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一种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上位机、下位机子系统组成。上位机子系统为计算机主控单元,下位机子系统以AT89C52为核心,上、下位机子系统通过串口进行通信。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采用桥式回路,直流电机远距离的通讯采用RS485通讯规范。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一种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上位机、下位机子系统组成。上位机子系统为计算机主控单元,下位机子系统以AT89052为核心,上、下位机子系统通过串口进行通信。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采用桥式回路,直流电机远距离的通讯采用RS485通讯规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和研究GR-Ⅱ教学机器人原控制器的基础上,设计了1种能在机器人上研究、实现不同轨迹规划方法和控制算法的基于DSP的新型机器人控制器.该控制器以通用PC作为上位计算机,用6个DSP对机器人6个关节运动进行插补计算和伺服控制,采用高速CAN总线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讯,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的双速率运行,以适应复杂控制算法对计算时间和机器人运行性能与精度对高伺服频率的要求.同时,通过软件设计在上位机进行运动学、动力学计算,并据此修正下位机控制算法的PID参数,实现动力学近似补偿.  相似文献   

4.
该液位监测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将液位的高度测量出来,然后发送到上位机,通过静态和动态图形显示的方法来对液位进行监测;上位机上面设定相应的按钮可以对下位机进行控制,让下位机去完成指定的动作。上位机和下位机采用蓝牙进行通信。上位机是在PC端运行的应用程序,下位机是由单片机组成的执行和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球形两栖机器人的多机协同控制系统,利用无线控制的方式,实现上位机对多台机器人的编队控制及远程控制,从而对球形两栖机器人进行组队完成作业规划并统一控制。通过对通信控制协议的编写,拟建立XBee通信模块与单片机之间的系统连接,并且XBee模块之间也可以进行通信,编写串口通信协议,通过上位机对多个球形两栖机器人进行一对多的多机协同控制。上位机采用图形化的编程软件LabVIEW给无线通信模块XBee的发射端发送控制信号,对下位机上装有XBee模块接收端的多机器人进行协同控制。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多机协同控制系统能对多个机器人进行协同控制,实现不同机器人完成不同任务并协同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上下位机结构的智能型密集柜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密集柜由上位机系统、下位机系统、通信接口和执行机构组成,描述了各子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法。该密集柜的上位机系统采用普通的PC机,下位机系统采用89S51单片机,上、下位机之间采用Delphi中的MSComm控件来实现串行通信。用户通过安装在PC机中由Delphi软件开发的密集柜管理系统,实现对文档资料的日常管理和密集柜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电磁搅拌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下位机以内含式PLC为核心控制多台电磁搅拌器;上位机可进行工况设置,存储和远程现场监控,上位机和下位机采用串行联接,为保证实时性,本系统采用双字节通信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质在线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水质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用于水产养殖中,能随时了解水质情况,提高养殖效益。本系统利用MCS-51单片机的多机通信原理,其上位控制机和下位采集机均采用89C51单片机为CPU。同时介绍了上位控制机和下位采集机的设计以及上、下位机之间多机通信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文中研究了PC机和电网分析仪组成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讯过程,该通讯过程采用MODBUS协议。给出了用VB实现上位机监控软件的方法和下位机对上位机的通信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采用PC机为上位机、MC206X运动控制器为下位机的硬件结构和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Motion Perfect2的软件系统.此控制系统由两个伺服电机驱动五杆机构,使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具有更大的柔性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采用PC机为上位机、MC206X运动控制器为下位机的硬件结构和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Motion Perfect2的软件系统.此控制系统由两个伺服电机驱动五杆机构,使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具有更大的柔性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温室大棚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经济效益不高、 维护不便的问题, 提出了 一种基于集散控制理论的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以 AT89C51 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对温室大棚内的环境变量数据 进行实时监控, 具备双执行模式的特点, 既可自身处理数据并控制执行器执行操作, 也可将传感器所采集的数 据通过 RS-485 总线上传到上位机进行处理。 上位机采用 KingView 6. 55 软件开发人机界面, 既可对下位机上传 的数据实时存储, 也可对下位机参数进行比对调整, 并且可控制多个下位机, 避免了某个下位机发生故障时对 其他下位机产生影响。 实验表明, 该系统较好地实现了集散控制, 解决了温室大棚自动化程度低和经济效益不 高、 维护不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用于立式金属罐容积检定的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爬壁机器人采用了非接触永磁吸附结合四轮驱动的方式实现壁面运动.其控制系统由上下位机组成,上位机控制系统主要完成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管理、运动轨迹的规划、工作状态的实时显示、系统的安全诊断保护、运行、停止等;下位机控制系统则实现对运动的控制,由AT89C51微控制器为核心构成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倾角检测电路、电源电路等模块组成.现场实验表明:该机器人不但运动灵活,而且解决了爬壁机器人运动偏斜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垂直壁面行走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垂直壁面行走机器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二级计算机控制.二级计算机之间采用射频无线电通讯.上位机采用486微型计算机系统,下位机则采用RORZE系统新型步进控制驱动系统.上位系统能够对控制系统中的各部分以及视觉系统、作业装置系统和辅助系统的行为进行协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梅美云 《科技信息》2007,(26):16-16
介绍了一种土工膜水力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该系统通过RS-485总线连接上位机与89C52单片机(下位机),实现了土工膜水力性能测试系统。下位机可完成自动加压和对压力、水量、时间的自动测定;上位机与多个下位机通信,对其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制表打印、显示存储,提高了测量精度,减少了测试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由MICRO761单回路调节器作下位机和上位计算机组成多回路集中监控系统所采用的通讯协议、如何实现从上位机向作为下位机的调节器发送请求报文和接受控制器的响应报文以及报文的组成和处理.编程环境为WIN98,编程工具为Visua1C++5.0.  相似文献   

17.
下下位机多机通信在车辆传动实验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现有车辆传动系统实验台实际情况:只能通过下位单片机8031对实验台进行控制,下位机采集的数据无法传送给上位机。作者提出了采取上下位机多机通信的方式,以充分利用下位机控制和数据采集功能来对实验台进行改造,实现上位机对加载设备电涡流测功机加载扭矩的自动控制,并接收下位机的数据。通过用VC++编写标准32位动态链接库,对上位机8250寄存器直接读写,控制程序中可方便设置数据第9位,在不需要MSCOMM控件的条件下,实现了在WIDOWS环境下基于Visual Basic的上位机和多片8031单片机的正确通信,满足了该实验台进行液力变矩器台架实验的需要,使实验台改造投资大大减少,缩短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18.
医院护理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利用RS485总线实现医护工作站(上位机)和病房监控系统(下位机)之间的信息传输。下位机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实现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体温检测以及滴速检测和控制;监测结果显示并发送上位机。上位机以广泛使用的微机作为多床位的监控中心;建立医护数据库;接收从下位机传输的滴速、血压、心率、体温等数据,并显示、保存、分析统计,而且可以设定滴速对下位机实施控制。该系统的研制,将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485总线网络的烤烟集中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基于RS485总线网络的烤烟集中监控系统,上位机和下位机全采用单片机.上位机能远程监视和控制各下位机的温湿度数据.下位机采用X1228实时时钟芯片作时间系统和E2PROM存储器,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干、湿温度,并对烤房温湿度进行控制.下位机具有多曲线、自学习功能,能适应不同地域和季节的烟叶烘烤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Windows CE应用于弧焊机器人控制系统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制基于Windows CE平台的弧焊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想.采用“嵌入式工控机十运动控制卡”的上下位机模式构建机器人控制系统,上位机采用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进行系统管理等弱实时任务的调度,下位机采用运动控制卡调度以运动控制为主的强实时控制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