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了一个多机器人协作系统离线编程软件,首先对多机器人协作运动时的约束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一般的多机器人协作系统离线编程软件设计了软件框架与类结构;并根据实验室现有项目作了一个具体软件实现;最后,对典型协作运动的离线规划与仿真执行以及仿真与真实系统中同一个Job文件的执行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车辆自动化焊接的水平,替代目前机器人示教再现的编程方式,自主开发了基于某车辆焊接的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VWROBCAM.VWROBCAM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采用图形工具OpenGL在Visual C++环境下开发的离线编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车辆三维焊接零件的参数化自动造型及焊接特征设计,基于COM接口技术实现了焊缝特征信息提取,基于OLE技术实现大型机器人工作站仿真环境与车辆的三维CAD无缝集成及机器人焊接过程计算机图形仿真.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的能力,在对机器人工程实训室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由机器人仿真与离线编程教学区、基础课教学区、机器人工作站实训区、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区四大块构成的实训室建设方案。论述了仿真教学与基础教学中实训环节的建设方案、五个机器人工作站的工作模式和设计方案以及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一套面向服务机器人的简易编程环境.利用此环境可以绘制机器人作业环境的地图,使用图标进行可视化的编程,并对机器人的运行进行二维和三维动画仿真.编程环境模块间采用CORBA标准通信,功能独立的各模块可以分布在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上,也易于移植到其他编程平台.在双臂移动式服务机器人SmartPal上的演示实验表明,此编程环境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结合ABB IRB 2600机器人,参照数控机床柔性自动化上下料生产线,为之搭建了包括CNC机床、输送线在内的上下料仿真工作站系统,实现自动化上下料和自动物料输送,减少了人力成本,保证加工质量和较高的生产效率;通过Robot Studio离线编程软件,在计算机搭建的虚拟环境中,完成了上下料仿真工作站系统的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机器人上下料仿真实验;通过对虚拟生产线系统的调试和优化,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将为机器人和数控机床柔性自动化上下料的教学提供了实验范例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采用Visual C 及OpenGL技术开发了MOTOMAN-UP系列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其设计方法.该系统能对任意马鞍形焊缝规划出焊枪的运动路径与姿态,且按比例同步显示工件;集成了机器人通信模块和运动学仿真模块,并自动导入工件,不仅能单步生成作业指令,而且可自动生成作业文件.通过以太网实现弧焊机器人的远程控制,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以多机器人装配生产线为研究对象,构建由3台ABB工业机器人与传送带组成的虚拟装配生产线。依据工件的装配工序,通过导入内置工业机器人模型以及(离线)编程,创建多机器人系统仿真I/O信号和动态组件,实现生产线系统的离线编程与仿真模拟。通过虚拟系统的仿真,调试并优化装配过程中机器人的部分作业轨迹和运行姿态。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多机器人装配生产线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能够在虚拟环境下对生产线的运行轨迹进行预规划;该虚拟仿真系统可以为多机器人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技术参考与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然后基于Delphi开发平台,应用OpenGL强大的图形功能,建立了主、从式机器人三维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对机器人遥操作仿真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出一套基于网络的机器人遥操作仿真系统。并且对Delphi中网络控件TclientSockel和TserverSocket进行编程,实现了机器人控制命令和反馈数据在局域网上的实时双向传输,从而完成了主从式机器人的网络遥操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图形信息与机器人轨迹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机器人在复杂路径作业时的离线编程,提出了用仿真结果提取机器人运动方程逆解的方法。首先以AutoCAD平台提取作业路径各控制点信息,运用ADAMS平台对机器人进行运动仿真。然后通过仿真结果导出机器人各关节的转角函数,并利用关节转角函数产生机器人的控制程序。最后用MOTOMAN-UP6机器人和相关软件完成了机器人切割作业的模拟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上述的观点和方法适用于目前各种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当前切削加工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开放性、智能化和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将STEP-NC标准引入机器人加工领域,构建了基于STEP-NC的切削加工机器人后置处理系统.基于ST-Developer软件开发了高效的信息提取类库STNCLib,提出了基于等照度线的复杂曲面分区刀具轨迹规划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的自动生成方法,并最终生成机器人运动控制程序,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采用软件编程和仿真的方法对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合理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新概念下,工业机器人成为中小型企业的必然的选择。但工业机器人应用存在示教编程耗时且技术难度高,离线编程系统成本过高等问题,很难适应中小型企业产品批量小、更新快、机器人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设计工业机器人易编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通过创建易编程项目提高机器人编程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编程过程中的重复工作;硬件部分包括机器人系统、传感器,为编程的自动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借助机器人仿真研究机器人,可以节省研究经费、提高研究效率。该文介绍可在微机上运行的机器人图形仿真系统,该系统可供研究机器人CAD和机器人离线编程。文章讨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介绍了系统三维几何造型及图形显示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HOLPS中的机器人语言人机界面.该机器人语言(HOLPS语言)具有VAL语言的基本功能,允许用户选择多种轨迹规划算法,提供机器人运动学正反解自动生成功能,具有静止编程动态运动功能.HOLPS语言界面采用下拉式菜单和弹出式窗口管理,除以键盘为主进行操作外并配有鼠标器操作,对机器人程序主要以解释方式执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机器人与夹具、修模器、换枪架和围栏的相对距离,以及机器人底座的高度研究机器人布局设计,并从目前的仿真项目中总结出机器人仿真项目中如何获得一个好的布局,有效地解决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干涉多、余量少等问题,同时还能够优化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减少工作的节拍。  相似文献   

15.
简单介绍了几何建模中常用的模型,并选择Visual C 6.0和OpenGL作为仿真编程开发的工具,利用CSG的方法建立了拱泥机器人几何模型,创建了拱泥机器人仿真的界面和虚拟海底环境,为拱泥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厚板双面双弧焊机器人任务规划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合金高强钢厚板生产效率低下,采用双面双弧不清根焊接工艺为实现机器人智能化焊接提供了可能.采用离线仿真结合集散控制实现了多种焊接方法、多个任务和多种机器人复杂焊接系统的集成.通过建立指令目录实现了多机器人编程指令的管理,设置指令目录的指令执行条件实现机器人间运动时序关系的控制,最终实现了多机器的编程与仿真.建立集中控制中心,根据工艺要求和机器人执行条件对多任务进行规划管理,实现厚板双面机器人自动化焊接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仿真机器人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等多门科学于一身,模仿人的形态和行为而设计制造,一般分别或同时具有仿人的四肢和头部,其技术代表着时代最新的高科技发展水平。该文根据仿真机器人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技术和产品应用特点展开分析,通过研究仿真机器人在残疾人生活起居中应用需求、应用可行性、应用范围、应用前景、发展趋势等内容,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仿真机器人对残疾人无障碍生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等效运动模型法建立了六自由度串并联复合驱动型冗余度磨削机器人的运动方程,开发了运动仿真软件,分析了机器人的加工空间,给出了仿真软件的应用方法和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与其本体结构相比,该机器人具有较大加工空间。所开发的仿真软件是机器人设计、分析、编程及控制的重要基础模块。  相似文献   

19.
基于Java 3D的仿人型机器人三维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Java 3D中虚拟机器人的树状结构特点,提出一种由机器人运动学导出的矩阵变换方法,使机器人左、右脚均可动态地成为树状结构的"根结点".根据该方法编写的虚拟机器人驱动程序,并采用单线程机制,可以驱动虚拟机器人各关节平滑运动.最后,在仿人型机器人的图形化编程仿真平台上实现了虚拟机器人的行走动作.  相似文献   

20.
鉴于动力学模型对系统仿真、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基于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对5自由度袋装物料搬运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动力学模型.采用 MATLAB编程求解动力学微分方程的解,基于 ADMAS虚拟样机平台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得机器人各个关节加速度、驱动力、力矩曲线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