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隐喻是语言的重要属性,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方式,在二语词汇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习者成功实现二语习得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多停留在隐喻机制对二语词汇习得积极作用的理论方面的探讨,尚未就隐喻理论下二语词汇习得的实践路径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对具体词汇习得路径的研究仍有待突破。对隐喻机制作用下二语词汇习得具体过程和特点的分析,将对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认知系统的成功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对二语词汇教学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粱甜甜 《科技信息》2011,(18):I0138-I0138
本文通过收集了6篇近年来国外儿童二语习得方面研究的论文,分析和阐述了儿童二语习得的研究现状,结合两种二语习得假说,论述了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年龄因素及儿童二语习得中的时态习得,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如何运用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来改进英语教学和教学方法、设计课堂教学和在课堂环境中提高教学效果,研究课堂语言教学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毛忠霞 《科技信息》2008,(8):290-290
本文通过阐述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背景以及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二者的关系,认为二语习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指导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并确定我国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应突出语言环境的改善,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无疑提供了最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学习的重要学习方法,是二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是二语学习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处于起步阶段,经过研究发现,在听说语境中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理解,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采用英语教学,二语词汇附带习得作为重要的英语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通过研究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概念和研究成果以及在听说语境中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是词汇拓展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语境猜测词义则是词汇附带习得的常见途径。本文就词汇附带习得中语境猜词法的相关理论,有关实证研究以及猜词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二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也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研究母语迁移,正确认识并积极克服母语迁移,对于二语习得以及语言教学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语心理词汇发展中语义石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语心理词汇习得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通过实证研究对二语心理词汇发展中语义石化现象的调查表明,二语习得者的词汇能力通常不能达到母语者的水平,探究其根源对二语词汇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娟 《科技信息》2009,(15):89-89
中国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的重要一环,本文从词汇知识的界定、词汇类型与词汇量、词汇学习策略、词汇习得研究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对二语词汇习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语言中的隐喻形式以其标记性与抽象性展示出各国文化的不同认知。目前,中外研究者主要从词汇、形态、语音、文化等角度研究颜色词。本文主要从文化角度,就认知语言学颜色隐喻的视角研究了女性在二语习得中的特点,并对比分析了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异同,阐明了母语迁移的作用。最后,笔者提出了二语习得与教学的思考与建议,希望对二语习得者与教学者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11.
秦镱菲  金朋荪  张超 《科技信息》2011,(13):214-214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从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语境"这一概念到现在已有80多年。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本文借助语境的分类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阐述了语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借助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提升二语习得水平的建议,这对二语习得者和二语教学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儿童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习得了母语,所习得的母语具有思维和交际二元性,而二语习得实质上是习得了对原有知识的另一套符号表征系统,所习得的二语仅有交际性功能;母语习得主要是认知图式的创造过程,二语习得则包括了图式增加、调试和创造三种过程。基于对二语本质及其习得过程的探讨,试图对二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文亮 《科技信息》2007,(31):147-148
词汇习得是整个二语习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词汇习得研究,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学习者在词汇能力甚至第二语言水平上的学习情况,从而使我们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学者在第二语言词汇知识习得广度和深度的研究作简单概述以指导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言习得研究发现,二语习得者最初很容易接受所学语言的典型语序。文章基于IMH假想,通过对宁波某高校来自墨西哥的留学生以及该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大二学生的调查测试,对同构映射句型与非同构映射句型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证实,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人脑中的语言处理机制会优先关照语序,二语学习者易于接受的句子所包含的NP语序均反映相关事件发生方式,即L2学习者更容易接受和习得语序与事件序列同构的句型。  相似文献   

15.
黄潇  吴飞燕 《科技信息》2011,(11):I0256-I0256,I0402
作为一种全新的口语兼阅读的教学模式,B—SLIM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潜力,值得认真探讨研究、改进与推广。本文引用语言专家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的研究理论,结合B—SLIM课堂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原则、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把二语习得理论及规律和真实的课堂结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罗伟 《科技信息》2010,(20):128-128
本文对有近四十年研究历史的中国二语习得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笔者先回顾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后对当前二语习得的研究进行反思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田甜 《科技信息》2009,(25):175-176
二语习得领域的一系列显性和隐性之分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和争论的热点之一,也为课堂中的语法教学提供了较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依据。本文首先回顾了二语习得中的显性和隐性二分法理论,继而针对课堂中的语法教学回顾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并结合显性隐性研究的较新观点,力图分析影响此类实证研究结果的主要因素,最后指出从显性隐性角度看待语法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语言的标记性是制约母语迁移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母语迁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较好地解释了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困难和迁移错误产生的原因。从标记性的涵义和标记性的判别标准入手,阐述了语言的标记性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关系,并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标记性差异,探讨了语言的标记性对英汉二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孙慧春  李伟 《科技信息》2009,(28):I0148-I0148
社团语言学习法是一种基于心理学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外语教学方法。它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依靠学生的母语,逐渐由学生的母语过渡到外语。本文基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社团教学法的研究,解析了二语习得过程中各阶段社团教学法的优势。只有充分了解该教学法,大胆实践,才能使之更恰当地运用到二语习得理论中,扬长避短,服务于二语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李柳英 《科技信息》2010,(32):174-175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语言输入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不同的学派的研究者对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拟简述主要的输入理论及观点,并综合这些理论及观点探讨开展语言输入理论研究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