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竜”,壮语森林之意。云南壮族年年祭“竜”,并以之作为村社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本民族群体团结的纽带。他们认为:有“竜”环抱的村寨,人能健康长寿,百姓衣食无忧;“竜”的圣洁能免除疾病、瘟疫,预防自然灾害;他们把“竜”的萌、发、荣、枯视为春、夏、秋、冬的信息,更把“禁山林、培风水”说成是“关乎地灵人杰”的大事。壮族虔诚地祭祀森林并对其严加保护的传统风俗,实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本质是“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
人民学出版社出版的《向阳情结——化名人与咸宁》、《向阳湖化人采风》两书,由湖北咸宁青年作家李城外奔波采访,笔墨耕耘,呕心呖血编而成。两书真实地再现了“革”中众多化名人在“向阳湖”劳动改造、经受灵魂和肉体双重煎熬的际遇与心理,记叙了化建制被“砸烂”、人身心遭摧残的苦难与辛酸,描述了他们劫后余生、回首往事的慨叹与思考,凝聚着我国20世纪一个时期几代人(从“五四”到“革”50年间)酸甜苦辣臧否莫名的历程与感情。为铭记历史、弘扬化,李城外把历史与化交融的反思,投注于“向阳湖”,意义悠远,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3.
“临江三孔”是北宋著名文人,《四库全书》收有著名的《清江三孔集》三十卷,很多宋诗选读或鉴赏辞典选有他们的篇目,可现代学者少有人论及,因此通过大量史料研究挖掘他们和二苏、黄庭坚、曾巩等文学名人的文学交往,发现他们的交友其实非常广泛,确实象苏辙所说的“时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也能理解黄庭坚所说“二苏联璧,三孔鼎立”的原因,可以更全面了解“三孔”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4.
黑恶势力犯罪与腐败是当前社会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二者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保护伞”现象.他们结合的形式各种各样,对待他们要同时举起“打黑除恶”和“反腐倡廉”两把利刃,做到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5.
对上海市杨浦区相关部门来说.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平台”.而是情系市民与政府的“纽带”,政府举措是否得民心、顺民意,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所以要把这个评议权,交给广大群众.从而使政府工作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实在抱歉,会客室都满了,只好请您先在这里等一会儿。”当被前台接待人员安排坐下后,记者发现周围都是前来应聘的人,他们脸上的那种渴望,很容易让你感受到这家公司的吸引力。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些人兴冲冲而来,多数是冲着一个人——两年前从新浪公司黯然离去的王志东。  相似文献   

7.
周一杨 《科技潮》2005,(12):26-27
“神六”的成功返回_把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有关“航天人”的报道也频繁见诸报端,然而仍有许多为此默默付出的科技工作者不为人所知。也许他们的创新成果只是科技星空中的繁星一点,但其闪耀的光芒却不容忽视。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自主科技创新成果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53个国家级高新区比作一艘航空母舰,那么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就是航空母舰上一架架战斗力极强的飞机,他们正引领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航向,成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知道有个食物“金字塔”,它把我们每天所吃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按金字塔形排列,使我们能够根据它来合理地安排饮食。最近有些专家提出了一个运动“金宇塔”模型。他们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同时遵循两种“金宇塔”模型,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文奥运"与"绿色奥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奥运”和“绿色奥运”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理念,“人奥运”是以人为本、追求与人类优秀化精神相结合的奥运,“绿色奥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旨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奥运。“人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灵魂。是“绿色奥运”的思想基础;“绿色奥运”是“人奥运”的体现,二结合的意义在于人类应在健康洁净的环境中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与欧阳修同属北宋中期的学者型政治家,同是在宋代“右文”国策下成长起来的士大夫。他们的生平履历以及在功业、道德、文章方面的建树,颇多相似之处。范为“一代道宗”,欧为“一代文宗”,两人的历史功绩各有千秋,在对等佛道的关系上,双方显示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学生字“喉”,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喉”与“候”作了比较,特意强调不要把“喉”字的右边写成“候”。第二课时复习检查,全班69人,有27名学生将此字写错,错误率达39%。他们都是把“喉”字的右边写成了“候”。集体订正时,我把错字写在了黑板上,并且打上了一个大大的红叉叉。  相似文献   

13.
传媒语境中写作教学的"绝对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冲击了写作规范和学术道德,表面看“会写”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全社会普遍的写作水平在下降。逐步把生态观念纳入文学写作的知识体系,是传媒语境下写作教学高于资本和市场的“绝对需要”。  相似文献   

14.
冷娜 《科技咨询导报》2007,(18):158-159
民工潮产生20多年来,时至今日还有太多的人不关怀甚至误解、歧视农民工,这是极不公平的。我们应将认识由“农民工为社会制造问题”变为“农民工面临问题”,全面了解他们的困难处境,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相似文献   

15.
设若把信息“653工程”看作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话,政府和专家堪称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在采访过程中,他们对自身定位,都有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润滑剂”与“智囊团”。那么,且让我们看政府和专家,是如何扮演这两大角色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奇”的观念,源于人类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并因此而与神话结下不解之缘;神话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逐渐形成小说美学传统。明代后期,提出了“奇”与“正”、“幻”与“真”的命题,从而赋予“奇”的观念以现实内容。世情小说把世俗世界引进艺术世界,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已完成由“神”向“人的过渡。小说以“奇”为美,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思想、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红"与"Red"的语义扩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语“红”和对应的英语“red”的语义扩展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在两种语言中,两个词的原型义都是“火或血的颜色”,虽然语义扩展的路径基本相同,不同的文化视角使两千词的语义产生了差异。颜色词通过表达相应的颜色概念,把客体,颜色和主体三方面联系在一起,使颜色词不仅指称了颜色概念所表达的客体方面的特征,而且还表达了颜色在人的主体方面所能引起的一切刺激反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对"中介"论与"一分为三"之关系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界,承认“中介”的有很多,但多数人还是不承认“一分为三”;既承认“中介”也承认“一分为三”的人确有不少,可他们对于“中介”的理解又有所不同;而更多的人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论证“一分为三”,不过并未涉及到“中介”。“一分为三”并不完全等于“中介论”,因为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19.
林宁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2):76-77,81
简单机械地“以词论人”,就无法解释普遍存在的“词”、“人”相悖的现象。而关键在于,首先,应注意词产生时代的特殊性和文体功能的特殊性;其次,决不能把这里的“人”仅仅理解为词人的生活个性,而应当着重理解为词人的创作个性,同时还应注意到这两种个性形成不仅是有联系的,而且是可变的和复杂的。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阐述“以词论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校一直为校办企业的“独树一帜”自豪着,教育部部长周济院士把这一“个性”解释为:虽然西方名大学很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但并没有直接创办和经营企业。而中国高校利用科技成果直接创办和经营企业,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是中国人的创新。因此,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