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或者拥有不能说明与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财产或者支出的合法来源,或者私分国有资产或罚没财物,以及其他人员行贿、介绍贿赂的行为。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直接损害了国家公务机构和公务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以及公务机构公务人员的信誉。 一、贪污贿赂罪的现状与特点 贪污贿赂自古有之,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犯罪现象,在旧中国屡禁不止。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进行了以1951年“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为代表的一系列的运动,对抑制和打击贪污贿赂犯罪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利益的驱动几乎渗透和影响了国家政治、经济和文  相似文献   

2.
根据贪污犯罪的本质特征,分析了贪污案件证据收集范围大、时间性强、收集手段多样且专业性强等特点。论述了贪污犯罪证据收集的原则,如依照法定程序、主动及时、客观全面等。总结了贪污案件证据的收集方法,强调审查会计资料及再生证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刑法中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存在不足,客观上制约了打击该类犯罪的力度,有必要对现行刑法贪污贿赂罪中有关主体、行为对象、犯罪构成要件等方面的规定进行审视和评析,并借鉴香港《防止贿赂条例》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4.
根据贪污犯罪的本质特征,分析了贪污案件证据收集范围大、时间性强、收集手段多样且专业性强等特点.论述了贪污犯罪证据收集的原则,如依照法定程序、主动及时、客观全面等.总结了贪污案件证据的收集方法,强调审查会计资料及再生证据.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1、犯罪年龄年轻化。在众多财务人员犯罪案例中,年轻人犯罪现象突出。根据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提供的材料表明,国有企业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现象比较严重,犯罪人员中1/4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北京海淀检察院1998年至2000年10月查处国家公职人员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6.
李淼 《科技信息》2011,(13):409-410
我国《刑法》关于妨害公务罪犯罪对象的规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从宪法、刑法角度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本质来看,人大代表应当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除基层以外的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人员应当划归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第4款中"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应当改为"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性贿赂"行为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日渐增多,对我国社会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我国目前对"性贿赂"是否能成为贿赂罪的对象还有很大争议。我们可从"性贿赂"的社会危害性、刑法谦抑性等方面分析将"性贿赂"犯罪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对"性贿赂"犯罪化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公职人员犯罪现象日趋严重。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1999年全国法院全年共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18468件,2005年为24277件,2005年比1999年上升了30多  相似文献   

9.
梁文彩 《甘肃科技》2009,25(20):10-12,38
目前,我国关于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还不够科学,完善我国贿赂犯罪刑事立法已成为刑法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对于受贿罪,改变目前只设立单一罪名的立法模式,针对受贿犯罪的各种不同构成情况,分别设置多个罪名。"性贿赂"应予犯罪化,将现有刑法贿赂犯罪的贿赂范围修改为"不正当好处",对于性贿赂没有必要单设罪名。  相似文献   

10.
试论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践为基础,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对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对象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假药的定义和按假药论处的六种情形,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界定,认为以非药品冒充的药品必须是国家药品标准中现有的药品品种,仅仅在非药品的外观上体现药品的某些外在特征不能定性为"以非药品冒充药品"。  相似文献   

11.
李俊莉 《科技资讯》2006,(21):171-172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具有独特的价值,信息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上的仅仅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直接产物;而是有的信息化社会犯罪的形式将主要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以信息作为犯罪对象实行计算机犯罪必然要侵害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数据,这种罪造成对国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秩序的破坏。子选手  相似文献   

12.
轻缓化是世界刑罚发展的总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刑罚的设置和适用表现出比相对从轻、加大使用缓刑比例的发展势态。文章依据贪污贿赂犯罪在刑罚轻缓化适用上的特性,讨论现今我国贪污贿赂罪重刑化的表现和危害,分析了贪污贿赂罪刑罚轻缓化依据,并对贪污贿赂罪的轻刑的途径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邓辉 《科技信息》2009,(36):276-277
绑架罪,亦称绑架人质罪、劫持人质罪、掳人勒赎罪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绑架犯罪已成为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的暴力犯罪和经济恐怖犯罪。从已发生的案件来看,该类型案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为严惩此类犯罪,1997年我国将绑架犯罪列入刑法,规定绑架致人质死亡的最高刑罚可判处死刑。同时该犯罪行为也被列入司法机关"严打"斗争的重中之重。绑架犯罪的存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正视它的存在,通过探讨和认识这种犯罪生成的环境,条件,原因及发展变化,才能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这种犯罪现象控制和减少到最低限度,将这种犯罪现象的危害后果降低到最小的限度,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这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人权作为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在刑事诉讼中,其与国家的权力的对抗最为激烈。随着近代人权观念的深入人心,妥善处理刑事诉讼中人权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在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意义"、"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在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等方面,积极探索一条既能惩罚犯罪,又不侵犯人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渎职罪主体的有权解释将某些"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规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实上改变了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构成要件,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解释权侵夺刑法立法权的表现。渎职罪的主体应界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6.
自国家和法产生以来,权力现象,权力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治理和发展一个民族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中最能体现国家权力的法就是"刑法",而与刑法密切联系的就是犯罪,就如同民法为权利而生一样,刑法为犯罪而生。在刑法与犯罪之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国家刑权力。从大陆法系法律分类来看,刑法属于公法,公法就必然涉及国家权力,所以在此意义上国家刑权力是公权力。  相似文献   

17.
当父母什么都有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没有教育好而走上了斜路,马上有种全军覆没的感觉。有记者调查,在贪污犯罪的一些中老年干部中,他们犯罪的动机竟然是为了孩子。原来,他们忙于事业,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末了,总觉得自己亏欠孩子,试图通过物质形式来弥补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失败。这种做法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也许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能管理好上百万人的城市;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能每年创造利润千百万;也许你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教师,你已桃李遍天下;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教育不成功,就不算真正的成功。孩子是你的,更是国家的!孩子的好坏…  相似文献   

18.
绑架罪的既遂以绑架行为实际控制人质,将人质置于行为人实际支配之下为标准。因此,根据我国犯罪中止的一般理论,行为人绑架犯罪既遂以后又释放人质的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属于犯罪既遂后的悔罪表现。为了保障人质的生命、身体安全,鼓励犯罪人及时放弃犯罪,防止社会危害性进一步扩大,对于绑架犯罪既遂后释放人质的情形,国外刑法和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已经将其作为减轻处罚的情节加以规定。从刑事政策和立法宗旨考虑,应当将"释放人质"解释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规定的"情节较轻"的情形,但应将"释放人质"限定为出于行为人自愿,且必须将人质释放至安全场所。  相似文献   

19.
贪污犯罪作为一种经济犯罪,它在经济、政治、思想上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破坏性和腐蚀性。新时期贪污案件的侦破应根据这类案件侵占、窃取、骗取的特点,采取逻辑推理、重视举报、秘密侦查、清查账目、讯问、搜查扣押、司法鉴定等策略和方法。同时要防治结合,把反贪污纳入系统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黄烨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2):118-121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今世界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不同定义,表明不同国家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的差异。从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应当采用广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以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