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用激光散光法求解纯弯曲粱内埋硬币型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K_I 进行了探讨,推导出求解应力强度因子K_I 的激光激光法计算公式,实验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与理论计算值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栅板剪切干涉法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阐明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技术,通过三点弯曲梁确定了Ⅰ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实验结果与理论上近似计算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MTS高级材料实验机在应变控制条件下获得了镁合金AM50的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常规的机械性能参数;用紧凑拉伸试件测定了镁合金AM50的应力强度因子.基于虚拟裂纹闭合法和Griffith势能法,得到相应载荷下的能量释放率G和应力强度因子K,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获得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镁合金构件断裂力学参量的数值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应力强度因子K_i(i=Ⅰ、Ⅱ、Ⅲ)在线弹性断裂力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力学量,它是表征裂纹尖端附近处应力场和位移场大小的一个参数,它与构件形状、载荷以及裂纹形状和方向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应力强度因子固然可以采用理论分析法进行计算,但采取实验方法求应力强度因子,无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全息光弹性法是这些手段中的一种。本文介绍我们用全息光弹性法对三点弯曲边裂纹试件测定应力强度因于K_I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了振型迭加法、反应谱原理,确定有缝混凝土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 最大应力强度因子;建议了用能量法确定振型应力强度因了: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 实验验证,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首先推导了双材料界面裂纹尖端的位移场和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式。利用云纹干涉法实测了应力强度因子,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用光弹冻结应力法及解析法对具有斜裂纹的旋转园盘混合型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研究。当使用光弹条纹计算SIF时,文中给出最佳测取数据区域,可以提高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精度。结果表明解析法计算值与光弹性实验值是很接近的。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外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无限大板中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应力外插法的误差原因,发现靠近裂纹尖端的应力误差可以用简单公式近似表达,由此建议用修正应力外插法提高有限元方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精度,并通过二维问题验证了它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修正后可以较大地提高其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光弹性测定应力强度因子的单参数面积法,其特点是测取裂纹尖端等色线所包围的面积,并以此为参数来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用本公式计算KⅠ,数据比较稳定,最大偏差在6%以内。用同样的原理也可以测混合型应力强度因子(KI-KⅡ)。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无限大板中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应力外插法的误差原因,发现靠近裂纹尖端的应力误差可以用简单公式近似表达,由此建议用修正应力外插法提高有限元方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精度,并通过二维问题验证了它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修正后可以较大地提高其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一对小半圆球或小三角块消除光弹散光法中出现的折射现象.小半圆球或小三角块是用与模型材料有相同折射率的材料制成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应力函数法可基于有限测点的实测结果重构出构件的全场残余应力,但其应力函数往往难以确定,且不易通过同一应力函数同时重构出多个残余应力分量的分布. 针对上述不足,发展了一种利用通用应力函数同时重构多个残余应力分量场的方法. 该方法构造双元傅里叶函数作为艾瑞应力函数,使用判定系数确定模型阶数,并根据实测散点值优化确定应力函数中的未知参数. 最后利用模拟三点弯实验的残余应力场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并将其应用于真实铝合金板的残余应力场重构.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同时重构多个应力分量,且重构残余应力场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用光测方法测定不同荷载条件下井群衬砌及围岩应力.结果表明:由于调压井内升管与闸门室共用.导致调压室井壁的刚度不同.不宜采用通常的圆筒壁计算方法.试验给出最大拉应力以及应力分布,调压井底板与板下的引水管衬砌相结合,共同作用在基础上,设计时应减弱调压井底板与基础不连接部分厚度,加强该部位引水道衬砌.最大应力发生在引水管矩型衬砌转角处.  相似文献   

14.
滑坡灾害导致的山区管道局部应力集中严重威胁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而现有技术难以确定滑坡管道局部应力集中位置及其严重程度,亟需一种滑坡管道应力集中检测与评价方法。因此,提出了一种埋地管道应力磁检测技术,用于确定滑坡管段的局部应力集中位置,并提出了应力状态评估方法。将该技术应用到中石油某长输支线滑坡管道,然后利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手段对应力磁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磁场梯度模量与管道应力状态存在密切联系,利用应力磁检测技术可以有效识别滑坡管道局部应力集中位置,现场开挖检测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冷弯薄壁卷边槽钢柱弹性畸变屈曲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永红  武振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6):1436-1438,1444
随着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在建筑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使得构件畸变屈曲的出现可能先于板件的局部屈曲,成为构件失效控制模式。畸变屈曲的破坏机理不同于局部屈曲,其弹性屈曲应力计算过程也大相径庭。现有畸变屈曲临界应力的计算公式异常复杂,在设计中可以借助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限条方法和有限元方法是常用的两种数值分析方法,采用有限条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冷弯薄壁型钢柱构件弹性畸变屈曲应力和屈曲半波长度,对比研究发现二者结果非常接近,均可用于分析柱试件的弹性畸变屈曲。  相似文献   

16.
邢国起  柳长江  玄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5):14600-14605
为解决传统方法分析岩土材料应力时等效围压、等效偏应力比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正交试验法的岩土工程敏感应力方向性等效转换研究方法。首先旋转综合张量,使其与应力张量处于同一空间坐标系;然后,计算各向异性下岩土颗粒接触的等效应力张量,获取等效应力。基于等效围压与等效偏应力构建各向异性与应力方向性的等效转换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完成岩土工程敏感应力方向性等效转换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等效围压、等效偏应力比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应力敏感性计算精度高达98%,抗干扰性好,且整个研究过程计算耗时也远低于其他文献方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与“锁模”原理类比解释光被玻纤散时所产生条纹的现象,指出条纹等周期区域的存在,导致在前向散射区域找到玻纤直径值与散射角成线性关系的有效范围。这时,被测玻纤的直径值与测量所用角范围的选择无关,并且也与玻纤的折射率无关,大大地简化了测径公式。精度可达5%。  相似文献   

18.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某箱形倒虹吸结构,分别采用工程中常用的弹性地基梁法与土体一结构相互作用的方法,利用ADINA软件进行倒虹吸结构应力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倒虹吸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归纳了两种计算方法下结果的差异性并重点分析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与常规弹性地基梁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把结构与土体作为整体研究,考虑二者相互作用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是分析地下倒虹吸结构应力及变形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薄膜的残余应力是影响MEMS器件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微旋转结构法能够简单有效地测量薄膜的残余应力.文中采用MEMS工艺制作Al薄膜微旋转结构,根据微旋转结构法对m薄膜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溅射Al膜的残余应力为张应力,大小在80~110 GPa之间.对Al薄膜悬梁进行静电驱动,其驱动电压为31 ~34 V,与根据Al膜残余应力的测量值所计算出的驱动电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名义应力整体法在焊接板结构疲劳分析应用中的实际困难,介绍和分析了应用于海洋结构工程领域的基于表面外推的热点应力法.通过对焊接样件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试验,获取了焊接样件在97.7%可靠度下的疲劳寿命.采用热点应力法计算样件焊趾处热点应力值,提出考虑主板厚度效应的修正S-N曲线,并预测了样件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板厚修正后的热点应力S-N曲线应用于薄板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评估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以轨道车辆用焊接天线梁为例,采用该方法分析了焊缝处的热点应力,其最大应力发生位置与线路运用中出现裂纹位置相吻合,其计算寿命为7.1×10~5次,与实际运营结果基本一致.为平板焊接接头的抗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