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爬行动物生殖系统组织学研究的进展,如两性生殖器官和精子发生、精子超微结构以及精子贮藏囊等.对不同类群的爬行动物在生殖系统结构上存在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爬行动物生殖系统组织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观察中华卵索线虫寄生期幼线虫、寄生后期幼线虫、成虫期(蜕皮后和交配后)成虫3个时期生殖系统发育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主要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寄生期幼线虫体内滋养物体发育明显,而生殖系统发育不明显;寄生后期幼线虫进行最后一次蜕皮变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并产卵,在这一过程中线虫的主要生理活动是将滋养物体中贮存的营养用于生殖系统及卵的发育,因此生殖系统发育明显,而滋养物体逐渐被消耗.生殖系统发育不同时期,雌雄虫糖以及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显示出显著差异;含水量和含糖量在寄生后期略有下降后明显上升,而蛋白质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Scygonadin是从锯缘青蟹生殖系统分离获得的一种抗菌肽,我们用Dot-blot检测了该基因在锯缘青蟹幼体(溞状幼体和大眼幼体)和成体锯缘青蟹(雄性和雌性)的鳃、甲壳、眼、血细胞、肝胰脏、心脏、肌肉、甲壳下皮层、胃和生殖系统等10个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基因仅在雄性生殖系统中转录表达.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在性成熟雄性锯缘青蟹和远洋梭子蟹生殖系统中不同部位(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和射精管)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cygonadin基因主要在性成熟锯缘青蟹的射精管中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4.
大鲵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电镜和光镜研究了大鲵雄性生殖系统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大鲵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输出小管、泄殖腔和泄殖腔孔组成。精巢的基本结构单位为精细管。输精管管壁由粘膜、肌层和浆膜三层组成。输出小管连接精巢和输精管,管壁结构和输精管相似。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男性不孕比率升高,或是因平均寿命延长,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长寿病”情形愈来愈普遍,现代男士都应多注意生殖系统的健康。营养保健学专家陈俊荣表示,新的医学研究发现,食物中许多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C、E,微量元素硒、锌,以及茄红素等对男性生殖系统都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均衡摄取这些营养素可以照顾好生殖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妇女在妊娠期不仅生殖系统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上的变化,其它各系统也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变化,协助生殖系统完成妊娠及分娩的生理过程,其中消化道方面的症状较为常见和突出。特别是孕妇在怀孕6周左右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  相似文献   

7.
云斑天牛生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研究了云斑天牛生殖系统的解剖形态、超微结构及内、外生殖器结构的功能和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发头裸腹溞的生殖腺进行组织学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发头裸腹溞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和雄性生殖孔组成.雄体的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时期;发头裸腹孤雌溞生殖系统由一对卵巢、一对输卵管和一对雌性生殖孔组成,根据卵母细胞核的大小及卵黄的累积情况等,将卵子的发生划分为4个时期: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母细胞期、次级卵母细胞期和成熟卵子期.发头裸腹溞生殖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相对的原始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芳香化酶(P450arom)广泛分布于人类及其他动物的脑、脂肪、卵巢、胎盘、睾丸等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是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过程中的关键酶。雄性生殖系统中P450arom的发现充分证明,雌激素并非纯雌性激素,它在雄性生殖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雄性生殖系统中P450arom的表迭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对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雄性生殖系统,即:精巢(睾丸)、输精管和外生殖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胡子鲶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特点,与鲤科(Cyprinidac)鱼类比较,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为今后鲶亚目(Siluroidei)鱼类的研究和养殖,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鹏  牟秋焕  刘保申 《山东科学》2005,18(4):31-36,41
本文综述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植物线粒体DNA、线粒体RNA和线粒体蛋白质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同时对植物叶绿体及核质互作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孙晓宁 《科技信息》2009,(17):111-112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较深入地探讨了中国男篮与美国、西班牙、立陶宛等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指出了中国男篮在进攻和防守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实现我国男篮队伍的和谐发展,促进我国男篮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女性身体成为新闻热点,背后隐藏着男性文化霸权对女性的宰制。这种宰制借助新媒体、商业资本、道德、法律规范等组成一个庞大的男性文化霸权同盟,既不断地炮制女性身体事件,又不断地对女性身体以规训。同时,女性身体事件中女性也存在着以身体作为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冲击男性文化霸权的规训,塑造女性自我新形象。但男性文化同盟以其巨大的向心力,不断地诱导这些女性追求着“假的需要”,走向自我迷失。我们要反省男性文化霸权,也要反省女性在自我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迷失。  相似文献   

14.
房室不节对雄性小鼠生殖机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造模方法对雄性小鼠生殖机能的影响 ,研究房室不节是否能影响雄性小鼠的生殖机能。方法 利用房室不节建立肾阳虚证雄性小鼠模型 ,同时以脾虚证、恐伤肾致肾虚证、氢化可的松致肾虚证为对照因素 ,比较造模小鼠的睾丸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 X)、母鼠怀孕活胎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畸形数。结果 房室不节对雄性小鼠生殖机能的影响与对照组、脾虚组比较 ,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房室不节能影响肾阳虚雄性小鼠的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Cattell-14PF儿童人格因素问卷(CPQ)对参加江苏省2011年跳水比赛8—12岁男、女运动员的人格特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江苏省跳水运动员人格特质与全国8—12岁常模相比较,男运动员在十四种人格因素中有4种因子达到显著性差异;(2)女运动员在十四种人格因素中有3种因子达到显著性差异、6种因子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3)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之间比较在十四种人格因素中有3种因子达到显著性差异、5种因子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大蛾卵跳小蜂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特征,为探究各感受器的内部结构、感受机制及相关功能提供基础。【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蛾卵跳小蜂的触角结构、长度及触角感受器的形态特征;鉴定感受器的类型,统计触角背面和腹面不同类型感受器的数量、位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触角长度和同类感受器的长度、宽度、数量在雌、雄蜂间的差异;比较不同亚节上感受器的数量、分布密度在雌、雄蜂间的差异。【结果】大蛾卵跳小蜂触角呈膝状,雌蜂的触角总长[(806.79±4.30) μm]大于雄蜂触角总长[(781.13±7.13) μm]。雌蜂触角鞭节有9亚节,包括6索节和3棒节;雄蜂触角鞭节有7亚节,包括6索节和1棒节。雌、雄蜂触角上都着生7种类型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TS)、刺形感受器(ChS)、钟形感受器(CaS)、板形感受器(PS)、乳状感受器(MS)、Böhm氏鬃毛(BB)、指形感受器(FS)。TS和FS都分为Ⅰ型和Ⅱ型。雌蜂和雄蜂上TS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TSⅠ和TSⅡ在雌雄间的数量无显著差异。雌蜂ChS、FSⅠ的数量显著大于雄蜂相同类型的感器数量;雌蜂BB、FSⅡ的数量显著小于雄蜂相同类型的感器数量。PS、CaS、MS的数量在雌雄蜂间无显著差异。观察发现,从触角基部到端部,感受器类型和数量越来越多,密度越来越大。【结论】雌、雄蜂触角感受器的总量较为接近,但不同感受器数量、大小和分布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跳小蜂科昆虫中存在钟形感受器;大蛾卵跳小蜂的触角鞭节可能在寄主定位、识别、产卵等过程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烟草雄性不育种质创新研究的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烟草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创新中所取得的成绩,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烟草雄性不育种质创新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男子皮艇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后身体机能状态的调节效果.方法:选取处于冬训大负荷训练期间的河南男子皮艇运动员1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内服复方中药,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分别在服药前和服药后的第8d、第15d、第22 d、第29 d清晨取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尿素氮和睾酮,并于实验前后...  相似文献   

19.
根据犏牛雄性不育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犏牛雄性不育的多基因遗传不平衡假说.假说认为,不育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牦牛和普通牛由于在多个基因位点上的遗传差异而使犏牛的基因平衡失调,导致不育.最后对该假说的部分证据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理论假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存在性别差异,而城镇或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性别差异的因素,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验证假定命题的真假。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存在差异,男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总体上高于女大学生;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性别差异与生源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