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19世纪弥漫于欧洲的实证主义学术氛围中,法国学派的实证研究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合法化"也许是必要的.在20世纪西方诗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背景中,美国学派以一种世界主义的视角标举无事实联系的美学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但在90年代,美国学派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中心主义倾向部分导致了比较文学的危机.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比较文学研究应由共通性转向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门方法论的学科,比较文学在法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将实证主义和影响研究等同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研究。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在法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伊维·谢弗雷尔的《比较文学》1989年法文版的问世以及1995英文版的出版,还有阿兰·布瓦耶的《文学的疆域》1999年的出版,很具代表意义。法国比较学者在兼容并蓄取他者之所长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固守自己的传统。除在形象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外,法国学者在翻译文学、神话研究、副文学、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以及比较诗学等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具有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综合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使中国文学研究得以拓展广度和深度。把中国文学放在世界文学发展的总格局中进行考察,有助于认识中国文学不同于其它民族文学的特点与价值。在以西方文学理论为参照的同时,立足本民族文化,坚持自身的学术传统将使中国文学的研究更有成效。比较文学研究作为开放性的文学批评体系,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同时强调以文学性为研究的中心和归宿。  相似文献   

4.
四川的比较文学是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得到复兴而蓬勃发展的。回顾四川比较文学所走过的二十年,最令人欣慰的是四川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果。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坚持在比较文学视阈下从事民族文学教学及比较研究,既改写了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史,也有利于建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同时对构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亦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运用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民族文学研究,《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就是众多研究成果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曹禺和奥尼尔戏剧的比较文学研究备受瞩目,所运用的方法、理论和所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丰富。运用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阐发研究等方法对曹禺和奥尼尔戏剧的比较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这一课题和研究如何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6.
比较文学一直都贯穿了很强烈的世界主义的观念,而这种观念正在慢慢转向新的世界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比较文学学者提出了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主张,这种观念从提出之日起就伴随着各种是非论争,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正体现出中国学者对于新世界主义的理解,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进入世界比较文学话语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钟敬文教授关于“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构想的提出 ,自有其历史必然性 ,它是以充分的理论准备、资料准备和组织准备为前提和基础的。创立中国民俗学派 ,既是钟敬文教授个人经验的总结 ,也是五四以来特别是解放以来我国民间文艺、民俗学极为广泛的群众性实践的总结。钟敬文“中国民俗学学派”的理论体系是博大精深的 ,有不少独创的见解。但一个学派的建设自然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所以 ,有必要从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者的广泛实践中 ,提炼概括出中国民俗学学派特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圣经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土壤提供了多种养分,甚至影响了中国现在文学的全貌。本问运用比较文学理论中"传播研究"和"影响研究"划清界限,来印证圣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7,(3):86-87
当前,限于文化普及层面的国学热日益升温,在学术层面的海外汉学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海外汉学的翻译、介绍、研究和教学也出现了诸多成果。海外汉学研究以对海外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进行反向研究为研究对象,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现有的高校比较文学教材,大都没有将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纳入学科体系。海外汉学包含有对中国文学、文化观察和研究的独特的学术视野、学术思想和方法论成果,在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流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立足于中外文化交流和对话的立场,将海外汉学研究成果纳入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对于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破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的影响,加强中国文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和自我反思,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在理论上注定是要引起争议的,因为它存有定义之争、名称上的名不副实以及认知的渐进过程等问题。比较文学在实践中有一个困惑就是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在研究中衍生为“x+Y或者x与Y”模式。而这种误读在中国比较文学复兴初期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下还有生存价值,不可以彻底地、全面地和不加分析地否定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