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频振式杀虫灯在4个大棚蔬菜示范点共诱杀7目17科23种昆虫,其中害虫21种,对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均有诱杀作用,特别对鳞翅目害虫防效显著。应用结果表明:挂灯区比无灯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量分别降低84.10%、74.49%,同时减少用药次数,节约用药成本,保证蔬菜安全、无公害生产,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家美 《安徽科技》2005,(11):23-24
斜纹夜蛾原为一种间隙暴发为害的杂食性害虫,近年来在安徽省沿江等地发生频率和发生程度明显加大,全省每年发生面积均在30万公顷以上,在为害高峰期,大豆、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上平均百株幼虫虫口数有几百甚至上千头,高的田块百株幼虫虫口数量超万头,尤其是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BT棉)地区,棉田斜纹夜蛾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其发生为害水平远超过棉铃虫,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安市草坪夜蛾类害虫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害虫危害每年使草坪受害面积达到60%以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有粘虫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同时对其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昆虫GH18家族几丁质酶属于多基因家族,在昆虫的蜕皮与变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催化表皮几丁质的降解.斜纹夜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危害290多种植物,但对其几丁质酶未深入研究.该文通过斜纹夜蛾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了12种潜在的几丁质酶,分属于8类.对这些几丁质酶在斜纹夜蛾变态发育时在表皮、中肠以及脂肪体的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l Cht5,Sl Cht9和Sl Cht2的表达水平在幼虫转化为蛹时上调表达,说明这些几丁质酶可能参与了斜纹夜蛾变态时期的脱皮作用;而其他几丁质酶的表达具有组织特性,表明它们可能具有不同功能,如Sl Cht6仅在中肠和脂肪体中表达,Sl Cht11,Sl Cht12和Sl Cht16主要在中肠和表皮表达,Sl IDGF2仅在表皮有表达,Sl IDGF3和Sl Cht9在三大组织均有表达.本研究结果对斜纹夜蛾几丁质酶家族基因的鉴定和时空表达作了初步的分析,为研究它们在斜纹夜蛾发育中的功能与调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使用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与干式诱捕器,对烟田小地老虎、斜纹夜蛾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的小地老虎、斜纹夜蛾总量及峰期与干式诱捕器的基本吻合,能较好的监测这两种夜蛾田间种群数量发生动态;同时,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监测数据实时发送给用户,省工省时、方便快捷,可作为烟田夜蛾测报新工具。但该系统单日计数存在重复计数或漏计,需要对设备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用各菌株5个浓度梯度的菌液拌匀人工饲料喂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及用感染液浸泡过菌液的稻杆饲喂水稻二化螟.结果显示菌株227、235对这三种害虫的毒力效果较好,其中菌株235对水稻二化螟的LC50为17.09×10-6 g/mL,菌株227对斜纹夜蛾的LC50为18.02×10-6 g/mL.此外还发现即使这些菌液不能使这些害虫致死,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化蛹及成虫羽化.不同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对同一害虫的毒力和敏感性不同,相同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对不同害虫的毒力和敏感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隶属鳞翅目 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一种杂食性、暴食性害虫 ,是烟草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斜纹夜蛾侧沟茧蜂 Microplitis prodeniae (Viereck)隶属膜翅目 Hy-menoptera茧蜂科 Braconidae,为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内寄生蜂。对该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 :该蜂田间种群消长 1年有 2个高峰期 ,第 1个高峰期发生在 7月下旬 ,对斜纹夜蛾的寄生率为 4 9.5 % ;第二个高峰期发生在 8月下旬 ,对斜纹夜蛾的寄生率为 5 4.8%。烟田雌蜂的数量明显多于雄蜂 ,其性比雌 :雄平均为 1.2 1- 3.4 4:1,7月份的性比最低 ,8月份的性比最高。补充营养能够明显延长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寿命。在相同的浓度下 ,不同补充营养对其寿命延长有不同效果 ,以 2 5 %蔗糖液效果最好 ,雌蜂寿命明显长于雄蜂 ,雌蜂寿命为雄蜂的 1.0 5 - 1.38倍。不同补充营养液与清水对照相比 ,2 5 %蔗糖液、2 5 %葡萄糖液和 2 5 %蜜糖喂饲的成蜂寿命分别比对照延长 2 0 .7d、18.6 d和 7.1d,分别为对照的 5 .7倍、5 .2倍和 6 .2倍。从接蜂至成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9.5 2 34℃ ,有效积温为 134.0 4 2 6日·度 ;从茧至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1.5 96 5℃ ,有效积温为 84 .95 5 8日·度 ,该蜂完成 1个世代所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杆状病毒流行病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斜纹夜蛾生物生态学及其杆状病毒病流行的一般规律,建立了斜纹夜蛾杆状病毒流行病的微分方程模拟模型,模拟系统由18个微分方程组成,可以模拟易感的和染病的1~6龄幼虫、蛹、成虫,卵的种群动态.模拟模型包含4个分室,即易感种群过程,染病种群过程,病毒在作物上的积累过程,易感种群和染病种群的相互转化过程.系统中纳入了作物生长对病毒数量的稀释效应,以及病毒数量的自然衰减作用.模型参数须由试验测定得到.给出了杆状病毒病的有关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9.
雷家松 《遵义科技》2005,33(2):49-50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mIua hubner)属鳞翅日夜蛾科,是遵义县蔬菜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我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产业迅猛发展,白菜、甘蓝类蔬菜常年种植,甜菜夜蛾为害加重,化学防治次数随之增加。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菊酯类药剂防治,加之菜农滥用农药,使甜菜夜蛾抗药性增强。为了有效控制甜菜夜蛾对蔬菜的为害,2004年我站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夜蛾科是鳞翅目中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的一个大科,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食性复杂,有许多种类是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几乎粮、棉、油、茶、烟、麻等作物和各种蔬菜、果树以及森林等无一不受其害。而且,其中有些类别常能大面积地毁坏农作物,如切根虫类和粘虫类等;有些则是豆类和各种蔬菜的重要害虫,如金翅夜蛾类;还有些是在成虫期吸果为害的种类〔主要是裳夜蛾亚科(Catocalinae)和夜蛾亚科(Noctuinae)中的一些种  相似文献   

11.
1996—1997年,在福州,用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Chen et al)侵染期幼虫对当地主要蔬菜害虫,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幼虫,在室内做人工感染试验。在室温20—28℃,寄生线虫与宿主昆虫的比例为为80:1的情况下,线虫对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寄生率分别为50%,94%,92%。在当地土壤中无中华卵索线虫的空心菜田,设三个小区,每小区15m~2,各移植斜纹夜蛾2—3龄幼虫150头于菜株上,A区用12540条线虫侵染期幼虫混在2460克湿沙中,撤施于植株根部土面;B区用同样数量的线虫混在8公斤水中,喷洒在菜株上;C区为不释放线虫的对照区。于释放线虫后的第4天和第7天,从各小区随机回收斜纹夜蛾幼虫20头和30头,在室内单头饲养,检查线虫的寄生率和寄生强度。结果:第4天调查寄生效果相近,寄生率分别为61.1%,60%。第7天调查寄生率分别为76.7%,70%。而对照区的虫体中均未见有线虫寄生,寄生率为0。差别显著。在元白菜上释放中华卵索线虫侵染期幼虫,莱青虫的寄生率为6.6%。  相似文献   

12.
安打农药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新的高效杀虫剂,有效成份是茚虫威。通过阻止钠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干扰钠离子通道从而引起害虫麻痹而死亡。药剂主要通过害虫取吃,及由害虫的体壁渗透至体内。其中毒后典型症状表现为行为失调,神经麻痹。 安打的杀虫作用机理不同其它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多种  相似文献   

13.
以受斜纹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感染的斜纹夜蛾幼虫血淋巴感染草地贪夜蛾传代细胞系,建立了感染斜纹夜蛾微孢子虫的体外传代细胞.以这种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证明,斜纹夜蛾微孢子虫不能在37℃下发育,最适发育温度为25℃.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证明,斜纹夜蛾微孢子虫整个生活周期都以一对双核存在,母孢子以二分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孢子具有一对双核的孢质、极管及极质体;极管为12~13圈,为典型的微粒子属.  相似文献   

14.
用1×109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5%,虫酰肼悬浮剂进行了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甘蓝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制剂用量1 500 g/hm2时,药后3天对甘蓝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效达到80%,以上,且持效期达14 d,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109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的防效和持效期,说明1×109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5%,虫酰肼悬浮剂在防治甘蓝斜纹夜蛾上具体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影响甜菜夜蛾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子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甜菜夜蛾连年在昆明地区爆发,危害严重,成为昆明蔬菜和花卉的主要害虫.调查收集了2000~2003年4 a间昆明市呈贡县甜菜夜蛾的诱虫数据和气象实况,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影响甜菜夜蛾发生的非生物因子进行分析,认为季节间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影响最大的是月平均温度,年度间影响最大的是总降雨量.为甜菜夜蛾成虫田间种群动态地区间和年度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提供了量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现有性信息素对雄蛾的引诱活性,本研究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探索植物气味化合物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性信息素(顺9,反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顺9,反12-十四碳二烯乙酸酯=10∶1)的协同作用机制。从斜纹夜蛾寄主植物和花的气味化合物中,选择9种有代表性的化合物,并以一定剂量分别加入到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芯中,在田间测试对雄蛾的引诱活性。结果表明:在测试的9种植源性化合物中,发现一定剂量(每个诱芯加入0.4mg)的苯乙醛(PAA),具有显著提高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引诱作用,而高剂量的苯乙醛则强烈抑制性信息素的引诱活性;此外,其他各种浓度的测试化合物或混合物对性信息素则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增效作用。不同剂量的苯乙醛单个化合物及各种植物气味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对斜纹夜蛾也有微弱的引诱作用。苯乙醛必须要与性信息素的完整组分(以10∶1比例混合的顺9,反11-十四碳二烯乙酸酯和顺9反,12-十四碳二烯乙酸酯)混合才能起作用,缺少顺9,反12-十四碳二烯乙酸酯则没有引诱活性。本研究证明,苯乙醛作为理想的性信息素诱芯增效剂,可应用于建立更理想的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对性诱害虫防治和测报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甜菜夜蛾生物生态学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甜菜夜蛾是蔬菜等多种植物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已成为生产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甜菜夜蛾生物学、环境适应性、人工饲料、性外激素、防治指标、生物防治、寄主抗性、生理生化以及药剂筛选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据初步调查,武昌郊区被六索线虫Hexamermis spp.寄生的蔬菜害虫有:小地老彪Agrotis ypsilon、菜粉蝶Pieris rapae、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和烟夜蛾Heliotkis assulta;前四种的寄生率分别为41.4%,34.0%,10.8%,5.7%;经鉴定,六索线虫共有5种,即:白色六索线虫中华亚种H.albicans sinensis、菜粉蝶六索线虫H.pieris、地老虎六索线虫H.agrotis、太湖六索线虫H.taihuensis,另一种种名待定Hexamermis sp.,前者为优势种,依次两种为常见种,后者为稀见种,六索线虫与害虫幼虫间无寄生专一性,可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9.
甘蓝鳞翅目害虫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常在杭州市菜区暴发成灾。5%富锐悬浮剂是美国FMC公司生产的杀虫剂,为明确该药剂对甘蓝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杭州市郊进行了防治甘蓝鳞翅目害虫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富锐悬浮剂(美国FMC公司提供),40%毒丝本乳油(台湾惠光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市售)。1.2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在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镇三堡村章苗奎农户的甘蓝地内进行。试验设亩用5%富锐悬浮剂10ml、15ml、20ml、25ml,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20ml 40%毒丝本乳油50ml,…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认为,一种昆虫病毒只能防控一种害虫,广谱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 MNPV)杀虫剂的开发改变了这一传统观念。该体病毒杀虫剂可防治32种以上鳞翅目害虫,尤其对我国重要抗性农业害虫小菜蛾、地老虎、甜菜夜蛾、棉铃虫、烟青虫、甘蓝夜蛾、粘虫等有很好的防控效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广谱昆虫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并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千吨级昆虫病毒杀虫剂生产线,年产制剂超过600吨。在全国21个省(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控制抗性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等重要农业害虫,年应用面积超过600万亩,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年产量和年应用面积最大的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