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阿拉善典型绵刺+泡泡刺+驼绒藜荒漠群落灌木层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木层片数量特征,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主要灌木种群绵刺、泡泡刺、驼绒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绵刺+泡泡刺+驼绒藜(重要值分别为41.67%、30.24%和27.52%)典型荒漠群落中,三种灌木种群空间格局在小尺度(0-3.6m)上呈均匀分布或具有均匀分布趋势,显示种内存在竞争关系,但随着尺度增大(3.6~20m)种群格局转变为随机分布;在0~20m连续空间尺度上种间空间关联性基本表现为空间无关联,但随空间尺度增大种间负关联性有增强趋势,显示种间仍表现出弱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2.
仙湖苏铁群落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仙湖苏铁群落立木层及林下层各15个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仙湖苏铁群落的组成结构及演替趋势,为仙湖苏铁野生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立木层中假苹婆、降真香、鼠刺、银柴、水团花5个种群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大;山牡荆、罗伞、黄牛木,罗浮柿等种群的分布格局也为集群分布,但聚集强度小;鸭脚木、山乌桕、筋檬、狗骨柴,水翁、猴耳环等种群呈随机分布.林下层中仙湖苏铁种群呈集群分布,且聚集程度较大;假苹婆、鼠刺、降真香、鸭脚木、筋樵、狗骨柴等树种的幼树均呈集群分布.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落的组成及发育状况,减少人为影响干扰,使群落向以中生性树种为优势种的顶极群落演替对该种群的发展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了解降水变化对沙漠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影响对保护和管理沙漠的抗逆植物资源,保护沙漠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1977-2012年降水数据,发现沙漠5个地理差异较大的地区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各分区降水变化幅度不同。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43个样地(1000 m2/样带)的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降水量高的区域植物多样性指数(α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种物种数高于降水量低的区域。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样方降水量对主要物种的密度影响。结果显示,发现有4种灌木对降水变化有响应,其中蛇麻黄、白茎绢蒿的密度随降水的增加而增加,而白梭梭、淡枝沙拐枣密度随降水的增加而减少。1种灌木梭梭与降水没有相关性。草本植物中15/24的物种密度均随降水增加而增加,其中10种达到显著水平,仅有小花角茴香的密度随降水的增加会下降。由此可知,在降水增加的背景下,草本植物总体优势增加,而灌木白梭梭和淡枝沙拐枣会下降,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土壤水盐与养分是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生长发育和维持稳定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文通过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格局土壤水分、盐分和养分的分析测定及对比分析,得出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斑块格局土壤水盐及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植被覆盖降低太阳辐射植被斑块土壤温度小于裸地斑块土壤温度,形成以植被斑块为中心的"冷岛";植被斑块土壤水分呈反"S"型曲线分布并形成以荒漠植物梭梭植株为中心的"湿岛";不同斑块土壤总盐含量均呈"正S型"曲线分布,植被斑块形成以梭梭植株为中心的"低盐区"。(2)土壤中盐分以硫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钠为主,土壤八大离子中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SO42-和Cl-为主,大部分离子浅集表聚,少部分向土土壤深处迁移。  相似文献   

5.
梭梭、花棒、沙拐枣的蒸腾特点及其在造林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研究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 et Mey)、红皮沙拐枣(Caligonum rubicundum Bunge)和乔木状沙拐枣(C.arborescens Litv)是1979年人工栽植的。主要生长季节蒸腾速率(单位:μg/g.s)的平均值、花棒为170.7μg/g.s,红皮沙拐枣89.6μg/g.s.乔木状沙拐枣73.6μg/g.s,梭梭84.6μg/g.s.四种植物蒸腾速率从6——9月逐渐变弱,并且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而变化。花棒和两种沙拐枣的蒸腾系数7月份较小,分别为46.6,87.0和46.5。  相似文献   

6.
梅里雪山植被空间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从空间尺度上探讨了梅里雪山地区植被空间分布格局与非地带性的环境因子如地型因子等的相关性.首先,在GIS的帮助下提取研究区的植被图,运用DEM以及TM影像产生6个反映梅里雪山地区森林群落生境特征的环境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地型湿度指数、林冠郁闭度、温度),并将矢量格式的植被图斑赋予上述各个环境因子属性,并建立植被空间数据库.最后采用CCA排序方法定量分析不同环境因子与梅里雪山植被空间格局的关系.CCA排序结果表明:①影响梅里雪山地区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地型湿度指数、海拔、林冠郁闭度和温度,其中海拔是植被格局的首要控制因子;②海拔与温度和地型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海拔与坡向之间的相关性极小;③在梅里雪山地区由DEM产生地型湿度指数不能真实的反映该区域地表水分分布的真实状况,因为该区域的气候尤其是降雨受西南季风和地型垂直气候以及焚风效应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重建后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秦岭地区植被覆盖变化。方法利用非对称高斯拟合算法(AG)对秦岭地区2000—2009年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重建,计算生长季NDVI均值、变异系数及变化趋势,分析秦岭地区2000—2009年植被的时序稳定性和变化趋势。结果①分布于秦岭山区腹地的森林和山间沟谷的灌木植被的时序稳定性较高,而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秦岭北坡、居民聚集地周边农林混合植被,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年际波动较大;②研究区西部、东部、秦岭山区腹地,农田覆盖区域改善趋势明显。山区的森林植被和山间沟谷的灌木植被有一定程度改善趋势,但相对稳定。主要城市周边区域的植被呈明显退化趋势,以西安市的周边最为明显。结论秦岭地区植被生长状况整体呈现改善趋势,植被时序稳定性与其跟人类聚集区之间距离呈现明显的逆向分布,说明人类活动对秦岭地区植被波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地区开阔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其种类组成较为简单,调查的4.8公顷样地中树木层只有18种。隶属于4属4科,树木个体90%为桉树;灌木层有32种19属13科;草本层有95种20属10科。群落的垂直结构为三层:树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一些林段只有二层(缺灌木层),或四层(增多小树层)。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多为集群分布。非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则多为随机分布格局。种间联结现象较弱,除少数种对外,联结系数低或没有联结。种间生态位的重叠值低,反映了诸多种群的独立分布特征。在其组织结构水平上,除草本层外。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均较低。反映群落的优势种明显,为种多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9.
小叶青冈是我国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主要优势树种之一,也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和园林树种.本文采用胸径代替年龄和点格局分析(Ripley's K-Function)法对湖北木林子15 hm2大样地内小叶青冈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空间点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样地内小叶青冈种群属增长型种群,其种群的存活曲线特征属DeeveyⅡ型,种群在幼树阶段死亡率较高,之后趋于稳定;种群整体及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四个年龄段的个体在空间分布格局上随研究尺度的变化均呈集群分布,而老树年龄段的个体,其空间分布格局随研究尺度的增加由均匀分布向集群分布递变;在呈集群分布的尺度范围内,都存在随研究尺度的增加,聚集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干旱河谷植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干旱河谷属干暖河谷,该区干旱河谷灌草丛植被分布于河面以上海拔高度2 000m以下的河床两侧山坡范围内,不同种类的灌丛分布断续,主要呈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很少呈均匀分布.灌木基本上为落叶种类,为适应恶劣的环境,灌木表现出一系列的趋同现象,如丛生、根深、叶小、具刺、被毛、低矮或匍匐的性状;群落层次和组成结构单一,群落类型具有多样性.该区有维管植物253种,隶属于57科178属,植物种类贫乏,有明显的重点科.种子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与热带成分有紧密的联系.植被具有荒漠化、半荒漠化性质,且程度在加重.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