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新发展理念选取36项指标系统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法揭示2005-2019年黄河流域69个地级市(盟、州)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关联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识别.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呈低水平波动上升趋势,上中下游区域差异显著;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以正向为主,大致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热点分布大致呈从东至西热度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经济实力、集聚程度、人才供给、财政支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会提高高质量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污染排放指数的提升会抑制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观点,构建新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四川及其市域2012—2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利用变异系数法、空间自相关法等分析其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研究发现:四川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从2012年的0.302增加到2020年的0.519,21个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幸福维度上升明显且得分最高,生态环境优美维度先缓慢上升后大幅提升;经济增长稳定维度在波动中稍有升;对外开放深化维度稳中有升;区域协调融合和创新驱动发展维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呈现出以成都平原经济区为核心向外辐射的梯度发展趋势;全局呈现出空间集聚的阶段性特征,局部空间上形成高低不同类别的集聚模式,存在由低值向高值转化特征。最后提出促进四川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7年~2016年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上升的趋势,下游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中上游城市,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大多数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其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匹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中高质量城市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中低质量城市集聚于长江中游地区,低质量城市集中于长江上游,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驱动因素,经济基础、民生福利及环境治理同样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各驱动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作用存在异质性.因此,应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促进各城市分工合作,强化城市群的区域带动作用,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促进上中下游聚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修河流域1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该文分析了2000、2010、2019年修河流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保护方面综合考虑农业生态、城镇生态、自然生态3个子系统选取了13个指标因子,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选取了22个指标因子,对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耦合协调度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9年修河流域生态保护指数内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形成 “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的格局; 2)2000—2019年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内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上游和中游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下游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3)2000—2019年修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整体处于磨合阶段,状态较好,呈现增长态势; 4)修河流域耦合协调度的发展趋势与高质量发展指数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从空间格局上看,受自然、区位、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修河流域生态本底较好,中游和上游地区生态保护明显优于下游地区生态保护,下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人口、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2003年、2009年和2014年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西部差异大于中部大于东部;2)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从东西方向上看,东部发展水平较稳定,中西部发展水平波动明显;3)新型城镇化中高、中等、中低和低水平区都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状态,但低水平区的连续分布状态有逐渐被“冲散”且面积减小的趋势;4)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五个类型区的影响因素各异,总体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选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4个维度16项指标建立了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熵值法及GIS技术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辽宁省14个地级市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及综合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大多数城市仍处于质量提升阶段;辽宁省城市化空间分异明显,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城市化特征突出;以大连、营口、盘锦等城市为主的沿海经济带是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的引擎;空间城市化直观反映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的扩张、空间的拓展、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将对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1—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五省28市的农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算,并借助泰尔指数分析其空间差异和布局特点,利用Tobit模型探讨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效率近十年间逐年递增,2017年增幅最大,其中孝感市农业绿色发展效率常居首位;淮河生态经济带东部、北部和中西部农业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差异以波动式缓慢拉大,总体泰尔指数峰值出现在2018年;城镇化水平和化肥使用效率因素均产生推动效应,而土地过度规模化则起到阻碍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改善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亟须评估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因地制宜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选取黄河流域62个地级行政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评价方法,计算2009-2019年流域各地级行政区水生态安全指数(Water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WESI),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地级行政区的水生态安全水平的集聚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生态安全水平逐年上升,WESI由2009年的0.42上升至2019年的0.45,增幅达7.14%,流域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布局,近十年来流域62地级行政区的WESI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相关数据,构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算绿色发展水平,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讨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揭示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整体上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在空间上,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周边省市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但其余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11个省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有明显缩小的趋势.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中,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生态宜居与宜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分别测算2009—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生态宜居与宜业综合发展指数及两系统相对发展状况,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京津冀生态宜居与宜业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化及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①2009—2018年京津冀生态宜居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空间上呈以北...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策略,阐述了教学评估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及利用带来的发展契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析人的年龄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及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年龄是一个公开显示的客观数据。在企业人事管理中,不仅要注意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与年龄的关系,还要考虑年龄对创造性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业绩。  相似文献   

13.
Beardmore RE  Gudelj I  Lipson DA  Hurst LD 《Nature》2011,472(7343):342-346
How is diversity maintained?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is considered to be important, yet diversity in seemingly homogeneous environments is nonetheless observed. This, it is assumed, must either be owing to weak selection, mutational input or a fitness advantage to genotypes when rare. Here we demonstrate the possibility of a new general mechanism of stable diversity maintenance, one that stems from metabolic and physiological trade-offs. The model requires that such trade-offs translate into a fitness landscape in which the most fit has unfit near-mutational neighbours, and a lower fitness peak also exists that is more mutationally robust.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pplies at low mutation rates, giving way to 'survival of the flattest' at high mutation rates. However, as a consequence of quasispecies-level negative frequency-dependent selection and differences in mutational robustness we observe a transition zone in which both fittest and flattest coexist. Although diversity maintenance is possible for simple organisms in simple environments, the more trade-offs there are, the wider the maintenance zone becomes. The principle may be applied to lineages within a species or species within a community, potentially explaining why competitive exclusion need not be observed in homogeneous environments. This principle predicts the enigmatic richness of metabolic strategies in clonal bacteria and questions the safety of lethal mutagenesis as an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
从《裸者与死者》中几个主要人物来分析,小说具有双重主题:其一是存在主义主题,小说具体表现了在诸多异己力量危及之下人的挣扎与无奈,并着重描述了权力的毁灭性作用;其二是人性主题,小说深刻地揭示出兽性与人性在人类心灵中的搏斗。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实践,阐明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而因企制宜与稳步推进是做好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重要手段,霍州煤电集团实现了改制企业的完全自主经营与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当今世界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探索,特别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进行研究,论述了科学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广义Poincar啨指标定理和三角剖分方法 ,结合两个例子 ,证实了切值对奇点拓扑结构产生了约束作用以及在一定条件下 ,奇点的分布及切值将导致系统无界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简述了体育教师的情感因素与体育教学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材料力学假设求出小曲率圆环挠曲线微分方程的通解,并以实例说明如何利用此通解计算圆环的位移及内力。最后将飞轮轮缘作为一个特殊圆环,建立轮缘位移及内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科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科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科学文化普及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全民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以提高全民素质.科学文化普及应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努力营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