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目前软开关电路以及谐振缓冲器的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单相换相特点的谐振缓冲器,在其作用下,逆变器工作在零电压开关环境下.论文分析了所设计的谐振缓冲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证明了电路拓扑以及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的缓冲电路优化方法。该方法依据缓冲电路的工作原理将优化设计目标设定为求解三个目标函数的问题,并通过计算关断过程中总损耗最小,进而求得各优化目标的值。最后,以ST1500GXH24型注入增强栅晶体管(IEGT)为例,在PSIM软件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布谷鸟寻优算法搜索到的最优参数使功率器件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改善单相弧焊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能力,在传统的弧焊逆变器基础上,增加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的主电路采用常规的升压电路,控制方式采用常规的电压负反馈和平均电流负反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采用无损吸收电路,降低升压电路功率开关器件的应力,提高变换电路的效率,降低变换电路电磁干扰。文中讨论了工作原理,并制作5 kW弧焊逆变器。实验结果表明,变换器获得了高功率因数,大大地降低了器件的开关应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前人不曾注意的CTO逆变器吸收电路在PWM工作状态下的特殊工作过程。对此过程进行完整的理论分析后,给出了该过程中吸收电路在主回路内形成的独立电流公式,并依此得出了吸收电容不能过大的结论,给出其上限。本文的论点经过了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三相交流电动机为负载的双向晶闸管关断电压的暂态过程.采用综合矢量法建立关断过程的非对称系统暂态数学模型,求解结果揭示了双向晶闸管关断电压峰值及其dU/dt随RC缓冲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规律.该规律表明:缓冲电阻R存在最佳取值,它使dU/dt达到极小值,从而为合理设计缓冲电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双极型晶体管(BJT)作主开关器件,用于电动轿车的直流斩波器。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元件退饱和快速保护技术、低损耗吸收电路结构、最大限流起动控制以及过流、过压、欠压保护等措施,斩波器具有较小的体积、较高的运行效率、较快的启动性能以及高的可靠性。用在MAZDA改装电动轿车上,试运行情况证明该斩波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针对太阳能逆变器高效率的要求,提出单相三阶半周SPWM技术,并以PIC16F87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电路简单可靠,在一个正弦周期内开关损耗比常规SPWM技术降低一半,整机效率最大达到91%.  相似文献   

8.
采用辅助谐振电感与换能器并联形成串并联谐振逆变器,分析了电路工作原理,讨论了在保证电路电流断续工作情况下辅助谐振电感的选取原则,给出了电路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由于功率管工作在软开关条件下,所以电路工作效率较高.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零电压转换脉宽调制式(PWM)直流——直流变流器.该变流器加设了一个新的有源缓冲器.该变流器中所有半导体器件都能在精确的或接近于零电压开关(ZVS)或零电流开关(ZCS)的情况下开通和关断.主开关和主二极管中无附加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出现,辅助开关和辅助二极管中出现的电压和电流应力也在容许值之内.该变流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控制,在轻载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行.文章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提出了有源缓冲单元电路的设计过程,并通过一个脉宽调制式升压变流器的实验原型验证了该变流器的预期工作原理和理论分析.在满输出功率情况下,其主开关的损耗和整个电路的损耗大大降低,由此提升了变流器的总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针对整流二极管的新型缓冲电路,它包括一个可饱和电抗、一个线性电感和一个快恢二极管,文中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