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择1978-2008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GDP和三次产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经济系统中经济增长和三次产业的关系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冲击的正响应最大,第三产业自身和其他产业对第三产业冲击的正响应最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海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意义和它在其中的定位着手,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海南参与区域合作的利益空间和产业方向、海南参与区域合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赵婧  刘丙泉 《河南科学》2014,(6):1115-1118
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其产业结构的优劣对山东省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影响.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相差不大,并且产业内部也呈现不合理态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研究山东省2002—2012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表明,山东省第三产业与GDP增长的关联度最高,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度相差不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群玲  刘晓平  梁琪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6):100-102,122
2008年中山市经济在广东省排名第五,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仍然偏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差为23.6%),休闲产业等第三产业应成为中山市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张王牌,并列入中山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中山市休闲产业可以分为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产业、休闲体育产业、休闲娱乐产业四大类别,每个产业的发展既要因地制宜,又可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5.
<正>第三产业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这是对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宜宾县近年来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开始加快,但第三产业比重却明显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16年宜宾县第三产业比重为28%,比第二产业比重低25.8个百分点。经统计部门预计2017年第三产业比重将达到30.4%,比第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山东省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发展具有双向影响的关系,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显著于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因此,山东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对福建省海洋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福建省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三次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海洋第一、三产业与海洋经济之间存在格兰杰单向因果关系,其中海洋第三产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应从供给侧结构改革角度优化海洋产业供给结构,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分析法对江苏沿海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效应进行分解,研究2000-2014年江苏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的状况及差异变化的原因.产业结构的分解显示,第二产业是造成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第二产业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在下降,第三产业大有赶超第二产业成为影响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差异的最大因素的趋势.产业效应的分解表明,引起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集中效应,结构效应次之.  相似文献   

9.
区域重心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差异的动态演化.本文选取重庆市各区县人口、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数据,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计算出1999-2010年重庆市人口、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重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分布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  相似文献   

10.
常华 《科技智囊》2013,(6):14-18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首超制造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政策的推行,特别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服务业的快速推进,服务业税负进一步减轻,我国第三产业进入了快速增长的周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  相似文献   

11.
整体而言,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存在着产值比重太低、产业发展过缓、就业吸纳能力较差以及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突出问题。这与河南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科学衡量河南省产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效率、增长能力包括从业人员的结构,找准河南省第三产业提升的实现路径,是推动河南第三产业实现产业提升、驶入内涵式增长的"快速道"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温州产业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升级成为必然。在梳理产业升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产业升级经验,分析了温州三产业升级优势,并探讨了温州三产业升级的路径,即逐步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实现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促进现有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换;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企业价值链环节进行升级。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决定区域综合实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选取三次产业产值、从业人员比重、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率等经济指标,对河津市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化评价.结果表明:河津市第二产业的比重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主导产业比较单一,主要以煤、铝、焦、铁等重工业为主,重工业倾向明显,且过度依靠能源消耗.因而,河津市应积极发展第二产业的扩散拉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正确处理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采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和状态空间模型,对1978-2015年武夷山市三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武夷山经济增长对来自三大产业随机冲击的反应延迟;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特别是从1998年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这预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产业必将成为推动武夷山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所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政策,完善产业转型所需投资和人才队伍保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未来促进武夷山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加权变异系数分解方法的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到2007年,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步拉大.使用加权变异系数分解人均CDP的方法来研究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认为造成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三次产业的地区差异.在对三次产业进行分解后研究其对地区差异的影响时,发现第一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差异几乎不起作用,造成地区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工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差异,其中工业的年平均贡献率将近40%,是导致河南地区差异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缩小河南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关键在工业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南京市1981—2013年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南京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双向动态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南京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与第一、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呈正相关,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呈负相关.2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对经济增长都起推动效应,但贡献度均不是很大,且存在差异,依次为第三、第二、第一产业.3南京市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产生的效果最显著,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且南京市经济增长对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产生变动的影响效果大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罗明 《科技资讯》2010,(36):209-210
为了更客观的评价和准备把握内蒙古土右旗的主导产业,本文采用灰色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土右旗第三产业中各行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意在分析和掌握土右旗各行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析产业间的关联效应,确定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结果表明,与土右旗第三产业增加值关联度较大的是传统服务业,建议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其关联度也较大,应该重点扶持,而对于目前关联度较弱的新型服务业,应在今后发展中大力培育,逐渐成长为全旗的主导产业,最终形成以传统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的第三产业格局,以此来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通过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就业总弹性以及分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分析,指出辽宁就业弹性整体下降,三次产业吸纳就业存在差异,由于传统观念影响,第三产业比重与北京、上海存在较大差距,提出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等扩大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蔡世保 《科技资讯》2008,(1):179-180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或"朝阳产业"。我国也将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中优先发展的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旅游业中最重要的是文化,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本文探讨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各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在参数估计过程中发现了各次产业产出弹性的递归性质,基于这种具体属性需要将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形式,动态度量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趋势。继而检验了各次产业产出弹性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并使用Granger影响关系模型对经济总量和各次产业波动之间的关系加以诊断。发现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并对第一、第三产业具有显著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