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植物促生菌对燕麦初生苗盐分胁迫下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日益盐渍化耕地的作物抗盐性,从盐生植物根际土中分离得到4株含ACC脱氨酶的植物促生菌(PGPR),并在限菌条件下考察其对燕麦初生苗盐分胁迫下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随盐分的升高,促生作用增大.在10 g/L NaCl盐分胁迫下,4菌株对燕麦初生苗均表现出显著的促生效应,但以假单胞菌属S1最显著,其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比未接菌对照分别增加137.2%、138.1%和96.2%.4株PGPR的ACC脱氨酶活性与植物生长参数(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和下胚轴长)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93).接种含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实用的盐渍化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富集筛选法,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为唯一氮源,从白城农科院实验地燕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7ACC9-1的ACC脱氨酶酶活性较高,并用此菌株处理燕麦种子,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的碱胁迫下进行燕麦种子的萌发实验和初生苗的生长试验,测定燕麦种子的发芽率、燕麦初生苗的根长和苗高。结果表明:燕麦种子用菌株处理后,发芽率显着提高;同时,在各浓度的碱胁迫下,燕麦处理组的初生苗根长和苗高均显着地优于对照组。说明具ACC脱氨酶活性的7ACC9-1能够有效地缓解燕麦种子在盐碱胁迫下萌发及其在初生苗生长阶段所受到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运用新的快速筛选程序,获得了具有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 carboxylate,ACC)脱氨酶活性和拮抗瓜类枯萎病菌双重功能的根际假单胞菌株B  相似文献   

4.
经多点取样,从棉花根际土样中分离出根际细菌306株,通过离体拮抗试验和小麦促生试验筛选出具有抗病作用和促生效果的根际促生细菌2株,在平板上菌株对供试病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达7.9-17.0mm.同时通过盆栽试验,所筛选菌株对小麦的株高及生物量有明显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理生化、Biolog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3种方法,对一株分离自植物根际的具ACC(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脱氨酶活性的细菌菌株XG32进行了鉴定,比较了3种方法在最后确定种属上的重要性.研究认为通过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将菌株XG32鉴定到种,确定该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生物型Ⅳ(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var Ⅳ).  相似文献   

6.
采集湖北地区代表性重楼种植园的重楼植株,并从0.1 g根中分离获得115株内生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内生细菌归属于3个门、5个纲、7个目、11个科和12个属.其中,短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优势菌属(33.9%),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ceae)、潘多拉菌属(Pandorae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波氏菌属(Bosea)为劣势属.进一步通过与小麦幼苗共培养,筛选到4株促生菌,包括克雷伯氏菌属菌株HBR11019、假单胞菌属菌株HBR11015和HBR11017、芽孢杆菌属菌株HBR31040.其中HBR11019菌株的促生作用最强,与其共培养的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鲜重、侧根数目分别是对照的2.6倍、2.1倍、5.7倍和1.0倍.本研究为深入分析不同产区重楼内生菌的差异以及利用促生菌改良重楼种植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滇重楼根的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以及筛选促生菌株,从云南丽江采集5年生滇重楼,并从0.1 g根中分离获得228株内生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内生细菌归属到4个门,5个纲,7个目,11个科,13个属,其中假单胞菌属(40.35%)和芽孢杆菌属(22.37%)为优势属.之后,通过与小麦幼苗的共培养,筛选获得10株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菌株. YNR32016菌株对小麦幼苗的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增长了72.43%;YNR32041菌株对小麦幼苗的根长的促进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增长了602.51%; YNR32046菌株对小麦幼苗的茎粗的促进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增长了26.87%.结果为深入分析滇重楼不同组织内生菌的多样性以及开发促生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吡咯伯克霍尔德菌 JK-SH007基于产嗜铁素的促生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萃取、过柱等操作,分离纯化,获得吡咯伯克霍尔德菌 JK-SH007所产嗜铁素(简称JK-SH007-嗜铁素)的纯品,通过HPLC和LC-MS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通过与病原菌共培养,测菌丝干质量的方法,分析其对3种杨树溃疡病病原真菌(金黄壳囊孢、拟茎点霉和七叶树壳梭孢)的抑制作用,以商品嗜铁素磺酸去铁胺(DFOB)作为对照,比较JK-SH007-细菌重悬液、1.4 mg/mL JK-SH007-嗜铁素溶液对番茄、黄瓜种子的萌发作用,并继续观察对黄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番茄挂果果品改善效果,评估JK-SH007-嗜铁素的直接与间接的促生作用。【结果】与对照相比,JK-SH007-嗜铁素显示出比DFOB更有效的抑制真菌生长的活性,3种病原真菌抑菌率分别为(89±0.9)%,(76±0.6)%和(90±0.7)%。同时,与JK-SH007-菌悬液相比,JK-SH007-嗜铁素溶液对番茄、黄瓜种子和幼苗活力的提高表现更好,而对于黄瓜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和番茄挂果的改善作用,其效果与菌悬液相近。【结论】嗜铁素为促生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 JK-SH007的主要促生生防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及抗枯萎病菌的假单胞菌株B*8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新的快速筛选程序,获得了具有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脱氨酶活性和拮抗瓜类枯萎病菌双重功能的根际假单胞菌株B8.利用ACC为唯一氮源,从不同的土样中,快速筛选出80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菌落.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西瓜培养基上,经异步培养法进一步筛选并纯化出3株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拮抗菌A9、B8和C17.对拮抗作用最强的B8进行分析表明,它属于假单孢菌属,能分泌较多的铁载体,对瓜类枯萎病以及其他植物病原菌具有广谱抗性.结果显示,此程序可替代通常采用的低效而耗时的筛选和生物测定过程,加快新的促进植物生长根际细菌的筛选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不同底物筛选内蒙古大青山低温纤维素降解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CMC)和D-水杨苷三种不同底物为唯一碳源在10℃下对内蒙古大青山土壤中的低温纤维素降解细菌进行筛选并测定纤维素酶活.结果共分离到13株具有低温降解纤维素能力的细菌.经16SrDNA序列分析显示分属于9个不同的属,其中,以微晶纤维素为底物分离到的有4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为QW-C,外切葡聚糖酶活性可达28.22U/mL,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以CMC为底物分离到的有5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是QC-A和QC-B1,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可达10.67U/mL,分别属于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以D-水杨苷为底物分离到的有4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是QS-B,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可达20.22U/mL,属于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其中,菌株QC-B1与相近菌种的相似性小于97%,可能为新种.  相似文献   

11.
以西农9号西瓜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漂浮育苗对西瓜苗的生物学特性及西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营养液漂浮育苗播种深度以1.0~1.5cm为宜;以横放的播放效果最好,其成苗率高、带壳率低.与传统的育苗方法相比,营养液漂浮育苗法培育出的西瓜苗质量优于对照,苗的茎叶鲜重、根系鲜重、根体积、主根长和茎粗均高于对照.这种西瓜苗的主根发达,侧根数显著多于对照,根系鲜重增加1倍、带基质移栽或移栽后进行浇水均能缩短西瓜苗的缓苗期,可提高西瓜苗的移栽成活率和西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板水解圈法对酒鬼酒制曲车间空气的细菌进行产淀粉酶活性筛选,运用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分析法对高酶活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5株受试菌株中,有24.6%的菌株(16株)淀粉水解酶活性呈阳性,其中有4株(JSM 2145008,JSM 2155001,JSM 2155017,JSM 2175012)产淀粉水解酶能力较强.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4个菌株分别属于细菌域3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中3个科的3个属.菌株JSM 2145008属于放线菌门微球菌科,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的氧化节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它们之间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8%,且在系统进化树上形成一个稳定的亚分支;菌株JSM 2155001和JSM 2175012属于异常球菌——栖热菌群异常球菌科的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分别与该属的大琼异常球菌和云威异常球菌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6%和99.9%);菌株JSM 2155017属于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科,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同温层芽孢杆菌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序列相似性为100%),它们以极高的自展值支持(boostrap value,100%)在系统进化树上聚在一起.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酒鬼酒制曲车间空气源细菌中存在较高比例的产淀粉酶菌株,且这些菌株具有较高的类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从新疆和北京两地的十余种经济植物中的4种植物的根部分离筛选到6株可向培养基中分泌橙黄色色素物质的根内内生菌和根表附生菌,采用BOX—PCR基因组指纹图谱扩增技术对这6株细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6株细菌可以划分为3个遗传群。采用系统发育和表型分析相结合对这3个遗传群的代表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3个代表菌株均为绿针假单胞菌致金色假单胞菌亚种(P$eUdomonoschlororo础如subsp.aureofaciens)。采用薄层层析对3个代表菌株的色素分泌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代表菌株的色素分泌物组成完全相同。进一步采用电喷雾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认色素主要组分为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Acid,PCA),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分析。结论:植物根部产吩嗪羧酸抗生素的致金色假单胞菌在菌株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与其地理分布的多样性和宿主植物的多样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其中的3株内生细菌LJ1、GL1、TC1由于与宿主植物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而有可能作为生物活体农药直接应用于宿主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显示了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盆栽小麦、玉米、大豆和绿豆幼苗为材料,研究了6个浓度山核桃黄酮提取液(0.1~2.0 mg·L ^-1)处理对四种作物幼苗新生根系的电导率、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营养元素吸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0.1~0.5 mg·L ^-1黄酮提取液对四种作物的苗期营养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效应,小麦和绿豆的根系活力分别为0.29、0.35ug .dg ^-1.h^-1,比对照提高40%~24%,大豆和玉米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是49.9、53.1mg .L ^-1,比对照增加54%~24%,处理对四种作物的影响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P<0.01,P<0.05);适宜浓度的黄酮提取液能显著增加幼苗的鲜重与干重;促进根系对N、K、Ca、M g、Fe、M n、Cu和Zn的吸收,但对四种作物促进效应的浓度各有差异.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山核桃黄酮提取液具有促进四种作物苗期生长、改善幼苗新生根系对矿质营养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阿拉善左旗锡林高勒地区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及其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离子含量测定法、电镜制片及观察、氧化酶活性测定、MDA、脯氨酸含量测定及模糊数学函数分析,探讨红砂对荒漠盐化土的适应特征,得出如下结果:锡林高勒土壤环境均呈碱性.全盐含量在3.0-7.0ɡ·㎏-1之间,pH8.0-8.25,电导率为1.6-5.9ms·cm-1.红砂叶片肉质化,叶、茎表面具有盐腺、气孔器和表皮毛,叶表皮的盐腺密度较大,在1 mm2的表皮中,具有盐腺16-17个.红砂的根、茎、叶含有Na+、K+、Ca2+和Mg2+等离子,与根系生长土壤环境中的阳离子组分一致.红砂植株不同部位的各种离子含量的基本趋势均是:根〈茎〈叶,其中阳离子K+含量较高,Na+离子的含量相对低些,Mg2+、Ca2+含量更低.不同株型的红砂叶片均属于中抗型,在不同株型间超氧物歧化酶(SOD)、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无显著差异(〈0.05),丙二醛(MDA)的含量大株与小株、中株有显著差异(P〈0.05),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均呈小株与大株、中株有显著差异(P〈0.05).红砂叶片中MDA、SOD和CAT的含量均为大株〈中株〈小株;POD的含量为中株〈大株〈小株;pro的含量为大株〈中株〈小株.  相似文献   

16.
铜污染对烟草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铜性较强的烟草W38和耐铜性较弱的本氏烟为对比实验材料,设置了0.0,0.5,1.0,2.0,4.0和8.0 mg/L共6个铜处理浓度,通过水培法探究了铜污染对烟草生长特性、根系活力、质膜透性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浓度的递增,烟草的根长、株高、鲜质量、根系活力值及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质膜透性值则先降低后升高,显示出低浓度的铜处理对烟草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铜处理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功能植病生防木霉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集的12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木霉244株。对峙培养发现其中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拮抗能力的有114株;固体培养检测木霉的解磷和固氮能力,发现所有菌株都能够水解植酸钙,有74株能够水解磷酸钙,未发现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对抑菌圈和解磷圈最大的19株木霉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检测了解磷和解钾能力,其中菌株T13—8(1.792μg/mL)、123(1.652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磷能力,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不能解磷;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下显示出解钾功能,其中菌株T47-4(20.585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钾能力。上述19个菌株的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表明,其中9个菌株为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8个菌株为rharzianum,另外2个菌株分别为rvirens和zcitrinoviride。  相似文献   

18.
摘要:利用平板对峙实验及小区试验,筛选高效防治西洋参立枯病的木霉菌株,并采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与形态学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木霉菌株在PDA平板上对立枯丝核菌(R. solani)均有抑制作用,菌株HB20111效果最好,抑制率达99.33%;菌株HB20111对西洋参立枯病的小区效果显著,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1年拌种处理对西洋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单株参增重率及总参增重率分别达71.81%、33.54%和92.75%;第2年蘸根处理对西洋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单株参增重率及总参增重率分别达91.04%、158.06%和1 369.34%;菌株HB20111的分生孢子梗为典型的单侧分枝,其他形态学特征同深绿木霉(T. atroviride)一致,ITS序列与T. atroviride同源性达100.0%,将菌株HB20111鉴定为T. atroviride。HB20111生长速度快,产孢能力强,生防效果高,有望替代化学杀菌剂应用于西洋参种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