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分析及案例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深圳、上海、大连为例,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驱动力进行初步分析。将城市旅游发展驱动力分为城市旅游吸引、城市区位与基础设施、城市环境与城市形象、城市经济、城市政府推力五大驱动力因子。提出了发展城市旅游,应根据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结合城市旅游发展的五大驱动力来确定城市旅游发展的主导驱动机制,从而实现城市旅游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旅游的建设重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艳  杨迅周  任杰 《河南科学》2009,27(7):879-882
阐述了城市旅游的概念及其吸引物体系的构建,围绕城市旅游吸引物体系框架,以及城市在商务、会展、购物、观光、休闲等方面发展需求,确定城市旅游的建设重点为特色旅游、游憩商业区、特色街区、环城游憩带和城市旅游产业集群5部分,并针对建设重点提出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双核结构模型分析,发现作为辽宁省中心旅游城市的沈阳和大连属于典型的"双核"结构模式;以点轴系统理论基础,确定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体系为2个中心、2个增长极、10个发展节点;1条发展主轴、5条扩展轴;构建以中心旅游城市沈阳-大连的"双核"结构为基础,点、轴、面相结合,内陆旅游经济区和沿海旅游经济区联动发展的旅游板块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双核结构模型分析,发现作为辽宁省中心旅游城市的沈阳和大连属于典型的"双核"结构模式;以点轴系统理论基础,确定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体系为2个中心、2个增长极、10个发展节点;1条发展主轴、5条扩展轴;构建以中心旅游城市沈阳-大连的"双核"结构为基础,点、轴、面相结合,内陆旅游经济区和沿海旅游经济区联动发展的旅游板块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连景观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献资料查阅法等研究方法,对大连的城市景观体育旅游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连景观体育旅游在景观体育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具体表现在;景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景观体育旅游需求不足、景观体育旅游人才短缺、景观体育旅游政策缺乏.提出改进建议包括合理开发大连景观体育旅游资源、促进大连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景观体育旅游、从而为发展大连经济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大连市地热资源的类型、分布、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地热温泉资源综合素质、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度和开发利用模式等内部优势与旅游费用及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外部优势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大连市地热开发对短途旅游的吸引优势.据此,我们认为大连地热开发对短途游客吸引作用很大,对短途旅游的发展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基于海洋旅游竞争力内涵构建了包含5个准则层指标、30个因素层指标的滨海城市海洋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海洋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大连、青岛、厦门、深圳4个滨海城市为例,对其滨海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影响海洋旅游竞争力的因素主要为海洋旅游核心资源、自然与人文环境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社会支撑对其竞争力影响较小;4个滨海城市海洋旅游综合竞争力由强到弱分别为厦门、深圳、青岛、大连,其中厦门市海洋旅游综合竞争力高于平均水平,源于其在海洋旅游核心资源上具备较强竞争力优势,深圳市综合竞争力较强源于其在5个维度上的竞争力均处于领先地位,青岛和大连的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滨海城市间海洋旅游在5个维度的竞争力呈现较大差异,建议不同滨海城市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滨海城市海洋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旅游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从城市旅游品牌角度分析了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论述了“浪漫之都”品牌创建后对大连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景点型旅游城市是指凭借优美的自然风景或名胜古迹等旅游吸引物、因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发展起来的、以旅游为主要职能的中小型城市.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依托传统观光旅游景区点发展起来的景点型旅游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从分析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入手,探讨了景点型旅游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并提出了景点型旅游城市发展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0.
蒋冠林 《科技信息》2008,(3):201-202
城市游憩商务区(RBD)是以城市自身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城市的重要发展核心。本文讨论我国旅游城市RBD空间形态类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从功能、空间结构、市场细分三个方面提出我国旅游城市RBD空间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旅游城市RBD的发展将呈现多核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文章还探讨了城市旅游资源空间发展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相对应的旅游形式,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业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风景区旅游共同构成现今的旅游空间格局,成为三大旅游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文化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吸引源,是城市文化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强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整合山水旅游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实现地域文化资源和创意产业的融合,可以推动镇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海岛旅游已逐渐成为大连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大连海岛旅游动力与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创新海岛旅游产品、发展海岛生态旅游、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进行整体开发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庄晓 《科技信息》2010,(21):I0175-I0176
作为有山有水的知名旅游城市之一,青岛市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旅游业发展有了一定规模,但与一些最佳旅游城市如大连、杭州、成都等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分析青岛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旅游市场不规范,文化内涵发掘不够,旅游项目较单一,营销力度不够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静 《厦门科技》2006,(3):60-62
厦门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座温馨美丽的海滨城市。“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素有“海上花园”之美誉。绵延迤逦的海岸线勾勒出厦门风姿绰约的岛屿轮廓.构成了独特的旅游景观,加上特殊的地域文化和四季如春的海洋性气候.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2004年。厦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1616.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10.67亿元。基本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海岸带旅游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游客和居民两方面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的旅游氛围.研究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氛围呈现3个层次:1旅游氛围优等地区,如盘锦与锦州;2旅游氛围中等地区,如丹东;3旅游氛围较差地区,如大连、葫芦岛和营口.丹东、葫芦岛和营口的旅游氛围与旅游效益基本相符,盘锦的旅游氛围与旅游效益都十分突出,大连的旅游氛围深受其"城市病"的影响,锦州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将优等的旅游氛围优势转化为旅游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东北三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竞争力是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评价要素,基于国内学者对优秀旅游城市研究成果的回顾,构建适合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东北三省22个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的旅游竞争力最强,区域中心城市优势突出;旅游竞争力一般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体规模较大,竞争激烈;优秀旅游城市间旅游竞争力差距明显,有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东北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大连在国内外游客心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度,旅游已经成为大连对外展示自己的一张名片;同时,旅游也得到了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旅游经济效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在描述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旅游业对大连市的经济影响,针对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大连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旅游城市,是具备独特的自然风光或者人文资源等独特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具备一定旅游接待能力,以景区景点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主体、旅游业产值超过城市GDP的7%的一类城市。市场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的发展和旅游城市的发展是互为推动的关系。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文化市场的具体定位需要全面衡量城市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位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竞合态势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体系由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2项变量构成.以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指出各类城市的功能、优势和劣势及发展潜力.为实现“多赢”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各城市应积极采取生态位分离、扩充等策略来优化竞争关系,以形成互动合作、层次有序的具有一定“生态位”差异的系统结构,并推动区域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