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3种硫代-1,8-萘酐与胺进行酰胺化反应合成3种硫代-1,8-萘酰亚胺。产物结构经过IR,^1H-NMR,MS表征。  相似文献   

2.
4—乙基—4′—氰基二联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4-乙基联苯直接碘化,氰化反应的合成方法,制备了4-乙基-4′-氰基二联苯,并且与以前的合成方法(即:烷基联苯的溴化,氰化反应)作了对比研究,该合成方法不仅提高了各步产率,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易操作。  相似文献   

3.
以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还原,羟基保护,双键臭氧化开环,Witting反应,双炔化,酯化,二醇化,二磺酸酯化,硫化,醇缩合共十步,合成了“烯-二炔”前体物:6-硫杂-13-氧杂双环「9.3.0」-3.8-十四二炔。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C2—对称联芳香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1.8-萘二甲酸酐出发,经磺化,碱融,硼氢化锂还原和三氯化铁氯化偶合4步反应合成新的C2-对称联芳香化合物dl05.5'-二羟基-6.6’-联-1H,3H-萘(1.8-cd)吡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合成具有非线性系数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方法 利用异氰酸酯及十一烯酰氯和戊二炔醇反应合成5种新型嘧啶环取代二乙炔化合物。结果 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NMR,MS,IR谱图中所反映的信息相吻合。这5种新型化合物均为首次合成,且未见文献报道。它们大部分易聚合,链密度高,聚合物可溶,单体的热稳定性好,在许多方面可与当前最好的化合物PTS及poly-4BCMU相媲美。结论 所合成化合物表  相似文献   

6.
西松烯内酯的合成研究Ⅲ.苏式—7,14—二羟基—3,9…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报道苏式-7,14-二羟基-3,9,13-三甲基-6-异丙烯基-(2E,8E,12E)-十四碳三烯苯硫醚(8)的2条合成路线。路线1以溴化物(3)和牛儿醛为原料,经缩合,基团保护,氧化和去保护基四步反应合成(8),总产率24%。路线2则经氧化和缩合两步反应得到(8),总产率48%。  相似文献   

7.
2,4—二氧六氢1,3,5—三嗪糖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二氧六氢-1,3,5-三嗪与乙酰溴代糖反应,合成了4个未见献报道的标题化合物(Ⅰ-Ⅳ,产物结构均经IR,^1HNMR和EA鉴定。  相似文献   

8.
取代聚二乙炔(PDA)类化合物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本报道了5-(2-硫甲基-4-甲基-5-嘧啶基)2-,4-戊二炔,-1-醇及其系列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部分化合物的非线性性能。  相似文献   

9.
该文采用亚硫酸氢钠加成法从紫苏油中单离出紫苏醛,并以此为原料,通过肟化反应合成了超级示剂1,8-对Mong二烯-7-肟,文 中对合成工艺的最佳技术条件进行了报导。  相似文献   

10.
详细报道了以氨基G酸(2-氨基-6,8-萘二磺酸)和间氨基苯磺酸为原为 成新型染料中间体2-间氨基酸磺酰胺-6,8-萘二磺酸的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研究,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质谱测定,与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11.
含丁二酸酯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甲醇钠催化下,丁二酸二甲酯与N,N-二甲基乙醇胺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二(二甲基胺基乙基)丁二酸酯,产率91.2%(以丁二酸二甲酯计);再与正溴代十二烷或正溴代十六烷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含丁二酸酯基的Gem in 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CnH2n+1(CH3)2N+CH2CH2OCOCH2CH2COOCH2-CH2N+(CH3)2CnH2n+1-n.2B r(n=12或16)[以二(二甲基胺基乙基)丁二酸酯计,产率85%].研究了其在1 M HC l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在1×10-3mol.L-1时,对碳钢的缓蚀效率分别为97.27%和98.10%.  相似文献   

12.
以二甲基吡啶胺、炔丙基溴和4-碘苯酚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叠氮化反应、Click反应合成了中间体三氮唑化合物3,以2,6-二氯苯胺为原料经氧化反应、环化反应、硝化反应合成了中间体6,中间体3与6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三氮唑苯并恶二唑类化合物7,其结构经1H NMR和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5种含氢化诺卜基的叔胺分别与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反应,合成了14个氢化诺卜基叔胺的氢卤酸盐: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盐酸盐(2a)、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氢溴酸盐(2b)、二甲基氢化诺卜基胺氢碘酸盐(2c)、二乙基氢化诺卜基胺盐酸盐(2d)、二乙基氢化诺卜基胺氢溴酸盐(2e)、二正丙基氢化诺卜基胺盐酸盐(2f)、二正丙基氢化诺卜基胺氢溴酸盐(2g)、二正丙基氢化诺卜基胺氢碘酸盐(2h)、N-氢化诺卜基哌啶盐酸盐(2i)、N-氢化诺卜基哌啶氢溴酸盐(2j)、N-氢化诺卜基哌啶氢碘酸盐(2k)、N-氢化诺卜基吗啉盐酸盐(2l)、N-氢化诺卜基吗啉氢溴酸盐(2m)、N-氢化诺卜基吗啉氢碘酸盐(2n).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和LC-MS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2a、2b、2f、2h对5种植物病原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它们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当药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2a、2b、2f、2h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率均在83%以上,其中2a的抑制率为100%; 对西瓜枯萎病菌和苦瓜尖孢镰刀病菌的抑制率均在65%以上,部分高达85%; 对轮枝镰刀病菌的抑制率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4.
Reaction of homoleptic yttrium tris-alkyl complex YR3 (R=CH2C6H4NMe2-o) with 1 equivalent of amine bis(phenol)s LH2 (L=Me2NCH2CH2N(CH2-(2-O-C6H2-Bu^t 2-3,5))2) afforded the solvent-free yttrium alkyl complex LYR (1), which has been characterized with elemental analysis, 1H NMR and IR spectra,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The coordination geometry around the center metal atom can be best described as a distorted octahedron. It was found that complex 1 can be used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he Tishchenko reaction.  相似文献   

15.
有机胺钻井液体系近年来在国内外备受关注,其实质是应用了新的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因此更高效地研发胺类抑制剂是有机胺钻井液技术发展的关键。为研究有机胺类页岩抑制剂碳链长度对其抑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其抑制作用产生的作用机理,通过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直链状有机胺分子——乙二胺、1,4-丁二胺、1,6-己二胺、1,8-辛二胺、1,10-癸二胺的抑制性能变化规律,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对Na-蒙脱石水化抑制的作用机理以及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对蒙脱石晶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有机胺分子的抑制性能有明显的差异,1,6-己二胺的水化抑制效果最佳,乙二胺和1,10-癸二胺的抑制效果较差。可见,分子结构为直链状且两端为胺基的有机胺分子的水化抑制性随碳链长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含有6个碳原子(1,6-己二胺)时水化抑制效果和蒙脱石力学性能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黏度、电导和紫外光谱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阳离子Gem in i表面活性剂1,2-二亚甲基-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简写为10-2-10和12-2-12)和右旋糖苷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Gem in i表面活性剂10-2-10和12-2-12存在下,右旋糖苷溶液表现出电粘效应;随着溶液中右旋糖苷浓度的增加,Gem in i表面活性剂10-2-10和12-2-12胶束电离度呈增加趋势,且右旋糖苷与Gem in i表面活性剂12-2-12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强于与10-2-10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Aromatic amine synthesis via reductive coupling between alkenes and nitroarenes is attractive; however, it remains underdeveloped. Herein, we report a nickel-catalyzed alkene hydroamination with nitroarenes under mild reductive conditions. This reaction exhibited an ipso-selectivity and enabled repaid preparation of aromatic amine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alkyl groups. Many functional groups were well tolerated, providing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drug-like arylamine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8.
新型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4-哌吡嗪基-N-甲基-1,8-萘酰甲亚胺(NA1)及其衍生物。化合物NA1和4-(4-甲基-1-哌吡嗪基)-N-甲基-1,8-萘酰亚胺(NA2)分子内的脂肪胺作为电子给体,通过双碳链向萘酰亚胺进行光致电子转移,使得N-甲基-1,8-萘酰亚胺荧光团的荧光猝灭;脂肪胺质子化或季铵化后,光致电子转移过程中断、荧光恢复。这类化合物的荧光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的荧光分子开关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以炔烃为原料,经磺酸炔丙酯与格氏试剂的SN2’反应合成1,1-二取代-1,2-丙二烯型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较少、产率高等优点.产物经1 H NMR、13 C NMR、IR以及MS确证.  相似文献   

20.
室温条件,在无水磷酸钾存在下,合成了一系列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结构.研究了不同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固化性能,并对可固化单体topoleneM上的羟基通过酰化(苯甲酰化和氯乙酰化)进行了改性,将改性后的topoleneM与二苄胺反应得到了折光指数较高、色散能力低的固化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