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青海湖裸鲤的种群结构和线粒体DNA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湖裸鲤55个个体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探讨了种群结构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用MEGA2.1软件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序列变异;以黄河花斑裸鲤为外群,构建了单倍型的NJ树;用Arlequin Ver.2 000程序计算了群体内遗传变异值(Fst)。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群体没有显著的种群结构,提示青海湖裸鲤群体内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π=0.7828±0.0532),青海湖裸鲤种群很可能在历史上遭受过严重的“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裸鲤的起源和花斑裸鲤的种群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分析,探讨了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的起源关系及其进化模式.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支持了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3个mtDNA谱系的划分.形态上具有高鳃耙变异的个体未形成特有的进化枝,证明了第一鳃弓外鳃耙变异并不具有系统发育意义.对青海湖裸鲤和花斑裸鲤进化枝扩散模式的网络分析表明,黄河独有的单倍型A1是一个创立者单倍型,全部青海湖裸鲤的样品来自于它的辐射,而青海湖裸鲤可能仅仅起源于黄河花斑裸鲤两个主要支系中的一个.Fs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暗示了青海湖裸鲤和柴达木盆地花斑裸鲤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青海湖裸鲤谱系多样化发生在大约0.2734Ma前,并且在约0.0658Ma前发生了一次局部的种群扩张,而柴达木盆地花斑裸鲤可能在约0.0693Ma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瓶颈效应”.我们还发现种群扩张存在于主要由青海湖裸鲤组成的亚枝A1和由黄河花斑裸鲤独有的亚枝A21中,估算的最近共同祖先年龄(TMRCA)分别为(0.2308±0.01)Ma和(0.1319±0.015)Ma,这一估算与青海湖和黄河分离的“共和运动”地质年代大致相符.这些结果说明了晚更新世末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对青海湖、黄河和柴达木盆地鱼类多样性演化及其生物地理学格局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聚维酮碘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幼鱼(体长7~8 cm,体质量15.34 g±0.23 g)的急性毒性,并测定了不同浓度聚维酮碘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幼鱼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19±1)℃水温条件下,聚维酮碘对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幼鱼的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37、3.15、2.75和2.51 μmol/L,安全浓度为0.84 μmol/L;(2)在安全浓度(0.84 μmol/L)和生产上使用浓度(0.22 μmol/L)下,青海湖裸鲤(♀)×花斑裸鲤(♂)杂交幼鱼的耗氧率分别为0.340和0.293 mg/(g·h),窒息点分别为0.417和0.383 mg/L,均显著高于不用聚维酮碘时的耗氧率(0.243 mg/(g·h))和窒息点(0.363 mg/L)(P<0.05)。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水系的一种特有鱼类,也是青海湖中唯一的、产量极高的经济鱼类,在西北的鱼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二十余年来,我国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生物学研究,不仅在分类、生态、区系以及个体发育等方面已有一系列的研究报告发表,而且形态解剖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有人正在进行。关于青海湖裸鲤肌间骨的研究尚属空白,我们对它进行了比较仔细的解剖观察。兹将工作方法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所选用的材料为采自青海湖的,经10%甲醛液固定的七尾青海湖裸鲤[Gymnocyoris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常规压片法,分析了苦参属(Sophora) 6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白刺花(S.davidii)核型公式为2n=2x=18=14m+4sm,属2A型;苦豆子(S.alopecuroides)核型公式为2n=4x=36=28m+8sm,属2B型;苦参(S.flavescens)核型公式为2n=2x=18=14m+4sm,属2B型;柳叶槐(S. dunnii)核型公式为2n=2x=18=18m,属1B型;短绒槐(S.velutina)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m,属1B型;砂生槐(S.moorcroftiana)核型公式为2n=2x=18=16m+2sm,属1B型。在本研究的6种苦参属植物中,苦豆子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类型与前人报道一致,而白刺花和苦参、砂生槐的染色体数目一致但核型类型不同,其余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类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豆科2种荒漠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银沙槐Ammodendron bifolium(Pall.)Jakovl.和盐豆木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Pall.)Voss.的染色体,按全国第一次植物染色体学术讨论会建议的标准进行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沙槐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8,核型公式2n-2z=18-2M 16m,核型属1A型;盐豆木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6,核型公式2n=2x-16=6m 8sm|2st,核型属2A型,较银沙槐的核型进化.上述结果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六倍体莜麦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莜麦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为42.为六倍体.包括11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9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1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中有3对染色体带有随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2m 18sm(4SAT) 2st(2SAT).  相似文献   

8.
青海湖鱼类寄生棘头虫在宿主肠中的位置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海湖裸鲤和高原硬刺条鳅的肠道寄生有2种棘头虫——青海新棘吻虫和湟鱼棘头虫,在青海湖裸鲤的肠道中,湟鱼棘头虫分布在前,青海新棘吻虫在后;在条鳅肠中,2种棘头虫分布的前后关系不明显。2种棘头虫在青海湖裸鲤中共同感染时:青海新棘吻虫的位置明显后移;它们在条鳅中共同感染时:青海棘吻虫的感染强度显著下降;2种棘头虫在两宿主中的生态位重叠值都因共同感染而下降,其种间协调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取常规根尖压片法对横断山区唇形科(Lamiaceae)荆芥属(Nepeta)的大花荆芥(N.sibirica)进行了染色体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首次报道了大花荆芥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结果表明:大花荆芥染色体数目为2n=1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18m,,没有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染色体长度比为1.70,属1A核型.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荆芥属的系统关系提供了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裸鲤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湖裸鲤成鱼、鱼苗、鱼卵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水分、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裸鲤成鱼、鱼苗、鱼卵干物质的粗蛋白含量分另为65%、57%和38.76%;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5%、31%和3.24%。裸鲤成鱼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精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赖氨酸。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封湖3年对裸鲤种群结构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青海湖裸鲤在封湖三年前后种群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肯定了封湖三年的成效,并指出封湖三年为期过短,尚不足以使裸鲤资源恢复到维持生态平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山东臭草属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两种臭草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结果显示:臭草(Melica scabrosa Trin)染色体数目2n=18,核型公式为K(2n)=2x=18=14m 4sm,相对长度组成2n=18=4L 4M2 8M1 2S,核型为“2A”类型;华北臭草(Melica onoei Franeh.et Say.)染色体数目2n=18,核型公式为K(2n)=2x=18=12m 4sm 2st,相对长度组成2n=18=4L 2M2 8M1 4S,核型为“2B”类型。讨论了染色体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芹菜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芹菜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x=2m+18st+2t,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1.87%,核型类型为3A型.  相似文献   

14.
首次报道了皖西天堂寨三种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湖北黄精(P. zanlanscianense) 核型为20n=2x=28=10m 8sm 10st,染色体长度比值3.49,属于3B核型;多花黄精(P. cyrtonema)核型为 2n=2x=22=2m 18sm 4st, 染色体长度比值2.38,属于3B核型;玉竹(P. odoratum)核型为2n=2x=18=8m 10sm(3sc), 染色体长度比值2.84, 属于2B核型.分别与产自其它地区的同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大叶马蹄香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大叶马蹄香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2n=24,核型公式为2n=2x=24=18m+6sm,没有倒带随体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接骨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接骨草为实验材料,按常规制片方法,观察中期分裂相并进行显微摄影。染色体类型按Levan方法分类,其核型为k(2n)=34=18m 16 sm。根据Sebb ins的染色体核型的不对称类型,接骨草染色体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17.
对苦参(Sophra flavescens Ait)。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K(2)=18=10m+8sm,核型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42%,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6M2+12M1。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总结患者核型资料,为产前诊断提供依据。对776例分娩畸形、死胎、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共检出异常核型25例,占受检人数的3.2%,其中平衡易位携带者13例,臂间倒位5例,性染色体异常7例。这表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畸形、死胎、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在遗传咨询门诊中,应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若再次妊娠,则应进行生育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张峰  姚燕 《山东科学》2013,26(2):53-55
本文首次对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 Pall.)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的染色体数目2n=18,核型公式为K(2n)=18=16m+2sm。根据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盐地碱蓬的核型属1A型。  相似文献   

20.
山东6种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山东6种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K(2n)=2x=24=20m 4sm,核型“1A”;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K(2n)=2x=16=8m 8sm,核型“2A”;白刺花(Sophora vicifoliaHance.)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K(2n)=2x=18=2M 14m 2sm,核型“1A”;有斑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 .pulchellum(Fisch.)Regd.)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K(2n)=2x=24=4m 2sm 6st 12t,核型“3A”;野韭(Allium ramosum L.)染色体数目为2n=16 1B,核型公式K(2n)=2x=16=12m 2sm 2st 1B,核型“2A”;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s Bge.)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K(2n)=2x=24=14m 10sm,核型“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