系统的仿真,调试并优化装配过程中机器人的部分作业轨迹和运行姿态。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多机器人装配生产线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能够在虚拟环境下对生产线的运行轨迹进行预规划;该虚拟仿真系统可以为多机器人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技术参考与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2.
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创新研究:基于模块化创新体系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创新是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基于模块化理论,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模块化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耦合关系,构建了装备制造业集群模块化创新体系的一般模型,阐述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创新机理。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艺流程的物料配送BOM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离散制造环境下,复杂产品装配过程中零部件成套性与产品BOM的分析研究,结合ERP系统中对制造BOM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建立基于工艺流程的产品配送BOM模型,作为物料配送的依据,实现装配车间生产计划执行前的零部件成套率控制,并实时记录装配过程的零部件和产品属性信息.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对汽车的质量至关重要。汽车发动机生产输送线采用顺序作业的流水线工艺过程。其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的PLC-300系列控制器作为整个输送线的主体控制器,I/O系统作为控制信号的采集系统,采用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进行通讯,自动完成将发动机部件进行直线移动、旋转、举升,翻转等操作。采用WinCC人机界面软件组建成系统的操作监控站进行产品数量、生产节拍的监视。本项目组成员在此基础之上又根据生产实际制作了相应的适合学校教学自动线实训系统,进行教学设备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一个单一零部件供应商(CS)和一个总装制造商(AM)构成一个制造供应链,双方合作研发一种处于成长期的产品,在新产品的上市时间不仅影响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的市场价格,还影响产品的研发成本的情况下,研究供应链整体的最优响应策略,以及分散决策下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通过比较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利润,提出了价格补贴策略,用博弈论的方法探讨了博弈均衡存在的条件,并得到了可以实现供应链Pareto改进的有效研发合作方案.最后结合一个汽车行业供应链实例进行了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流程行业是中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生产具备生产过程连续性强、制造执行决策过程复杂、生产单元少但可变因素多等特征,但目前中国流程行业还普遍存在数据采集应用体系不健全、产品高端化发展与工艺水平滞后矛盾突出、能耗与安全监控覆盖不足、产业链协同水平较低等问题。梳理冶金、石化、建材等重点流程制造行业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典型场景和案例发现,通过构建、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流程制造企业内部以数据的全面采集和自由流动有效打开生产“黑箱”,有助于企业间高效对接制造和市场资源,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共创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为流程行业构建集约高效生产新体系提供新工具、新引擎。  相似文献   

17.
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上,根据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概念体系,并对其特征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产业集群要素模型,包括核心要素、基础要素和支撑要素。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内容及主要观点。同时提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仍然有限,且定量研究的比例偏小;缺乏从投融资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研究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缺乏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来促进和推动技术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的研究;缺乏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装备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途径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The prediction problem of the actual value of the dynamic parameters in the simulation model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was discussed.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the default value of processing time of one certain equipment in the simulation model was not the same as its actual value. a general data driven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processing time was built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 ,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in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 The processing time of one certain equipment was highly related to the status of the equipment itself and the wafers being processed. To uncover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rocessing time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historical products. process flow. technical standard of silicon wafers and manual intervention.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MES and used to build a prediction model. This model was employed on an ion implantation equipment as a cas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hown by comparing with other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