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is paper proposed a method to incorporate syntax-based language models in phrase-based 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 (SMT) systems. The syntax-based language model used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link grammar, which is a high lexical formalism.In order to apply language models based on link grammar in phrase-based models, the concept of linked phrases, an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phrases in phrase-based models was brought ou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syntax-based language models coul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hrase-based models greatly.  相似文献   

2.
基于连接文法的双语E-Chunk获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面向机器翻译领域的扩展Chunk概念·EChunk是在Chunk概念基础上基于语义惟一性的一种扩展形式,其具体形态表现为具有无歧义性、复现性、可嵌套性、内部结构句法自足性的无歧义机器可翻译单元·讨论了使用连接文法的连接因子进行英语EChunk的识别技术和双语EChunk获取方法·双语EChunk库的建立必将为基于Chunk的机器翻译技术提供极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不借助辞典等工具的情况下做课堂定时翻译,其译文能够真实体现学生瞬间的翻译决定。基于学生课堂定时笔译的调查表明,学生译文中"了"、"着"等英语视点体的翻译反映了学生翻译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具体而言,含有完整体意义的一般过去时在译文"了"的使用中占绝对地位,其次是含有未完整意义的一般现在时的译文"了",而译文中"了1"和"了2"所占比例差异增大,说明学生语法意识的严谨和显化。译文中动词加上"着"的用法也表明学生在翻译中自觉的语法意识。通过分析视点体"了"和"着"汉译过程中的正迁移现象,不仅可以解释翻译语法显化、进一步验证翻译共性理论,而且使师生共同参与翻译认知学习,有利于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4.
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设计和软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ECMTS是一个基于GPSG理论开发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XECMTS应用GPSG语法语义同构理论、实现了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译文生成的同步完成,语法分析正确率为91%,译文准确率为65%。XECMTS可在PC80486或更高档的微机的MS-DOS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5.
机器翻译涉及的技术很多,许多研究难点的存在给我国计算机应用增加了困难.本文的工作有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机器翻译的理论模型;第二部分探讨了上下文无关文法;第三部分讨论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分析法,设计了一个算法;第四部分阐述了转移网络和递归转移网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面向翻译研究的融合短语结构树和依存分析的短语依存树库(phrase dependency treebank,PDT)的构建思想,阐述了中英平行PDT的构建方法.PDT采用"扁平结构优先"的短语结构树和"基于语义"的依存句法功能标注原则,有别于传统依存分析的完全二分法.大连理工大学中英平行PDT(DUT-CEPDT)的生语料取自文本质量较高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白皮书及其官方译文.首先,对文本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之后,利用专为语言学家开发的辅助工具LingTreeConstructor构建中文和英文的单语PDT;之后,在两个单语PDT之间从篇章到词的节点进行对齐,这种多层次的立体对齐比只有词、短语或句子的单层对齐能提供更丰富的翻译知识;最后,依据FrameNet进行双语平行的框架语义角色标注.DUTCEPDT将为译员培训和机器翻译研究提供所需的标准语料.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快,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翻译课的传统模式以及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翻译记忆等产品也逐步地以各种方式应用到了翻译教学当中。构建一个面向翻译教学的机器翻译系统,整体、系统地将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
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意译,要求译者不必过多地构设于原文语言的表面形式,而应主要关注原文的意义。奈达的翻译理论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奈达以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交际学理论和信息论的方法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问题,是对以往翻译理论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英国著名翻译家纽马克的格语法翻译理论,是对菲尔墨格语法的利用和发展。它认为,一个句子由动词(或具有动词性质的形容词和名词)及动词的格构成,强调双语翻译应建立在理清句子深层结构及句子成分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之上,不能拘泥于源语表层结构中的格。格语法翻译理论有助于帮助译者摆脱源语句子表层结构的束缚,有效提高译文质量,并促进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机器翻译的分类及其特点,探讨了机器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指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机器翻译中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机器翻译离不开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了达到迅捷、高质量的译文,我们应该将机器翻译与译者翻译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翻译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1.
话剧的双重性决定了话剧翻译不仅可以为文学系统服务,也更应为话剧表演服务。然而两个系统对话剧翻译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却大相径庭,文学界常常以“对等论”来衡量话剧翻译,而表演界则以“可表演性”来评价其翻译。本文则从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推销员之死》的两个译本,并指出话剧翻译的评价标准应是达到其目的的充分性而非静态“对等论”,从而使话剧翻译评价标准的探讨走出了“二元”之争,为话剧翻译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多元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范小燕 《科技信息》2007,(30):140-141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费密尔(HJ.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译文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或功能,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依据"目的法则",杨宪益和霍克斯在他们各自的《红楼梦》英译本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成功地达成了各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机器翻译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种常见的机器翻译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了机器翻译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与此同时,模糊语言的客观性对思考一些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翻译实践是基于翻译理论基础上的一条主要学习翻译的途径。中西译学理论将学生误译现象归纳为词义理解错误型、语法概念模糊型、脱离语境型、硬译死译型、汉语表达欠缺型、文化知识欠缺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翻译实践中必须根据语言环境,注重翻译的灵活性、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语篇衔接系统一般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英汉语篇的衔接系统有异有同,其中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在内的语法衔接差异较大。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表明:英语看重语法,汉语善用词汇;英语重视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英语是主语语言,汉语是主题语言。语篇意识对提高翻译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等也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科技英语广告中的双关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英语广告中的几种双关类型——谐(同)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成语、习语双关。广告英语中双关的翻译是一大难点,讨论了其翻译方法,提出应根据双关的含义,考虑广告英语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的翻译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错误,“错误分析”是应用语言学里常用的方法。翻译中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文化、语法、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语际转移中的负转移在外语学习中是错误产生的重要原因。翻译错误的实质表明学习者的语言转化能力与目标语系统存在差异,分析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分类,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资源,英汉/汉英翻译语料库以其大量的对译材料为语言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学习者可以利用其来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料,并证实译文模式和翻译知识。  相似文献   

20.
科技英语翻译应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翻译界在注重宏观翻译理论研究的同时,对微观翻译的研究也在进一步加强,翻译应力科技发展服务,本作结合食品旅游等系列英语的翻译实践,从语感、语法和惯用结构等视角谈了一些翻译中应予重视的问题,以供译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