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阅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阅读对于知识的积累、修养的提高、前途的发展特别关键。社会阅读能够让喜欢阅读的社会成员成为阅读的主体,使读书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社会阅读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公共图书馆作为开展阅读活动的主要阵地,其丰富的文献资源是推动社会阅读发展的有力支撑。公共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将会进一步促进社会阅读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社会阅读现状及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相互影响,从而利用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以推动社会阅读、构建全民阅读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杨洁 《海峡科学》2015,(2):57-58
当前,全民读书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利于传承文明、发展社会经济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公共图书馆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可以有效促进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并通过坚持公益性,营造良好社会阅读氛围;坚持开放性,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方便;坚持互动性,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以人为本,打造读者学习休闲的精神乐园等途径实现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读书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形成健康文明社会风尚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动力,而常态化机制是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常态化机制"的概念,对我国全民阅读常态化机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图书馆建立常态化机制推广全民阅读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融,传统与现代阅读观的继承与对抗,使大学生的阅读观出现了多样性和复杂性.面对这种形势,要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培育科学、健康的阅读氛围,通过多种办法、途径使大学生树立健康的阅读观念,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我国传统文学知识摄取的一种形式,通过阅读完成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与继承,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影响着中国门的实现,也是人生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相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新口号——"走向阅读社会",鼓励人们能够增加阅读量,尤其是对纸质书籍的阅读,将书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对待。作为书籍的提供机构,社会图书馆在阅读过程中起着读者和书籍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提供阅读服务,使读者能够获得最为丰富的阅读内容,传承历史文化。因此,阅读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文化继承的基本要求,是个人知识积累的必然途径,使个人与社会的融合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当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邓小平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了重大创新和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世界读书日活动在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热烈响应和积极开展,与此相比,我国的世界读书日活动只是一些浅表性的活动,缺乏与社会民众的互动,社会宣传效果不明显。本文探究了阅读的内涵和价值,提出了图书馆世界读书日的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知识分子思想和理论,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没有知识和知识分子,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要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拯救阅读——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大学生阅读率下降的原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图书馆应以读者发展为目标,注重读者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坚持完善和不断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
顾随先生是现代著名词人、教授和学者。先生词融会古今,自成一格;小说、诗歌创作也有一定的成就;执教40年,桃李满天下;在中国古代词学理论、诗学理论、戏剧研究、禅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韩愈不讳言功利乃至“私利”,在个人权利基础上倡言“公利”,以“爱而宜”、“爱而公”作为“义”、“利”关系的总体原则,对传统的“义”、“利”关系理论有所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宋明理学家对韩愈义利观的接受与批判,对韩愈的学说有所深化,但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消解。梳理上述理论范畴的发展演变,对于把握华夏文明近现代转型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梁氏小说思想的建构是特定的社会现实与文化语境的历史产物。从其精神渊源来看 ,它体现了传统儒家诗教理想与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传统批评体用理念与现代科学实用理性的梁式会通 ;从其理论体系来看 ,它表现了梁氏试图会通小说的现实使命与审美特性的价值取向 ;从其现实启迪来看 ,强烈的批判精神、积极的新变观念、鲜明的现实品格、自觉的开放意识是其思想创建中可资批判汲取、创造扬弃的重要的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14.
蒙学中的书法教育是唐代初级书法教育形式之一,它与识字教学密切相关。《急就篇》和《千字文》,以其具有识字和习字双重优势成为唐代蒙学中的主要教材。蒙学中的初级书法教学,不仅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而且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这既反映在当时的专论文章中,也对后世书法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纲出生官宦世家,受家庭的熏陶,年少时便能"厉布衣之节"。汉安元年,张纲被选为"八使"之一,代替天子巡视天下。他不畏权贵,弹劾了一大批贪赃枉法的官僚。出巡回朝后,由于得罪大将军梁冀,被派广陵任太守,平定以张婴为首的农民起义。他采用安抚之法,平定了张婴等的叛乱。同时,他在广陵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相似文献   

16.
学者顾随--先父的学术研究与治学道路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随先生一生学习研究十分刻苦,读书写作是他最大的乐趣。他的学术生涯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元曲研究,40年代以后由曲转向词,旁涉古代文学理论及佛学。四、五十年代时有论古典诗歌和小说的文章发表。先生的学术研究,可用“博研精见”四字概括之。  相似文献   

17.
列夫.托尔斯泰对中国情有独钟,他不仅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倾注了巨大的关注之情,而且对中国古典哲学有着巨大的兴趣。世界观发生激变后,他更是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试图从东方的古典哲学,特别是从中国古代圣贤们的学说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对有人想把欧洲文明强加给中国四亿人民表示巨大的愤慨。老年时还表示,如果年轻,"一定要到中国去。"  相似文献   

18.
儒家诗学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资源一直影响并制约着中国文论的发展,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国古代文论的创造性转化是不彻底的。王国维以"本真人格"为汇通"文如其人"说、"赤子之心"的内在依据。同时,他又根据尼采的"血书"论,突破了传统"人格"中国家和人民的内涵而上升到生命人格的高度。他将儒家诗学和西方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对中国儒家诗学的现代转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柳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启蒙者、先驱者。在北宋立国之初,他以振兴古文、古道为己任,首倡复兴古文、古道,其古文理论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一定影响。对他的古文理论进行探析,对于深入认识和研究北宋古文运动特别是其前期的发展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启蒙民众的目的明确,彰显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前瞻性、社会性和实用性。他倡导的"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是对美的本体规定与价值规定,通过趣味、情感、境界的提升,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真善美的升华,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梁启超把审美的外在目的和内在需求统一起来的实用化美论对于今天寓美于德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