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馨甜 《科技信息》2011,(10):I0104-I0105
为了解决动车组牵引电机的通风散热问题,本文先后建立并分析了三种不同方案的牵引电机风道结构的模型。采用CFD方法对风道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了风道内空气流动情况,解决了不同支风道风量分配的均匀性问题,并使风道阻力特性得到改善,为动车组牵引电机散热风道的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拉幅定型机烘箱内风道的气流分布和喷嘴出口速度不均匀的现象,采用Fluent 14.5软件对风道的流场和压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风道的速度矢量图,计算不同位置喷嘴的出口速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风道内等间距安装5块倾斜角为4°的导流板,并调整风道锥角为3°时,可以很大程度改善风道内气流分布和喷嘴出口速度的均匀性,结构优化也较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CFD方法对某款汽车空调除霜风道内部流动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显示,该空调除霜风道各出风口分风比不合理,且内部存在较多大尺度或小尺度的涡流,这些涡流主要是由除霜风道内部扰流板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为消除涡流、改善除霜风道的流场特性,对该除霜风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轻客车空调风道空气流场及车厢内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机三维模拟,在此基础上对风道结构及出风量(风速与风道口面积)进行改进设计,实测验证该风道系统计算机三维模拟基本上是正确的,该方法对轻客车空调风道优化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维俭 《科技信息》2010,(16):I0372-I0373
本文提出了目标雷达工作舱内热设计问题,主要就舱内的空调及风道的选择进行了阐述。包括主要技术指标、热设计参数、制冷量和风道的选择、风道的机构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研究风道壁的传热对风道内空气温度升高的关系以及由于风道内室气温度升高后所应作的尺量重新分布问题。笔者根据理论上及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了风道内室气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以及沿风道的最合适的风量分布曲线。上述的研究结果可提供给有关通风工作者作为设计工作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研究紡織厂中具有横向条縫形出风口的等截面风道的均匀送风問題。根据研究的結果,提出了計算上述风道的新方法。由此,井从理論上对风道的最大長度問題作了探討。此外笔者曾进行了风道的模型試驗,获得了条縫形出风口系数的若干数据,并找得了保証上述风道均匀送风的决定参数。  相似文献   

8.
纸风道     
纸风道是清华大学暖气通风专业学生在生产劳动中所创造的一种新型风道,它是在废纸浆中 加入线麻、乳化沥青,经抄纸、脱水、加压、烘乾成为沥青纸板,再经过划线、下料、胶接、成 型施以防火涂料等工序制成。纸风道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水性能,在涂敷防火涂料以后并具 有防火性能,可以广泛代替金属风道。这种风道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仅合金属风道的十分之一, 是一种有广泛前途的风道材料。本文简要介绍了纸风道的原料、制造工艺及设备、施工安装方法 和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电动汽车行驶气流能量回收技术以增加续航里程,借鉴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研究方法,在电动汽车前舱内设计了一个由风道和升阻结合式垂直轴风力机组成的气流能量回收装置,并分析风道引起的汽车头部流场变化对整车风阻的影响.根据风能浓缩理论,考虑电动汽车前舱空间尺寸约束,设计了风道结构,通过CFX仿真验证了风道的增速作用.在CATIA中建立整车模型、带风道的整车模型、带风道和风力机的整车模型,将3个模型分别导入Ansys CFX中,研究风能回收装置对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相似性原理,采用放大比例的风道和风力机模型进行台架试验,得到了不同风况下的风道内流场.结果表明:风能浓缩后风速增加了约30%;采用风道和风力机的电动汽车风阻系数比原车降低8.84%;当风道与风力机处于最佳匹配位置时,风力机启动风速约为4.78 km·h~(-1),最高转速可达458 r·min~(-1).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高速列车空调机组运行时通过风道传递到客车室内的噪声,以VA ONE仿真软件为平台,以实测的空调机组噪声频谱数据为依据建立某型高速列车空调风道计算模型;并通过实验对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然后探讨了在风道模型内粘贴不同吸声材料的降噪效果;并对比了吸声材料的长度和厚度对风道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道内粘贴吸声材料为2D聚酯纤维,厚度为25 mm,且其长度大于1.785 m时,降噪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根据烟风道阻力计算结果,总结出确定烟风道直径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极板快速干燥机是蓄电池生产工艺中的重要设备.为提高干燥效果,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风道形状、出风风道几何计算模型,分析风道流场,提出优化方案,为实际生产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梯形风道与矩形风道相比,变截面设计可以提高出风风道两侧末端出风口风速;在出风风道模型中,合理的导流板位置可以提高出风口风速的大小并改善其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3 t扫路车的风机选型和风道设计问题,基于NX NASTRAN的流体分析平台,结合风机风压、风量的理论计算与相关的试验数据,建立了风机的气体模型。通过流体仿真,明确了风道流速的分布情况,并对风机与风道的噪声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风机选型与风道设计,吸筒中的风速超过50.8 m/s,满足了吸筒中垂直向上的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常规风冷发动机火花塞侧风速较低的问题,在某三轮车风冷发动机缸头内部设计了冷却风道,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对该风冷发动机冷却风道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原冷却风道下缸头冷却风道内冷却风速较低,火花塞附近和进气道周围的冷却风速也较小,不利于缸头的整体冷却。通过调整缸头冷却风道内导流片布置和增大排气侧进风面积,缸头火花塞侧及排气侧冷却风量明显提升,利于缸头高温区域的冷却。经实验验证,缸头改进方案下缸头火花塞垫片温度可降低23℃。研究结果可为缸头冷却风道的设计提供仿真数据支撑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海洋石油开采平台位于茫茫大海之上,部分电气设备需要存放在固定的房间内使用,而海洋环境具有潮湿、高盐分的特点,同时,环境温度、湿度、盐分对干式变压器、变频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保证这些电气设备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需对其房间风道和设备自身风道进行有效改造。介绍了变频器间风道、变频器排风风道的改造原理、改造方法和改造效益。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风道压力损失与分支风道压力平衡的电算法,并用TURBOPASCAL语言编写实施了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迂回风道对安全门地铁环控能耗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地铁车站三维模型,并采用示踪气体的方法,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迂回风道开启或关闭情况下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得出开启和关闭迂回风道的掺混系数值分别为19.79%和39.10%,表明开启迂回风道能有效降低站台活塞风的进入;然后根据地铁线路系统特性,建立了通风空调网络模型,运用地铁热湿负荷分析模拟软件(STESS)进行能耗模拟分析,重点探讨了不同季节迂回风道的启闭对地铁环控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夏季开启,过渡季、冬季关迂回风道的运营模式后,初期每年节省电量1 284 800kW·h,近期每年节省电量2 106 300kW·h,远期每年节省电量711 400kW·h,该措施对安全门地铁环控能耗的降低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CFD分析和模拟技术在某轻卡风道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空调除霜性能对汽车驾驶和交通安全非常重要,文章用CFD方法对某轻卡驾驶室除霜风道除霜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其进行了风道出口的流量分配、出口段的速度场与压力场求解,得出了除霜风道各出风口的风量分配。根据CFD分析结果,对除霜风道进行了改进,最终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除霜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北京某新建地铁风道工程近接施工安全,借助FLAC3D软件对该风道CRD工法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计算模型为地层结构模型,土体材料模型采用摩尔-库仑准则。结果表明:既有地铁车站最大沉降量为2.54 mm,发生在该车站东南出入口及风道结构转接的位置,车站与出入口的连接处最大沉降量为0.63 mm。靠近新建地铁风道开挖一侧的既有车站出入口侧墙最大水平位移为0.49 mm,车站与出入口连接处的纵向最大水平位移为0.28 mm。新建地铁风道工程对既有地铁车站整体结构变形影响较小,既有车站最大沉降量及轨道最大差异沉降值均在安全范围内。该研究为地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离心风机双出风道清选装置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离心风机双出风道清选装置的清选原理,参数选择,及其在谷物联合收获机,小型脱粒机和谷物清选机上的应用,地于设计双出风道清选装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