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丙松 《科技信息》2010,(1):382-382,384
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人称和叙事声音的双重性几个方面探讨了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2.
《远大前程》完成于1861年,是狄更斯晚期重要作品之一。文章从叙事视角入手,结合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分析了《远大前程》这部历史作品的叙事艺术,并对文中不同叙事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考究了作者在《远大前程》中叙事技巧的巧妙应用并肯定了其叙事手法的独特性和开创性。  相似文献   

3.
叶朝红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174-177
鲁迅受其秉性特质、文学态度、生命哲学等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克制"叙事风格.这一叙事风格在其作品中有多种表现手法,例如使用长标点、短句、冷色调词汇、转折词、反语等等."克制"的叙事风格对其作品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克制"叙事造就了鲁迅独特的"含泪的笑"的语言艺术,形成了作品中"难以言说的情感",塑造了独特典型的人物形象,带来了独特诗意的创造.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瓦解了小说的传统范式,纳博科夫的作品深受其影响.纳博科夫独特的叙事技巧、语言风格以及作品中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的人生终极主题,一定程度上造成纳博科夫的作品的多义性与复杂性,《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中文本的叙事层次与作者使用的转叙手法十分独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虚土》是刘亮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诗性长篇打破了常规的小说写作方法,叙事策略别具一格。作品中相对独特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语言使小说的主题意蕴得到了深化。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以其含蓄简约的“冰山文体”、独特的叙事风格,在他的作品中的树造了一大批硬汉的形象,深受世人好评。但仔细分析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海明威在他充满男子汉气质的男性视角中又隐约地显现出超越男性本身的女性意识。本文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入手,分析他的独特的两性视角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老人与海》独特的文体特色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运用统计法和描写法揭示其风格要素即小说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和叙事方式的具体特征,进而指出《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客观、简洁、朴实的美学思想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8.
《乞里马扎罗山的雪》是海明威最为优秀的一部短篇小说,可以被视为集有威艺术创作手法之大成。从此篇读者不仅可以窥见海明威的严谨,流畅的创作风格,欣赏海明威英雄,还可以领略海明威成功运用内心独白以及意识流表现人物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9.
穿越阴冥与阳界--论阎连科早期小说创作中的"亡灵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亡灵叙事是一种以亡者的灵魂为视角展开文本叙述的叙事方式.阎连科早期的小说创作集中地运用了这一独特的叙事技巧.亡灵叙事在小说叙事学层面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叙述策略上超越了传统作品的固定模式,实现了叙事的独立,使作家在行文时拥有了更加宏阔的视野和更加充分的叙述自由;在美学方面,陌生化的叙事策略使文本在独立的过程中产生了审美意义上的震惊;在彰显文学的存在之思方面,深化了文本写作的内在旨趣,有效地敞开了作家精神归乡的路途.  相似文献   

10.
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海明威以他独树一帜的“海明威风格”,创建了一种洗练、简捷的现代叙事文体,而且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对现代美国文学的发展有特殊的贡献。从叙事视角、对话、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等叙事手法人手,对其短篇名篇《乞力马扎罗山的雪》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从而向读者展示,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1.
体悟《论语》的文学价值,有必要在参考史家"实录"意识的基础上,辨析并诠释原书的叙述质素、叙述特质,以及由此而致的叙事性和故事意味。事实是,《论语》的叙述质素根源于史传文化,其叙述特质紧密关联着人物与语录,其叙事性鲜明而且独特。从整体上看,《论语》一方面融前代王官叙事于哲学思辨之中,另一方面迥异于其它诸子叙事,从而构成了个性化的叙述品格。  相似文献   

12.
影片《三峡好人》讲述了在三峡拆迁的真实历史影像中两个虚构的故事,采用独特而新颖的表现方法与叙事视角,纪录了三峡拆迁过程中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追求.文章从叙事结构、主题阐释、电影语言、结尾叙事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影片独具匠心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电影《断臂山》的成功离不开影片鲜明的叙述技巧。影片创作者在同一叙述层次和不同叙述层次中营建了多个虚构世界,这些虚构世界的存在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清楚各个虚构世界间的关系对影片叙述意图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南方民族叙事诗叙述故事在时间上不可避免是线性的,但不可能与"真正"的故事时间完全一致。表现在"时长"上,叙述时间的总量不可能与"真正"的故事时间的总量完全相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省略、概要、场景、延缓、停顿等。  相似文献   

15.
《百合花》主要刻画的是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圣洁感情,但两者之间穿针引线的是小说叙事人“我”。从结构上说,两个主人公是被言说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通过叙事者“我”的眼睛看出来或感受到的,小说使用的是外聚焦叙事法,叙述者“我”在结构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的叙事视角也新颖独特,匠心独运,令人耳目一新,回味不尽。  相似文献   

16.
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作品《认真的重要性》以其巧妙的构思,诙谐言语,赢得了众多的青睐而堪称闹剧性喜剧中的经典。本文将从其叙事逻辑及文体特征来作一分析,以揭示出剧作家所追求的一种讽刺的艺术效果以及其蕴涵的艺术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左传》既是历史著作 ,又是文学著作 ,具有双重性质和双重功能。文章从历史写作和叙事文学存在着部分交叠关系入手 ,就写作材料、材料的加工方式、作品成就、社会功能等方面 ,对《左传》叙事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作了深入剖析 ,高度肯定了《左传》在叙事文学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花腔>的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花腔>的出众之处不完全在于文本作者得意、论者激赏的"先锋性"的两套叙事话语体系的设置,更在于通过调用"真"的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智慧对历史话语权的质疑和对"红色"知识分子荒谬人生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9.
《半生缘》小说与电影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优秀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小说《半生缘》文本中的全知全能视角及女性主义立场在其同名电影中以交叉视角出现,其立场的变化也导致了女性批判力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的"三事"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事"话语是指一句话列举"三事",作三个、三面或三层意义表述的语言形式。其表现有以"三事"为三项原则、三个条件、三个原因、三个愿望、三个物品等主要类型。从文献材料来看,"三事"话语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客观的存在,而且历史悠久,涉及广泛,形式多样,是中国语言文学一大民族特色,无论治语言学或文学的学者,都不可不予以适当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