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LS13320型号激光粒度仪研究了样品折射率、分散介质、分散剂、遮光度、搅拌子转速和超声对烟用水基胶粒度分布测量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激光粒度仪测定烟用水基胶粒度分布的实验方法。试验样品的最佳测试条件为:以水作为分散介质,无需添加分散剂,无需超声处理,样品折射率选取1. 45,遮光度为10%,搅拌子转速档位选择26。激光粒度仪测量值与显微镜测量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张海荣  刘厚仙  张彪 《江西科学》2007,25(5):588-592
对艾溪湖沉积物柱样中叶绿素、胡萝卜素、颤藻黄素、蓝藻叶黄素等几种色素进行了提取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采用丹东百特公司生产的LS13320激光粒度仪测定沉积物粒度。根据各色素和粒度所代表的环境意义,揭示了艾溪湖近百多年来的环境、历史气候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艾溪湖一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湖泊正在萎缩。其富营养化态势与该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的一系列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激光衍射粒度仪在连云港软土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马尔文(Malvern)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 Micro(MAF5000)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江苏连云港地区软土的粒度分布,对样品质量浓度、泵速、超声波强度与时间、分散剂选取等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合适的控制参数,便于对相同类型的软土测量确定标准操作规程.将合适条件下测得的软土粒度分布与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测量的粒径分布范围较广,采集的数据点比传统方法要密,测量的精度要高于传统方法,因此可以用激光法代替传统方法,以快速准确地测得软土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4.
以工业化生产设备制备纳米碳化钨粉,采用X射线衍射谱(XRD)、比表面积法(BET)、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动态光散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粒度及其分布进行表征,探讨其测量原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碳化钨粉的平均颗粒尺寸为90 nm,大多数近似球形,也有一部分呈多角形.为了能更准确地测量纳米碳化钨粉颗粒的粒径,分散剂中的样品要有较好的分散,才能破坏团聚体,同时纳米碳化钨粉颗粒的形状对激光动态光散射仪的测量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测定黄土和古土壤样品粒度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激光粒度仪和沉降法分别测量了黄土和古土壤的粒度分布,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认为激光法测量的重复性和测量精度较高,小于5μm颗粒含量低于沉降法,平均粒径较沉降法偏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方法的原理不同和样品中颗粒形状不规则所致.黄土风化成壤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碳酸盐矿物可能主要存在于小于5μm的颗粒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龙洲丹霞地貌沉积物岩性及粒度特征,为西北干旱地区及其它区域丹霞沉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龙洲丹霞地貌沉积物岩性特征,并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结果龙洲丹霞地貌沉积物是由多种组分叠加组成,主要以中砂为主,不同层位夹杂其它组分。沉积物粒径值较大,平均粒径(Mz)为375μm,而且粒径值随深度变化复杂,整体韵律变化明显。结论区域沉积物物质来源与搬运方式相对单一,以河流砂沉积为主,同时还伴随风力作用的沉积。  相似文献   

7.
激光粒度分析与传统粒度分析方法相关对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41个样品的激光法与传统法(筛析部分-沉析部分)的粒度分析成果(粒级百分含量、粒度参数和海陆相样品的粒度成果)作了相关对比。找出2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在将来的粒度分析中,可以通过参数矫正来实现2法的数据转换。从分析可知,海陆相沉积对样品的影响很小。2种方法的原理不同,从而产生了激光法低估粘土部分百分含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原理与主要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测量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加以必要的分析。首先测量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充分地准备样品,包括典型抽样、分散剂、表面活化剂和混合剂选用,超声波的使用等等;其次是要确保测量区的主要组成部件即检测器和样品池窗口一直是清洁的,并利用background测量装置纯化测量;最后被测样品的折光率和吸收率的正确输入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做好这些才有望获得重现性好的有效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弥散粒子群Mie光散射理论建立了粒子测试的光学计算模型及多变量单纯型优化方法,研制出以线阵CCD光电探测阵列为接收器的激光粒度仪样机,适于0.31-168um固体粉末或混浊液中悬浮粒子的粒度分布测量,与其它方法的测量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设计原则的正确和样机的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激光粒度仪在颗粒分析试验中的应用,通过系列颗分试验探讨了土粒径分布随遮光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激光粒度仪法与密度计法的异同,得到激光粒度仪可以取代密度计法测试结果的范围区间.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应用于土样粒度分析,遮光度控制范围为30%~35%时,测试结果重复性最高;粒径小于0.002mm,密度计法测试结果远高于激光粒度仪法,而当土粒径大于0.004mm时,两种方法得到结果较为吻合.研究成果对激光粒度仪在土体粒度分布测试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在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分析的过程以及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分析,说明了新的粒度信息提取方法的优越性,对激光粒度仪数据有选择的动态输出功能和数据处理的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做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激光粒度测试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试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分析参数的设置、样品的分散与采集、标样的准备以及其它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等,为在颗粒的测试和表征过程中得到比较准确的粒度分布数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预处理对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粒度分析的方法很多 ,无论是传统的方法还是现代的激光粒度分析法 ,都需要对样品做预处理 .不同的预处理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不同 .取自东海农场泥质潮滩的 4 1个样品 ,经稍做振荡分散、加少量双氧水与盐酸和加大量双氧水与盐酸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法预处理后 ,平均粒径减小 ;中值粒径减小 ;标准偏差增大 ,但不影响沉积物的分选等级 ;粒级含量变化 ,但不影响沉积物的命名 .这些变化一方面是沉积物中颗粒有机质和贝壳、生物碎屑类碳酸盐被双氧水和盐酸除去所致 ,另一方面可能因潮滩沉积物中絮凝颗粒被破坏而造成  相似文献   

14.
粒度分析是研究沉积物组成特征,重建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有机质会影响沉积物颗粒的组成状态,因此其去除程度会对粒度测试结果产生很大影响.粒度分析是风成沉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古土壤、弱发育古土壤、黄土、砂黄土四种有机质含量不同的沉积物样品为对象研究有机质去除程度对粒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彻底去除有机质后的古土壤平均粒径明显增加,说明在古土壤中有机质主要以细颗粒形式存在;弱发育古土壤和黄土的平均粒径随着有机质的去除逐渐降低,说明其中的有机质以较大颗粒的形式存在并且对沉积物产生了胶结作用;而对于砂黄土,有机质的去除程度对样品粒度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有机质含量较少.同时文章分析了不同有机质去除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本研究的发现对于光释光测年等需要进行有机质去除的实验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层采集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中山王洞洞穴冲积物,利用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山王洞地下古河道沉积物优势粒级以粉砂、黏土为主,其含量占总体水平的70%以上;(2)沉积物颗粒较细且分布集中,与地表河沉积粒度相比,洞穴冲击形成的沉积物颗粒更细,反映洞穴古河道河流水位稳定或水动力较弱,洞穴流域范围内地表植被好,地表侵蚀不严重。  相似文献   

16.
控制参数对粉土粒度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河南商丘粉土的粒度,研究样品浓度、泵速、超声预分散、分散介质、样品的光学系数等控制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土光学系数的选择对其影响不大;样品浓度在0.9~1.3g.L-1和泵速在2500~3000r.min-1范围内,其结果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分散是保证其结果准确性的必要条件,合适的超声分散条件为端位移20、分散时间15min;分散介质对其结果影响较大,该粉土在水中的测试结果要小于在无水乙醇中所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运用弥散粒子群Mie光散射理论建立了粒子测试的光学计算模型及多变量单纯型优化方法。研制出以线阵CCD光电探测阵列为接收器的激光粒度仪样机,适于0.31~168μm固体粉末或混浊液中悬浮粒子的粒度分布测量。与其它方法的测量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设计原则的正确和样机的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8.
矩值法和图解法计算山区河流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宜昌市山区小河莲沱溪采集一组以粗砂和极粗砂为优势粒度组成的沉积物样品,在筛析法进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用矩值法和图解法分别计算沉积物的粒度参数,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对比.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十分接近,基本上可以互相替代.峰态呈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可互相代替.偏态较为离散,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9.
汉江上游谷地黄褐土粒度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汉江上游谷地河流一级阶地上黄褐土的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剖面下部黄土的粒度参数数值(σ=1.72,Kg=1.03,S=1.15)和粒度分布曲线与古土壤的参数(σ=1.73,Kg=1.03,S=1.15)和曲线一致,而与区内典型洪水滞流沉积物洪水SWD(σ=1.9,Kg=1.10,S=1.20)不同;在粒度成分三角图中,黄土和古土壤集中落在小的区域内,而洪水SWD呈分散分布;黄土的Y值均小于—2.741 1,而洪水SWD大多数样品Y值大于—2.741 1.这证明汉江上游谷地古土壤S0继承了黄土的基本特征,两者具有风成堆积物的特性.与渭河谷地典型黄土对比,汉江上游谷地的黄土粒度与其十分相似,说明二者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20.
于猪野泽古湖盆南北向中心线及湖盆边缘东北部两个区域内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共45个,既包含来源于地表径流的沉积物,也有在湖泊内部形成的沉积物.分别对其粒度、TOC、w(C)/w(N)及δ13C等分析后发现猪野泽表层沉积物颗粒随地势自高向低逐渐变细,且沉积物中的TOC和w(C)/w(N)逐渐升高,δ13C则相反.据此可知,猪野泽古湖泊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及地球化学指标特征符合干旱区内陆河终端湖泊沉积物千年尺度上的一般规律,故可使用这些指标推测猪野泽古湖泊的水动力条件和湖面水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