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2014年11月10日,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山大儒学院")承办的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3期泰山学术沙龙(以下简称"沙龙")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召开。沙龙领衔科学家为山东省政府参事、省科协常委、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山大儒学院马来平教授,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的近2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沙龙围绕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承办的"第3届中国技术史论坛"于2013年11月7~10日在中科大召开(图1)。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多学科交叉视野中的中国技术史研究",有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安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学学科史"研讨会于2009年12月24日在承泽园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化学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学术交流处官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负责人、"中国化学学科史研究与编纂"项目组主要成员、有关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及研究生共31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10~1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办的"第3届青年技术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9月12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2015年青年学术论坛在北京召开(图1)。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科技史",来自科学史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俄罗斯科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等1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50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I0001-I0001
2009年10月31日-11月2日,以"技术-历史与遗产"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技术史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本次技术史论坛由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三个国家一级学会下属的中国科技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等八个与技术史相关的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可谓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6月27~28日,由教育部、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中国高校俄语专业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及中国香港和内地各大高校的近8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代表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普希金俄语学院、香港俄语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黑龙江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9月23~26日,第4届中国技术史论坛在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北科大")举行。中国技术史论坛发起于2009年,目的是推进我国技术史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全面认识技术、文明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构建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该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物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1,22(4):378-379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工作会议于2001年8月9-12日在香山北京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培训中心召开,来自北京、天津、合肥、哈尔滨、西安、长沙等地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以下简称"近现代项目")课题组发起并组织.交流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了解国内有关研究新动向、倾听同行批评建议,以促进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并进而推动国内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开展,是举办这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会前,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专函预祝大会成功.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13日,由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科哲中心")主办的第4届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召开,来自北大、北大医学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40名师生参加了会议(图1)。  相似文献   

11.
第七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文章编号:1000-0798(2001)01-0098-02   数十年来,中国学者在技术史研究领域,特别是在中国技术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一支研究与教学队伍,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的尊重。为了切实加强学术交流,扩展并强化学术共同体,我们将于2001在哈尔滨召开第七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各地从事技术史研究与教学,以及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交流近年来技术史研究成果,研讨如何促进技术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会后将出版论文选集。   会议时间:2001年8月中旬   会议地点:哈尔滨工业大学   会议主题:一、古代技术史        二、近现代技术史        三、技术社会史与技术文化史        四、技术史的理论与方法   本次会议议题广泛,国别史、学科史、综合史、传记及史料方面的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成果均是我们所欢迎的,希望入选论文能在史料考证与利用、学术观点或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创见、有新意。   请在2001年2月25前将回寄执至: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44信箱黄莺收,邮编:150001,并请于2001年4月30日前将论文摘要寄给姜振寰教授。   会议发起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会议承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00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内蒙古博物院承办的第11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术研讨会暨第4届传统工艺论坛,于2014年7月26~28日在文化名城赤峰市召开(图1)。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德国的50余单位的115位学者与会。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通过对各民族科技与发  相似文献   

13.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以下简称"协作网")这个"学术技术交流组织"以及它这几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0月29~31日,由国立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和德国波兹丹大学联合发起,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民经济——应对危机的商业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受国立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博士Valentina Vladimirovna Alekseeva教授之邀有幸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全文进入中国七十五周年,回顾自然辩证法事业在中国五十年来的建制化发展,展望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未来走向,2007年4月20日~4月23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在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了以“历史回顾与未来走向”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大会共收到来稿30篇,会议内容包括“主题报告、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两个正式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四十位科学技术哲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与会代表发言积极、观点鲜明,讨论热烈…  相似文献   

16.
姜振寰教授于1962年考入哈师院(现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因“文革”入牛棚,后来担任工厂厂长负责电焊机等机电设备的生产,1977年在黑龙江绥化师专讲授一年的《普通物理学》课程,1979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随关士续教授攻读自然辩证法硕士,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1998年任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1999年创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创办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1983-1990年被借调到北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从事中国技术发展战略研究,1990年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姜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历经时代沧桑,求学始志不渝;自80年代初结缘技术史以来,在技术史和技术哲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7.
第八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5—6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行。会议主办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协办者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与科技管理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德马普科学史伙伴小组。来自国内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3月8~9日,由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以下简称"古文献所")、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主办的东亚数学典籍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成功召开(图1)。本次会议有来自国内外13家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30位参会代表,其中包括来自日本的3位学者,共设大会报告17场。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上海五国"机制正式启动20周年。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前身的"上海五国"进程,最初是从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领导人分别在上海和莫斯科签署的《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以下简称"信任协定")、《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以下简称"裁军协定")发展起来的。这两个协定的签署,是中国和俄罗斯、中亚国家关系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现正常化的重大举措,目的是要消除冷战时期中国与苏联长期对抗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与湖北咸宁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德国史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暨中国德国史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在湖北咸宁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以"回眸与展望"为主题,总结了中国德国史研究会成立30年来的研究工作,推介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就德国史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等进行交流,选举产生了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工作班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