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将"朗读"贯彻到底,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对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目标.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感训练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4.
卢中伏 《科技资讯》2012,(25):200-200
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大量的阅读中去感知,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达到"学校—作文—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要做到读书为本,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既是学生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又是教师最主要的语文教学方法。读就像石子,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然而,许多师生只是盲目而无入情地朗读,把读当成了课堂的摆设。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到底该如何施行呢?该文认为阅读教学应当达到四个境界,也就是"感知、感悟、语感、熏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真正的读书、看书,而不是摇头晃脑的摆架势。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会读,从而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瑞峰 《科技信息》2008,(19):299-300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的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也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了很好的注脚。“以读为本”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宏超 《科技信息》2011,(26):272-272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提倡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充分体现了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以读为主。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我认为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课文与插图相结合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美丽的公鸡》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由于这些插图非常生动具体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  相似文献   

9.
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因此品德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们巧妙地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游戏,希望学生从中感悟真理,学会做人。然而,尽管有些课当时让学生感动万分,甚至是泪水涟涟,教师丝毫也不怀疑他们当时的情感,但是,常常是听得激动,说得心动,做得被动。我们大家都知道品德形成的过程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对生活真实有效的体验,把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给孩子们播下的美好品德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内化为学生真正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朗读”最简单的概念便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学生正式地学习书面语言一个重要的过程,是学生从认读到默读,这样一个语文能力有序的训练过程。充分的朗读课文,可以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具体表现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课就要让学生读。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逐渐地摒弃那种一味地分析、讲解的课堂教学,重视《新大纲》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需求,在读前、读中和读后有机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文,讲解透彻,使学生理解其内涵.对于学生已然理解的知识可不进行讲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朗读的的重要性.通过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接收情感的熏陶,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本文尝试从朗读的角度,浅析阅读教学的方式,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改进马列课教学,加强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现实性是马列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在社会大的政治经济环境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要上好马列课,最重要的是教育情感的投入。教师要以崇高的职业责任感,敬业爱生,对马列课,对学生投入深厚的情感,在教与学的融洽气氛中达成教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到与理论课相比,实践课更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既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素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知识、情感、人生观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领域。所以,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将情感因素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情境,引导学生情感孕育和情感发展,进而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中小学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情感孕育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课前、课中、课后等几个时间段,都是一个连贯的,相辅相成的过程,由宏观到微观的各个过程中学生都会经历复杂且多变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及课中,注重实施情感教学的同时,并在课前和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能促进师生间情感的积累,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逊斌 《科技信息》2010,(23):I0309-I0309,I0334
在中等职业学校,不少中职生把英语看作可学可不学的科目,甚至有些中职生公开表示放弃英语学习。针对这种消极状况,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基础性工程。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崇高的师爱是情感教育的前提;实施情感教育,还要尊重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相似文献   

19.
以鉴赏为主的小学教学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小说往往提供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让学生积极参与小说再创造,而不是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教师不应该越俎代庖,允许学生"说长道短",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理解、分辨、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达到"你在读书,书也在读你"的情感共鸣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贯彻实施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必将闪烁光芒.  相似文献   

20.
"朗读"最简单的概念便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学生正式地学习书面语言一个重要的过程,是学生从认读到默读,这样一个语文能力有序的训练过程.充分的朗读课文,可以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