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介导,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54103蛋白cDNA转入番茄植物中,得到了转基因植株.这些植株抗卡那霉素,具有胭脂碱合成酶的活性.DNA的PCR扩增及Northernblot分析表明,54103蛋白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上.攻毒实验表明,未转基因的对照组接种病毒2周后即出现花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叶症状更加典型.而转基因的植物接种病毒后一直到开花结果都未见发病,即没有花叶出现.  相似文献   

2.
由TMV54*10^3蛋白基因构建的转基因番茄及其对TMV的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壤农杆菌的介导,将烟草花叶病毒的54*10^3蛋白cDNA转入番茄植物中,得到了转基因植株,这些植株抗卡那霉素,具有胭脂碱合成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番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基因RNA干涉及其抗病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余洋  漆梅芳  叶志彪  李汉霞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5):2008514-2008522
植物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在蛋白质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eIF4E在参与植物病毒互作,影响病毒在寄主中复制和侵染过程.文中通过RNA干涉调控番茄eIF4E表达,鉴定eIF4E在植物病毒互作中的作用.根据数据库假设性一致序列(TC171564,TC170275)分别克隆了番茄“中蔬五号”SleIF4E基因及其异构体基因SleIF(iso)4E.构建了SleIF4ERNAi抑制表达载体pSL4D,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导入番茄品种“中蔬五号”基因组.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结果表明,目标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通过半定量RT-PCR对转基因番茄进行eIF4E表达分析,表明pSL4D转化番茄中eIF4E得到不同程度抑制.转基因植株分别接种PVY和CMV两种病毒,病毒ELISA测定和病毒RNA积累量分析表明,pSL4D转化植株相对于对照组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病毒抗性,番茄eIF4E参与PVY的复制或侵染寄主过程.就不同病毒而言,RNAi对PVY抗性的调控效果比CMV调控效果好,抑制PIF4E表达可提高植物对PVY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报导光合细菌球形红假单胞菌与酿酒酵母跨界原生质体融合的最初产物细胞F0和F0a在连续96小时的培养过程中细胞DNA含量的变化规律.酵母及光合细菌DNA含量分别为(4.21±0.04)×10-8μg/cel和(2.44±0.12)×10-8μg/cel.F0培养24小时DNA含量为(10.5±0.59)×10-8μg/cel,到培养96小时为(5.30±0.40)×10-8μg/cel,高于任一亲株;而F0a则从(17.1±0.59)×10-8μg/cel降低至(9.27±0.37)×10-8μg/cel,高于双亲DNA含量之和.经统计学t检验,融合产物DNA含量与双亲DNA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t>t0.01(10).本研究表明原生质体融合初期,遗传物质DNA在整合过程中数量逐步降低后可达稳定水平,而其含量高于任一亲株细胞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利用叶圆片法得到CMVCP转基因烟草植株DNA,RNA与CMVCP放射性标记探针点杂交及Southern印迹杂交的结果表明:CMVCP基固可整合到烟草转基固株并且表达.叶面病毒接种后,转基因植株对CMV病毒具有高抗性.  相似文献   

6.
过表达番茄叶绿体小分子热激蛋白提高植株的耐热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分子热激蛋白是植物受到热胁迫后的主要表达产物之一,与植物细胞耐热有密切关系.我们将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叶绿体小分子热激蛋白cDNA导入番茄,Northern及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叶绿体小分子热激蛋白在转基因番茄中呈现组成型表达,通过测定转基因番茄和未转基因番茄的耐热性,发现转基因株系基础耐热性强于对照,说明叶绿体小分子热激蛋白的过量表达提高了植株的基础耐热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复制酶基因3′端长约600bp的cDNA,用缺口平移方法进行32P同位素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提纯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病毒RNA、PLRV感染的马铃薯汁液,表达PLRVCP基因的马铃薯叶片及块茎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2P标记的复制酶基因c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测得提纯病毒的最低含量为408ng/ml,病毒RNA最低量为27.8pg/ml,未转CP基因接种PLRV的马铃薯叶片提取液的最高稀释度为1375.接种PLRV的转CP基因的抗性马铃薯块茎芽和叶片提取液的最高稀释度为0~1/15.此探针和只转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不接种PLRV的转基因马铃薯汁液不发生反应.表明,探针只与PLRV基因组RNA特异反应,而不与外壳蛋白基因及其mRNA反应,从而为表达CP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中PLRV的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建立了一种可靠的灵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此项技术已用于转CP基因马铃薯Desire,Favorita,乌盟601和虎头的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8.
病毒侵染导致品种退化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利用RNA沉默技术和无标记转基因技术,把马铃薯X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cp)片段和马铃薯Y病毒的复制酶基因(NIb)片段的融合基因构建成反向重复序列,农杆菌介导转入马铃薯品种紫花白,经PCR检测初筛的转基因植株定植.对定植当代和薯块繁殖的无性一代植株接种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利用半定量RT—PCR和DAS—ELISA检测,鉴定出了对马铃薯X病毒与Y病毒双抗的无标记转基因株系.siRNA的Northernblot结果表明,所转基因的mRNA已经降解成小片段,转基因植株的双抗性是RNA沉默的结果.由于转基因的mRNA已降解,转基因植株不存在标记基因,同时规避了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潜在生物风险.  相似文献   

9.
脱落酸受体及其基因的分子免疫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研究脱落酸(ABA)结合蛋白的两类免疫探针。其一,用ABA-C1-BSA-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出ABA结合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该蛋白分子量为56KD的一条带,它具有特异结合ABA的能力(Kd=2.0×10-9mol/L)。当用蛋白水解酶K水解该蛋白,并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发现其中存在约300个核苷酸的rRNA分子。用识别ABA结合蛋白的抗体筛选cDNA表达文库,从200,000个独立噬斑中获得120个编码玉米17sRNA的cDNA克隆和1个cDNA编码结合蛋白的cDNA克隆(24cDNA)。24cDNA有1075个碱基对,含编码254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架。其二,制备了识别抗ABA单克隆抗体的独特型抗体(anti-Id),它具有模拟并竞争ABA的能力。用上述两类免疫探针定位了植物细胞中的ABA结合蛋白。发展了研究脱落酸(ABA)结合蛋白的两类免疫探针。其一,用ABA-C1-BSA-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出ABA结合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该蛋白分子量为56KD的一条带,它具有特异结合ABA的能力(Kd=2.0×10-9mol/L)。当用蛋白水解酶K水解该蛋?  相似文献   

10.
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道了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I期试验的安全性研究,包括反转录病毒基因的DNA聚合酶反应(PCR)、反转录PCR(RT/PCR)、Southem杂交以及neo基因和lacZ基因的补求分析(resoueassay).从DNA水平,RNA水平和病毒活性体水平对野生型病毒进行了检测,没有检测到反转录病毒,并对兔和人转基因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软琼脂实验,裸鼠接种实验,兔和裸鼠的病理检测及电镜分  相似文献   

11.
从地球表面水量平衡、热量平衡两个基本方程出发,通过对其中一系列变量在三峡建库前后变化的分析,推导库周地区辐射平衡、蒸发量、年径流量等重要水热因素将会发生的变化,从而对整个库区环境的演变可窥豹一斑.库周沿江地区辐射平衡将增大约42%~67%,即(80~126)×103J·cm-2·a-1,库周地表蒸发量平均将增大约2%~4%,其中重庆地区增加幅度大于宜昌地区,库周地表径流将减少约8%~10%,即45~55mm·a-1,库区潜热通量将增加2%~4%左右,即(29~54)×103J·cm-2·a-1,库周地区地面与大气间的湍流显热交换将增加约10%~15%,即(42~8·4)×103J·cm-2·a-1.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PPO)粗提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定了不同pH值、温度及抑制剂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花梨、安梨、白梨、鸭梨PPO的最适pH值分别为6.4,6.2,6.0,6.6;最适温度分别为24,22,20,30℃;在最适pH值和温度条件下果肉中所含PPO的活性分别为3.212×103,4.752×103,3.344×103,3.872×103u·g-1FW。雪花梨和安梨PPO对偏二亚硫酸钠反应最敏感,白梨PPO对GSH(谷胱甘肽)反应最敏感,鸭梨PPO对Vc(维生素C)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13.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35S::SlWRKY80,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番茄,得到转基因阳性植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SlWRKY80蛋白序列与9种物种进行同源比对,发现高度保守的WRKY结构域和C2HC型锌指结构.采用Real-Time PCR分析转基因植株中SlWRKY8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lWRKY80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出现共抑制现象.用不同浓度的NaCl对转基因种子和野生型种子进行胁迫处理,结果显示在NaCl浓度为100mM和150mM时,转基因幼苗初生根的长度与野生型相比相对较短,显示SlWRKY80对初生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用Pto DC3000接种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叶片,结果显示野生型植株叶片中细菌增殖率是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2.5倍,显示SlWRKY80在番茄抗病信号转导中扮演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复制酶基因介导的抗病毒烟草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构建的携带烟草花叶病毒(TMV)54KD蛋白基因及黄瓜花叶病毒(CMV)3’端缺失0.9Kb的1.6Kb片断复制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CT,导入根癌农杆菌311SE系,用叶圆盘法转化烟草,在含有卡那霉素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诱导生芽、生根,得到28株成活苗.移入大田后,随机挑选4.株植物,提取植物总DNA,经PCR扩增、Sorthern杂交检测,结果4株植物中都有复制酶基因的整合,而未经转化的对照组植物则没有.转基因植株在大田试验中表现了良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及黄瓜花叶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金鱼草Del基因影响烟草花色素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Del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对9株可能的转基因植株(T0代)DNA进行NPTⅡ基因的PCR-Southernblot杂交分析,其中8株显示NPTⅡ基因阳性.对其中5株开花的阳性植株进行DelDNA的PCR-Southernblot杂交分析,全部显示DelDNA阳性.Km抗性T1代转基因植株DNA进行DelDNA的PCR-Southernblot杂交分析,结果显示全部含有DelDNA.在530nm处测量T0代转基因植株中花色素苷含量和分布情况,3株转基因烟草的花萼、花冠和雄蕊部位花色素苷含量增加,而在雌蕊和叶中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Del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证实并补充了Goodrich等关于色素沉积模式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测改造后的CryIA(C)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将其构建成表达载体并采用膛杆力介导的方法导入蕃茄,通过对转基因番茄植株的PCR,Southem和Northem blot分析,证实外源CryIA(c)基可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并能顺利表达,为该基因在其它农作物上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异硫氰酸胍法从发芽3~4d的番茄幼苗中提取出总RNA,用Oligo(dT)纤维素亲和层析分离纯化mRNA.以mRNA为模板,Oligo(dT)为引物用逆转录法合成双链cDNA.将cDNA与EcoRI接头连接后克隆到表达载体λgt11的单一EcoRI位点,经体外包装后感染宿主菌Y1090,成功地构建了完整的番茄幼苗cDNA文库.用颜色筛选法筛选重组子,然后用植酸酶抗体做探针进行免疫筛选,得到两个阳性克隆.挑取阳性克隆噬菌斑扩增后纯化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显示确有外源DNA存在.该插入片断序列测定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18.
以含水量为94.1%的非离子型乳化剂OP/n-C5H11OH/n-C9H20/H2O微乳液为介质,进行了Cu(11)-二甲酚橙OX分光光度法研究(ε=3.6×104L·mol-1·cm-1),与以水为介质(ε=5.2×103L·mol-1·cm-1)及相同含水量的乳化剂OP胶束介质(ε=1.14×104L·mol-1·cm-1)相比较,测定灵敏度显著增加,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干细胞因子(SCF)和白介素3(IL-3)的不同浓度(5~100mg/L)组合对不同接种密度(分别为3×105、6×105、10×105cels/mL)的脐血(CB)细胞扩增和分化的影响。在5种组合下,CFU-GM的扩增倍数都是在CB单个核细胞培养12d后达到最高((16.43±2.08)~(37.02±4.69),平均为(25.75±3.26)),各组合之间相差较小;而细胞总数的扩增倍数在培养24d后达到最高((14.38±2.72)~(355.26±35.53)倍,平均为(103.45±38.75)),各组合之间相差很大。结果表明,在静态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密度较高,不利于CFU-GM和总细胞的扩增,如保持在较低细胞密度有利于总细胞数的扩增;细胞因子的浓度对CFU-GM的峰值影响不大,但低浓度能使总细胞数的扩增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兰属4种植物DNA指纹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JH-18·8寡核苷酸探针检测了兰属4植物基因组DNA中的酶切片段,获得了由10-11条分子杂交谱带组成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4.0-24.0Kb范围内,大红朱砂(A)的谱带数为10条,红蝉(BB)为10条,A×B→F12N=40(C)为11条,A×B→F12N=80(D)为11条,JH-12·8探针能与兰属植物基因组DNA小的简单重复序列形成杂交分子,表明兰属4植物基因组中存在同源的DNA片段,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兰扈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近缘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