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中国西沙站1962-2004年月蒸发量、日照时间和近地面风速资料,分析了西沙各季节蒸发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日照时间、近地面风速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沙春、夏和冬季蒸发量以年代际变化方差占优,年际变化方差次之;秋季蒸发量的年际变化方差和年代际变化方差相当。四季蒸发量年代际变化与近地面风速、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仅与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四季蒸发量减弱的变化趋势是由近地面风速的减弱和太阳辐射的减少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窦彩霞 《科技资讯》2014,12(17):239-239
利用安阳站1961—2010年20 cm口径蒸发量资料,对蒸发量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等气候特征作了较全面地分析。结果表明:50年来各季、月蒸发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年蒸发量以117.11 mm/10 a的倾向率减少,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夏季、秋季,其中6月份蒸发量偏少趋势最明显。年蒸发量在20世纪60~70年代为相对偏多期,80~90年代为相对偏少期。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对年总蒸发量进行突变检验表明,年蒸发量在1988年发生一次突变,表现为1988年后蒸发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根据山西省灵丘和浑源两个相邻地区蒸发皿不同的蒸发现象,基于灵丘和浑源1976-2013年的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资料,分析了蒸发皿不同蒸发现象的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与"蒸发佯谬"现象一致;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与"蒸发佯谬"现象相反.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年最大蒸发皿蒸发量,灵丘地区大于浑源地区;年最小蒸发皿蒸发量,浑源地区大于灵丘地区.灵丘地区整体为"正距平-负距平"的变化,浑源地区整体呈"负距平-正距平"的变化.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突变年份(1986年)早于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突变年份(1996年).季节变化中,四季的蒸发皿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夏、春、秋、冬,四季变化趋势灵丘地区与浑源地区相反.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年代际变化为"下降-增加"趋势,浑源地区的年代际变化为整体增加的趋势.灵丘和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年代际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冬季的变化一致,夏季和秋季的变化不同.灵丘地区和浑源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和动力因子(风速)呈正相关;和湿度因子(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呈负相关.热力因子(气温、日照时数)中,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量与气温呈负相关而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与气温呈正相关而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热力因子(日照时数)是引起灵丘地区蒸发皿蒸发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湿度因子(相对湿度)和热力因子(气温、日照时数)是引起浑源地区蒸发皿蒸发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湿度因子(相对湿度)变化的显著性不同是造成灵丘和浑源地区蒸发皿不同蒸发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根据阿克陶县气象站的1964~2009年的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温度、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了阿克陶县近46年来蒸发量的基本特征、变化趋势和阶段性及引起蒸发量变化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阿克陶县的年均蒸发量及四季蒸发量呈显著的偏少趋势,年均蒸发量变化倾向率为-263.17 mm/10a.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5.
利用濮阳1971年~2007年近40年的气象资料,对溪阳地区蒸发量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等气候特征作了较全面地分析。探讨了涟阳地区蒸发量与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水汽压、风速等几个主要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渡阳地区蒸发量的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蒸发量月变化以6月最大,12月最小,1到6月遂月增加,7月后遥月下降,呈明显的单峰型,并与某些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相关关系。简述了几种减轻干旱影响的有效措施,为更加有效利用本地气候资源,促进和改善我市农业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选用1957~200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华北地区5个分区动力和热力蒸发量的季节、年际变化规律,动力和热力蒸发量之间的差异,动力和热力蒸发量对总蒸发量的贡献以及近20年全球变暖背景下华北地区动力和热力蒸发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各个区域动力和热力蒸发量的年、季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异,动力蒸发量的季节变化呈双峰特征,而热力蒸发量则呈单峰变化.动力蒸发量和热力蒸发量的年和季节序列线性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种差异明显变大.年平均热力作用对总蒸发量的贡献大于动力作用,不同季节这种规律有所不同,温暖季节热力作用对总蒸发量贡献较大,寒冷季节动力作用大于热力作用(华北4区除外).  相似文献   

7.
江苏北部沿海防护林体系对区域性蒸发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具有湿润海洋性气候特征的江苏北部沿海,从蒸发过程的物理机理出发选用适宜的蒸发量计算方法,获得防护林区域1974~1991年月蒸发量的连续序列资料。通过有林区与无林区月蒸发量的时、空对比分析,得到随着林木的生长成林对蒸发影响的变化,肯定了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调节气候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8.
借助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汾河流域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和蒸发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应用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在不同的分割距离范围内有不同的空间相关性,多年平均降水量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带性,蒸发量分布变化地带性不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分辨率CRU数据集1950-2009年的逐月资料,计算湿润指数,采用回归分析和偏相关方法分析中国区域干湿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1950-2009年中国总体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以秋季最为显著;中国降水量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0.04 mm/10 a),潜在蒸发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0.71 mm/10 a),潜在蒸发量的显著增加促进了中国干旱化.湿润指数变化的空间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呈相反的趋势,降水量减少而潜在蒸发量增加的共同作用成为东部地区干旱化的直接原因;降水量增加而潜在蒸发量减少(微弱增加)为西部地区干旱适度缓解的直接原因.太阳短波辐射对潜在蒸发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温度、水汽压、温度日较差、云量和降水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盘龙河流域1961—2013年蒸发皿蒸发量观测资料,分析了盘龙河流域蒸发量的变化特点及其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53年来蒸发量呈十分显著的减少趋势,其变化速率为-23.90 mm/10 a,53年来减少了126.7 mm,各季蒸发量与年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减少趋势;2)年蒸发量与春季、雨季呈显著的突变减少趋势;3)秋季5 a、冬季6 a的变化周期十分显著;4)R/S分析法与均生函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具有一致性,预示着盘龙河流域未来蒸发量将可能仍呈显著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1.
空调工况下非共沸制冷剂蒸发时的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空调工况下非共沸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换热特性,探明制冷剂和换热流体间温差的沿程变化规律,建立了制冷剂的蒸发换热模型,根据标准的空调工况确定了制冷剂的蒸发物性参数.利用制冷剂状态方程得到蒸发过程中温度与焓的对应关系,计算出制冷剂和换热流体在蒸发过程中的温差.通过归纳沿程位置的温差变化,得到它的变化规律,对大多数非共沸制冷剂,换热温差沿程呈非线性变化,这为合理设计蒸发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最后应用上述方法对15种非共沸制冷剂的蒸发特性进行了评价,发现R407C制冷剂换热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腐蚀环境对结构抗力的影响、抗力衰减模型、地震危险性、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在描述地震发生的随机性时,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泊松过程模型.用一个简化的结构抗力衰减模型,忽略了结构抗力变异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地震发生的随机性和结构抗力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提出了腐蚀环境下随机烈度和确定烈度地震时结构承载能力可靠度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在随机烈度和确定烈度地震作用下,受腐蚀结构承载能力失效的概率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当结构处于严重腐蚀环境时,其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可靠度有明显的降低.图2,参8.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冰片滑落式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的分析及研究,表明在影响制冷机COP值的两大因素——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中,蒸发温度占主导地位,要提高制冷机运行的COP值应当首先考虑提高制冷机的蒸发温度.冰片滑落式冰蓄冷机组较其他的冰蓄冷形式相比,制冰时蒸发温度较高,制冷机的COP值高于其他的冰蓄冷形式,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冰蓄冷形式.而对于该冰片滑落式冰蓄冷机组,当晚上开足片冰机制冰,所得冷量仍然无法满足翌日外界需求时,首先应考虑在14∶00~17∶00开机进行联合供冷,并且尽量避免在中午和晚上等一些片冰机的COP值比较低的时段开机制冷.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内冷式薄膜蒸发器的传热与蒸发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带冷凝器的新型内冷式薄膜蒸发器的传热与蒸发性能,采用正交实验,发现在进料流量、刮板转速和夹套加热温度这3个因素中,对总传热系数和蒸发速率的影响最大的是夹套加热温度,其次是进料流量,最小的是刮板转速,同时还发现物料在接近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下进料,能充分利用地利用蒸发面积,提高传热系数和蒸发速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佣效率的规律及基本要求,提出烧碱蒸发装置三个佣效率公式。同时比较并讨论了不同佣方程对佣效率公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在黑洞熵具有量子修正的情况下黑洞温度的修正,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黑洞寿命的变化.研究发现,黑洞蒸发到普朗克质量时,温度降出现无限大,再减小质量时将出现负温,此时黑洞熵也将出现极小值.  相似文献   

17.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thermocapillary convection and evaporation effect in evaporating liquids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a thin evaporating liquid layer in a rectangular test cell when the upper surface was open to air. By altering the imposed horizont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and heights of liquid layers, the average evaporating rate and interfacial temperature profiles were measured. The flow fields were also visualized by PIV method. For comparison, the ex...  相似文献   

18.
自制电冰箱蒸发器管道能降低内漏修理成本。自行设计的弯管器能有效地克服管道折伤,提高了弯管的灵活性和速度,整形用具能把圆形铜管整形成半圆形,从而使自制蒸发器的吸热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几种常用城市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中常用的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分户供热等三种方式。本文以单位蒸发量所服务的供热面积及所需供热设备为依据,对三种常用供热方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供热应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燃气锅炉;户式供热应在缺少集中热源的情况下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