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提取过程中大豆蛋白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不同含量的醇-水体系,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对从低温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和提取过程中大豆蛋白质的变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大豆蛋白的分离提出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应为80%乙醇-水,在40℃下,提取1h。  相似文献   

2.
变性剂诱导的多结构域蛋白质变性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蛋白质变性的构象渐变模型出发,分析了多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特点,用吸附动力学方法得到了可描述多个结构域变性的关系表示式,特别对典型双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过程予以较详细的讨论。通过对比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发现在一定参数条件下两者符合较好,从构象渐变的观点,对双结构域蛋白质变性过程中出现双S形变性曲线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同时对变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大豆蛋白质纤维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染色的方法对大豆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并进行了染色实验,结果表明,Cibacron FN和Cibacron LS两种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分别提高23%和20%;而Lanasol不适宜大豆蛋白纤维染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综述了大豆在发芽过程中其蛋白质、脂类、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变性的渐变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典型蛋白质变性实验的分析 ,证明了在目前蛋白质变性研究领域中普遍使用的二态模型与实际变性过程不符 .在分析已有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给出了反映蛋白质变性过程特征的新模型———渐变模型 ,该模型显示出蛋白质分子变性是一个构象渐变的连续稳态过程 .  相似文献   

6.
正自家榨油比购买的食用油更安全,吃虾皮补钙……这十大谣言你也许至今还深信不疑!谣言:自家榨油比购买的食用油更安全真相:专家表示,自己榨油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杂质脱不掉,植物油中本身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就比较多,容易氧化变质,有了这些杂质后会变得更无法妥善保存,且放得时间越长,越容易氧化。其次,不管是花生、大豆还是菜籽,都有被黄曲霉毒素侵染的可能。在油的精炼过程中,大多数黄曲霉毒素会被去掉,而自己榨油不进行精炼,超标的可能性就很大。  相似文献   

7.
尿素诱导的蛋白质变性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典型蛋白质变性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在蛋白质变性研究领域中普遍使用的二态模型所描述的过程,与真实蛋白质变性过程并不相符.在分析已有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反映蛋白质变性过程特征的新表示形式.这一形式表明蛋白质分子变性是一个构象渐变的过程,同时强调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中蛋白质分子均处于相同的构象态.从尿素分子与蛋白质肽链上的相邻二肽形成双氢键的假设出发,利用吸附反应动力学方法,得到了描述蛋白质变性特征的物理量与尿素浓度关系的表示式.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说明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尿素导致的蛋白质变性现象.  相似文献   

8.
对大豆蛋白质纤维(华康),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聚乙烯大分子呈平面锯齿形构象,而大豆蛋白大分子在纺丝前的处理过程中已经变性,由α-螺旋转变为直线形的β-链构象,并共同砌入纤维;由于两组分大分子均带有较多的极性基团。在大分子之间可能形成多种键合,同时大豆蛋白质纤维(华康)成纤后,进行的缩醛化处理在两组分大分子之间形成了化学交联。因此。可以认为大豆蛋白质纤维(华康)的聚集态结构是以直链形大分子网状结构为主体的聚集态结构。X-射线衍射图表明,大豆蛋白质纤维(华康)大分子的结晶能力较弱。二维空间排列有序的向列结晶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核桃豆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于一九八三年引种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核桃豆含油量高,味道鲜美,很象核桃,所以国外称它为“地下核桃”。它原产于非洲和地中海沿岸等国家,我国南方于一九七六年开始引种栽培。核桃豆的突出优点是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在土壤瘠薄、肥水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能获得高产,亩产可达2000—2500斤。核桃豆品质优良,含油率为20—25%,含淀粉32—33%,蛋白质5—10%,纤维素12—15%,含糖率13—15%,还含有维生素甲等。磨成粉,可直接食用,其营养价值超过小麦、大豆和其它作物。榨油后的饼可制成淀粉,用以制作各种糕点,这样可代替面粉30%,节约白糖15%。油饼又是酿酒的好原料,每100斤油饼可制60度白酒25—30斤。核桃豆地面上的茎草含有很多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素,是牛、马、羊、猪的最好饲料。吉林省东辽县白泉镇兴泉村,于一九八五年5月份引种核桃豆成功,亩产二千斤,纯收入六千元,每亩投资只需150—200元。现将核桃豆的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常蛋白质的热变性是一个两态过程,理论上可用非线性方程来表示。在求其热变性的速度常数和变性反应的活化能中,一般将其转化成一个线性问题,用最小二乘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食品蛋白质在加工、贮藏中必不可免地要遭受热的影响。在受热时,食品蛋白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对食品的营养有什么影响,对食品的色、香、味、质构又会有什么影响,对实践的总结和理论上的探讨,将有助于工艺的开发,有助于新型食品、新食品资源的开发。本文仅讨论热变化之一———热变性。文中讨论了食品蛋白质热变性对食品营养方面的影响,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对食品机能特性的影响。对变化的机理也进行了一些探讨。还简要讨论了肉、乳、蛋、小麦、大豆等蛋白质的热变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蓖麻籽榨油后所剩的物质-蓖麻饼中提取分离蛋白质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提取分离蛋白质的工艺实验,得到了蛋白质提取率在67.5%-93.1%的较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蛋白质内源荧光和紫外吸收变化,研究了细菌α-淀粉酶在脲变性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并且与失活过程进行了比较.α-淀粉酶脲变性与失活的动力学数据表明,变性是单相过程过程,而失活是一个双相过程,快相失活的速度常数比变性速度常数至少大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
用疏水色谱(HIC)对8.0mol/L脲变性的α-淀粉酶(α-Amy)和α-糜蛋白酶(α-Chy)的变性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α-Amy的变性为平缓的渐变过程,其变体数目较多,且绝大多数变体的疏水性都小于天然蛋白;α-Chy是骤变(可能是瞬间变性)过程,相对而言α-Chy的变体数目较少,且疏水性均大于天然蛋白。认为两种蛋白不同的脲变动力学行为,可能是因蛋白中α-螺旋含量以及蛋白质自身稳定性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5.
粮食贮存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所引起的变质现象,早在50年前就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可以总结成六个主要方面:(1)减低出芽率,不利于种用;(2)减低质量,如大豆棉子之榨油,包米之制作淀粉,小麦作面粉等;(3)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4)引起不同温度的发热足以升温至60—70℃,甚至80℃;(5)发生酸败。更严重的是  相似文献   

16.
日本种曲专门商河内源一郎于最近开发了一种用大豆和米曲制成的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纯植物性干酪。由大豆制作豆乳,在聚集蛋白质成分凝固的过程中,用新开发的曲霉族特殊酵母菌,以酶将蛋白质转化成易于消化的氨基酸,让其经两个月的熟化,便成了具有东方风味的干酪。这种干酪含有一定的赖氨酸、  相似文献   

17.
大豆多肽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雄辉  黄晓萍  赵萍 《江西科学》2004,22(4):311-316
大豆多肽是大豆蛋白质经酶解后的降解产物,它是由不同氨基酸排列的低分子肽混合物组成,其营养功能及应用领域均优于大豆蛋白质,是大豆蛋白质的最佳营养方式。本文着重介绍大豆多肽的生产及各种特性。以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料坯蒸炒的概念及方法;描述了油脂、磷脂、棉酚等物质在油料细胞中的存在状态,探讨了蒸炒过程中油料细胞破坏、蛋白质变性、磷脂吸水膨胀和棉酚与蛋白质结合的机理,阐明了细胞破坏、蛋白质变性、磷脂吸水膨胀、棉酚与蛋白质结合等对制油工艺的意义,指出了蒸炒过程中湿润、蒸坯、炒坯环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对淀粉物料微波膨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SPI)对淀粉物料微波加热效果,膨化过程及膨化产品的膨化率,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PI的添加及添加方式不影响微波的加热效果,但会影响物料的膨化效果。与对照样比较,含蛋白质的淀粉物料的微波加热过程有三个阶段,物料的膨化过程也有三个阶段,即加热段,膨化段和固化段。加入SPI会使产品膨化率变小,且若微波膨化前SPI已变性,则产品的膨化率比含等量未变性SPI物料的小,随着SPI含量的增加,膨化产品中的孔隙逐渐变小,孔壁变薄,膨化前未变性的SPI可使孔隙细密均匀,而变性的SPI则会使产品组织结构粗糙,且孔隙尺雨随其含量的变化比较大。随着SPI含量的增加,膨化产品的孔隙率增大,硬度变大,色泽加深。  相似文献   

20.
大豆含蛋白质量甚为丰富,营养价值很高。大豆粉的水提取液,更具有与鸡蛋清相似的搅打起泡性质,可利用在糕点的制备上。Watts 等曾研究大豆粉水提取液的扰打起泡性能,并认为起泡物质不是大豆蛋白质中之大豆球蛋白 glycincin,而是其他的蛋白质部分。woodruff 等也曾在 PH=5时从大豆粉中提出蛋白质,由于提纯后不如脱脂豆粉的起泡情况,因而相信起泡性质可能由非蛋白质部分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