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出口地质状况破碎,加之受施工条件限制,要求对导流洞出口体型进行试验优化,以解决其出口消能防冲问题,经反复试验研究,提出较优消能工程方案。经过导流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较好的解决了导流洞出口的消能防冲问题,既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也满足了工程安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公伯峡水电站旋流内消能泄洪洞进行了不同闸门开度运行的模型试验研究,并与部分原型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闸门开度运行方式不同时,上部通气孔的通气状态与旋流洞的流态不同,泄流量和消能率等水力特性的变化规律也均有所不同,应尽量保证旋流泄洪洞的运行为淹没流态和避免闸门小开度或低水位运行.除上通气孔的风速与通风量以外,下通气孔通气量、风速、导流洞出口平均流速、泄流量和总的消能率原型与模型的观测结果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受地形及地表建筑物等因素的限制贵阳市后坝至氧气厂排洪隧洞进口消能工布置较为困难,经过多方案比较,设计采用进口竖井消能方式。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进行修正,该工程技术可行、运行可靠、流态稳定。不仅解决工程难题,而且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对地表建筑物的干扰,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股跌扩型底流消能是一种新型消能方式,消力池内紊流特性复杂。本文对多股跌扩型底流消能工建立了三维紊流数学模型,采用非均匀结构网格技术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利用RNGk-ε紊流模型和VOF自由表面追踪法对其进行高精度数值计算,得到了消力池内水流的水力特性:当表孔和中孔联合泄流时,消力池后段的临底流速较低,流速梯度改变较大,消力池底板及跌坎附近形成了强度和尺度各异的游离性和间歇性漩涡,紊动能消逝迅速。由此可见,此种消能工的消能效果显著,能有效解决高水头、大单宽流量消力池水力学指标过高的水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杰 《科技信息》2011,(17):I0313-I0313
通过对工程上常用的消能工、隧洞内消能工及悬栅消力池的应用研究,得出在隧洞进口处合理设置洞内消能工,可有效改善隧洞结构的受力状况及消能效果,同时降低工程造价,清楚的了解隧洞内的水流流态及流场是设计洞内消能工结构的依据与关键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小挑角跌坎加浅水垫消力池水力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大单宽、低弗劳德数、上下游水位变幅大、运行方式多变的闸坝工程中存在着消力池适应性差、运行方式不灵活的难题,以汉江旬阳水电站工程为例,通过多种消力池消能方案的水力特性对比试验,提出了小挑角跌坎加浅水垫消力池方案.该方案出闸水流经小挑角跌坎调整扩散后,各工况均能在消力池内形成淹没水跃,出池水流平稳、无跌落,与下游衔接自然,消能效果较好,闸门开启运行组合及开启方式灵活.  相似文献   

7.
水平多股淹没射流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高水头、大单宽流量泄洪消能问题,提出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新型消能型式.对这种复杂三元混合淹没水跃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跃前水深和跃后水深之比和消能率计算公式.对其流动的水力特性和消能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测量了消力池内压力分布规律、水面形态、流速分布和脉动压力特性.分析了出口体型参数对流态稳定性和水力特性的影响,获得体型参数与水力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分析了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消能机理,尤其是强剪切消能和小尺度漩涡消能的效率和机制.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流态稳定、适应性强、低雾化、高消能率的新型消能方式,能够减轻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工程应用.研究成果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左江水利枢纽坝趾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左江水利枢纽工程泄水建筑物体型优化研究成果,对坝趾消能工提出了优化的消能方式,减少了溢流坝消能工的工程量,同时在水流和论证了消能墩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收缩式消能工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总结新型组合式消能工在高坝建设发展中的可利用性及重要性,综述了收缩式消能工与其他消能工联合运用的结构、原理和工程应用.收缩式消能工由于其水流占用宽度较小等特点,与其他消能工联合运用可以解决许多在深狭河谷中修建水利枢纽的泄洪问题.根据不同工程自身的特点,应设计和选用不同的组合式消能方式.  相似文献   

10.
威远江水电站泄水建筑物消能方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威远江水电站泄水建筑物的整体模型试验,研究了泄水建筑物消能工的消能效果,发现了其主要问题为溢洪道挑流坎挑流消能时,当泄流量较大时的挑距过大,挑流水舌不能与下游水流很好衔接.泄洪洞挑流坎挑流消能时,当泄流量较小时,挑距较短.经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修改解决方案,并经试验验证得到较好的消能效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郭习葵 《科技信息》2012,(31):412-413,436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大江截流,通过分析水文资料和水下地形条件,结合水工模型试验制定了详细的截流施工方案,针对导流洞分流条件恶化的前提下截流,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克服了龙口流速大、单宽流量大、单宽功率大等难度,使截流一举成功。  相似文献   

12.
李龙  陈永锋  贡力 《甘肃科技》2006,22(8):152-154
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右岸旋流泄洪洞工程采用旋流方式进行消能泄洪,尚属国内首例。其中起旋器在该泄洪建筑物中起着至关重要其重要的作用,是竖井与导流洞下平段衔接关键部位,起旋器的体型较为复杂,施工难度高,外观质量要求高,本着创建精品工程的宗旨,从设计上进一步优化,在施工组织上进一步细化,在施工工艺上稳步提高,确保了起旋器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相似文献   

13.
高水头大流量水电站泄洪消能问题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界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泄洪隧洞是主要泄水建筑物之一.文章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方法,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开展泄洪隧洞水力特性试验研究,研究水面线和流速等沿程变化情况、试验值和计算值,并进行相互对比验证,研究成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溪洛渡导流洞混凝土及钢筋磨损原因,采用缆道悬挂大型采样器方式,在导流洞出口开展卵石推移质试验观测,因此取得通过导流洞的推移质样品,为研究解决导流洞抗磨蚀问题收集了观测成果,也为金沙江后续电站的科研设计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刘光庆  赵岩松  伊佳倩 《科技信息》2011,(23):346-346,360
大梁屯水库位于辽宁省普兰店市,于1958年7月建成,设计总库容2624万m3,是一座以防洪和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本文主要从水库溢洪道加固改造过程中,如何更加合理的结合实际地形布置消能工的角度,通过对多级消能措施和斜坡衔接下挖式消力池消能措施进行工程布置的合理性、经济性的分析比较,从而说明多级消能在本工程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6.
差动式消能功是一种新型式的治能工,消能效果很好,已被广泛采用。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文献仍然不是很多。焦文生同志在]957年在全国力学学朮报告会上所做的关于差动式消能工的报告,給人以很大啓發。我們在1957年及1959年所做的205及朱庄水庫的消能試驗中,对差动式消能功也做了一些試驗分析,在齿坎出射角及齿台与凹槽的寬度比值方面,証实了焦文生同志及E·A扎馬林教授的建議是正确的。在齿坎寬度及齿坎高度方面我們提  相似文献   

17.
洞塞消能工作为一种新型的内消能工形式,已引起了国内外很多人的关注。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种形式消能工的消能特性进行了精确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洞塞回流区是能量损失的源地。洞塞能量损失系数主要受到孔径比的影响。随着孔径比的增加,能量损失系数逐步减小,回流区长度减小。  相似文献   

18.
薄拱坝坝身泄洪方式,一般采用表、中、深孔单独泄洪或联合泄洪等方式,故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射流流态,水舌竖向冲击消能方式是一种较好的新型消能工,并已被试验和工程实践运行证明,具有很好的消能效果。运用新型消能工使加大薄拱坝坝身泄洪能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山区公路排水急流槽冲刷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急流槽出口衔接后冲刷坑最大冲深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水力学基本原理建立急流槽出口衔接后最大冲深计算公式,试验得出按泥沙临界起动条件计算时的不同急流槽消能设计冲坑底紊动影响系数。结果表明:相同水力条件下,跌坎急流槽直接铺砌最大冲深大于斜插急流槽直接铺砌最大冲深;跌坎急流槽双消力池出口护坦衔接最大冲深大于跌坎急流槽单消力池出口护坦衔接最大冲深;跌坎急流槽单消力池出口护坦衔接最大冲深最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低佛汝德数Fr水流消能的主要问题、难点及目前采用的消能工形式,进一步探讨低佛汝德数Fr水跃消能工的合理形式,为中低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寻找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