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供应链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在短期内,下游企业相对更愿意实行VMI供应链模式以减少库存成本等,获取更大收益;而对供应商来说,这种模式的收益并不显著.因此,VMI模式下,供应商与下游企业之间存在一种博弈关系.本文从供应链整体收益以及利润分配等角度,综合比较、分析各类研究VMI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博弈模型,系统阐释了博弈对于供应商与其下游企业之间利润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sh讨价还价模型中,双方议价能力是决定各自利润分配的主要影响;在Stackelberg博弈中,先行优势明显.最后,指出模型改进以及深入研究的方向,可从激励与补贴机制、Shapley合作博弈等角度优化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2.
考虑2条供应链,每条供应链均由一个厂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顾客需求是随机的,其中一条供应链上的需求相对稳定,其分布函数是确定的,且被2个厂商共知;另一条供应链上需求的分布函数随着时间而改变.根据厂商间是否进行生产能力共享和信息共享,考虑了厂商不合作、部分合作和完全合作3个模型.分析了3个模型中厂商的最优生产能力和相应的利润,总结了生产能力共享和信息共享对厂商利润的影响,并得到了厂商愿意进行生产能力共享和信息共享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厂商向消费者提供一个价格折扣时的两级供应链合作广告问题,先后讨论和比较了两阶段博弈与协同合作博弈时的均衡结果.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厂商若直接给予消费者更多的折扣,零售商将提高地方性广告努力水平.对于给定的价格折扣,合作情形下的整条供应链利润总是大于非合作情形下的系统总利润.而且价格折扣只适合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运用了Nash讨价还价模型来决定整个系统利润增量的分配.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4.
结合供应链运作的特点,从指派博弈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企业的合作战略.将供应链整体设计经济模型向多层拓展,得到了一个最大化联盟利润的多层供应链整体设计经济模型,并证实了模型中合作博弈核心解的存在性.研究表明:供应链联盟核心企业在联盟内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生产成本和意愿支付的基础上指导其合理地安排合作关系,可以使得供应链整体收益达得到优化.而且,由于此合作战略符合合作博弈核心,其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供应链联盟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考虑制造商产品质量改进的时滞效应对消费者参考质量的影响,构建了Nash非合作博弈、协同合作博弈、制造商承担零售商广告成本的部分合作博弈以及零售商承担制造商质量成本的部分合作博弈的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借助微分博弈原理得到了4种博弈模式的成员均衡策略和供应链绩效。研究发现:产品质量改进的时滞效应影响制造商的质量改进策略,不影响零售商的广告策略;成员的边际收益和成本是影响其策略以及绩效的关键因素。对比分析和数值算例发现:供应链成员的部分合作博弈虽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但可对分散式供应链进行帕累托改进;无论时滞效应存在与否,协同合作博弈下的成员策略、绩效及消费者参考质量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供应链融资中协同度低的问题,论文通过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供应链融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三方协同机制,并对三方博弈模型均衡点及演化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探索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协同效率影响因素。结论表明:额外收益及违约金是影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协同的关键因素,当金融机构额外收益越高,选择协同融资的预期收益则越高;违约金越高,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及中小企业选择松散合作的成本则越高。两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主体选择协同融资的概率越大,越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个供应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二级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建立了考虑保鲜努力水平的3种博弈模型:合作博弈模型、供应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Stackberg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3种决策顺序对供应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的影响。并进一步针对供应商主导的Stackberg博弈模型,证明传统的收益共享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协调,提出了基于努力成本分担的协调机制。研究表明:当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担比例满足一定条件时,供应链可实现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两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的收益共享契约博弈模型,分析供需双方及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对建立的契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比较,分别计算出批发价格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下零售商、制造商及供应链总体利润,证实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有效协调供应链利润,产品间替代性对制造商的利润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考虑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两个供应商的两级供应链系统中,两供应商之间在碳减排研发水平上进行纳什博弈,而制造商与两供应商进行斯坦伯格博弈.构建了考虑碳减排研发技术水平溢出的博弈模型,并通过逆序求解法得到两个供应商的中间产品价格、碳减排研发水平和制造商产量,比较分析了不同竞合模式下供应链的决策及利润,并设计了一种收益共享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表明:1)制造商与两供应商协同合作不仅可以使供应链整体利润最优,而且还能形成共赢的局面;2) 技术外溢系数与制造商产量、碳减排研发水平和供应链各方及整体利润成正相关关系,与供应商中间产品价格成负相关关系;3)技术外溢系数越大,制造商利润留成比例可行范围越大.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上的合作博弈模型,求出了合作博弈模型下各参与人的期望收益——Shapley值,引入Shapley值不确定性的概念,对参与人收益的风险进行了计算。通过与非合作情况进行对比,探讨了不同参与人收益及风险的情况,分析了合作条件下分配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团内部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通过建立合作技术创新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获得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从博弈论角度对企业集团内部合作创新的成本与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合作博弈时的技术创新总收益要大于非合作时的技术创新收益;集团公司合作创新组织总存在帕累托最优;合作创新的收益可以运用Rub inste in的讨价还价模型在成员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12.
开放系统成本相同企业博弈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封闭系统竞争博弈价格模型和合作博弈价格模型,得出了竞争博弈的价格低、利润小及合作博弈的价格高、利润大的结论.但在开放系统中,较高价格将产生吸引新投资者进入的风险.引入临界价格概念建立了开放系统博弈价格模型,得出了使企业保持相对较高利润水平又对新投资者没有吸引力的价格.进一步分析了临界价格与进入成本关系,进入成本越大,临界价格越高.算例分析显示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定义了合作n人费用对策,提出了合作n人费用对策的一种解─—准核,引入了局中人之间的分离关系,证明了准核的存在性。由于准核考虑了每个局中人的利益,故其中的支付向量(分配方案)比核中的支付向量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合作对策中的最小核心解的问题.给出了合作3人对策最小核心的计算公式及其证明,最后把合作3人对策的最小核心算法应用到企业联盟利润分配问题中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云资源提供者的收益,提出一种云联盟模式下基于合作博弈的资源提供算法.算法将资源联盟收益最优化形式化为线性规划问题,通过合作博弈核求解了该收益最优化问题,并证明了处于合作核中的资源提供策略同样是线性规划最优解.进一步,为了获得稳定的资源联盟结构,设计了基于离散Markov链的动态联盟构造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到收益最大化的最优联盟结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博弈理性的资源提供者而言,资源联盟可以有效提高个体资源提供者的收益,同时,由于结盟代价的存在,稳定的联盟结构更加倾向于形成规模更小的联盟.  相似文献   

16.
考虑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商誉对市场需求的影响, 在Nash非合作博弈、以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以零售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和合作博弈4种情形下, 分别构建微分博弈模型, 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CSR努力水平、CSR商誉的最优轨迹和利润最优值, 并结合数值模拟, 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研究结果表明: 最优CSR成本补贴率仅与边际利润有关, 与其他因素无关; 与Nash非合作博弈相比, 在Stackelberg博弈情形下, 当主导者的边际利润大于跟随者边际利润的一半时, 主导者对跟随者进行CSR成本补贴, 且主导者的最优CSR努力水平保持不变, 跟随者的最优CSR努力水平提高, 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提高; 与Stackelberg博弈相比, 在合作博弈情形下, 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CSR努力水平均提高, 供应链系统的利润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7.
银行开发新产品通常有独立开发和合作开发两种形式。尝试建立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来比较分析上述两种新产品开发形式。由于金融产品有易模仿性等特点,银行采取合作开发产品的方式将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和生产成本最小化两大目标;同时,也能鼓励银行加大产品开发资金的投入,刺激金融创新;随着合作开发银行数目的增加就越有利于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中,结盟双方的相对地位对最终利润分配有很大影响。笔者借助博弈分析方法研究外部合作机会对企业在即将参加的联盟中的地位的影响,阐明了结盟双方各自所拥有的达成合作的机会对对影响以及对合作利益分配的重要意义,发现面临合作机会较多的企业将在联盟中具有较高地位,也能从合作行为中获取较多的利益。结合笔者以前考察企业对合作的迫切程度等内部因素对企业在联盟中地位影响的研究,就可以比较完善地描述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合作时所体现的合作伙伴间的地位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插入钢液内部的吹氮管进行浸入式吹氮方法,研究了304、316和420不锈钢液中氮的溶解度及温度和氮气分压的影响。得到了三个品种的不锈钢,在不同温度和氮气分压下氮的溶解度数据,并对氮的溶解度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304不锈钢在1 540℃和1 580℃,100 kPa下的溶解度分别为0.234%和0.206%;316不锈钢在1 500℃、1 540℃和1 580℃、100 kPa下的溶解度分别为0.22%、0.2%和0.17%;420不锈钢在1 510℃和1540℃、100 kPa下的溶解度分别为0.14%和0.13%。温度升高氮的溶解度降低。(2)316不锈钢在1 540℃下,氮气分压分别为20、40、60、80和100 kPa时的溶解度分别为0.10%、0.14%、0.16%、0.18%和0.20%。不锈钢液中氮的溶解度与氮气分压的平方根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