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备和放松活动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自我锻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和自我锻炼的效果以及比赛的成绩。认真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它能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更是避免受伤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韩超  张迪  铉令强  王玮 《科技信息》2012,(22):265-26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在大学体育课上准备活动所依据的生理学因素,根据它的生理学依据来指导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实践,从而达到掌握技战术和健身的目的。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和其生理学依据,为有效地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合理地安排好准备活动的时间、负荷以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更有利于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3.
崔振宇 《科技信息》2009,(4):194-195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我们上体育课之前,都知道需要做二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有效地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合理地安排好准备活动的时间、负荷以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是体育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查阅法和理论分析法,系统地阐述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对体育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准备活动是在进行基本教学和训练之前所进行的身体练习,它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准备活动应该逐渐的从安静状态转入工作或者比赛状态;整理活动的目的是使身体从较激烈的活动状态逐渐的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5.
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规律,总是从相对的安静状态,逐步进入工作状态,再提高到较高的水平,然后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又逐渐下降到原有或低于原有水平的状态。根据这个客观规律,在从事各项体育教学训练中,为了保证基本部分的教学,尽可能地缩短人体机能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及早发挥较高水平的活动能力,往往采用准备活动这一措施以达到上述目的。准备活动由于所解决的任务不同而分为一般性及专门性准备活动两种。其内容有徒手的或持轻器械的练习两种。从进行的形式又可分为单人,双人、集体练习等。在教学训练中徒手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从事比较剧烈运动之前,往往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目的就是使学主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使人体尽快地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作为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各种身体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步骤,是人体由安静状态逐渐过渡到运动状态的一个过程.科学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避免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损伤,而且还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基本素质,所以准备活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准备过程,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准备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则是体育课的关键部分,从理论上讲准备活动的主要作用是逐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也就是说,使人体由安静状态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作好充分准备,准备活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基本任务的完成,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加强准备活动的教学设计,重视准备活动是完成基本任务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9.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充分的准备活动,既能有效地避免学生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预防体育伤害事故,又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提高基本素质,并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是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师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课的内容不同,其准备活动的要求、方法、运动量等也不同.那么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才能做好准备活动,对学生学练技术动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本质的探讨和认识及体育教学、训练的改革,准备活动的内容组织的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发展与创新。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自我锻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必须要克服身体的惰性,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这对将要进行的体育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准备活动是学生自我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其中,在准备活动中,有其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价值。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使学生充分的做好、做完准备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对准备活动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谈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可以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提高运动器官的工作能力,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很好的适应,从而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合理的准备活动不但可以使人体各器官,系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准备活动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实习的"超前实践"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课外活动中有目的地注重体育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从师素质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超前实践"模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教学、训练、裁判等能力,使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为教育实习及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体育训练只有对身体和精神达到高度良性兴奋活动的状态,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准备活动就是为了正常而有效地进行身体训练和技战术训练,事先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心理上没有参加训练的愿望,那么生理上也很难达到适应训练的状态。不少的教师,虽然准备活动时间也不短,但常常为学生仍然没有训练情绪而伤脑筋。这是因为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惰性”还没有完全克服,中枢神经往往不能摆脱抑制状态造成的。因此,那种千篇一律,天天老一套,令人生厌的准备活动,即使动作编排的很好,也难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做好排球教学课的准备活动谈谈个人的一点肤浅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小峰 《科技资讯》2013,(14):182-182,184
准备活动是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自我锻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当今新课改时代,有些体育教师对教学前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清楚,为了更好的引导体育教师对体育准备活动的重视,本文从运动生理学的原理对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准备活动作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将会对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物质保证,使用场馆器材还要经常性的进行检查、改善、以免引起伤害事故.体育术科教学与训练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体育术科教学,要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同时善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以免引起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6.
安光亮  李翔 《科技信息》2009,(8):208-208
自从事体育事业十多年,从事体育教学训练五年多来我深刻体会到准备活动在体育课、训练课、比赛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准备活动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训练水平和比赛水平的发挥,有效的准备活动是达到训练效果的关键。因而,教练员在实际教学训练中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专项准备活动,保证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是基本部分的“前奏”,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进程效果,它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使之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准备活动做得适宜,对于提高运动成绩,防止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灵活地选择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恰当地安排准备活动的时间,这是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于教师非常重视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的教学.相应地就忽视了整理活动的教学.还由于体育课的不断减少和学生受到的各种压力.使学生不愿进行体育锻炼,所以每次体育课学生都适应不了此强度,每次都会产生肌肉酸痛,使学生感到疲惫,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厌恶”。放松的整理活动可以消除学生运动后的肌肉酸痛,还可以使学生从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过渡到安静状态等。由此可见,整理活动在体育课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惰性,为即将来临的正式练习或比赛作好机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肖珠 《海峡科学》1998,(3):41-41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巩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一堂体育课中,准备活动虽然不是课的主要部分.但它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在激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