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运用针刺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比较两组疗效及各项指标的评分,探讨中医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的各项症状(眩晕、头痛、颈肩痛、旋颈试验、日常生活及工作和心理及社会适应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7%)与治愈率(12.90%)均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7%)与治愈率(35.4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组58例.治疗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输注,于治疗结束当天进行临床总体疗效、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颈部血管彩超提示椎动脉血流速度提高情况的比较.结果: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94.83%)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93%);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2.35±1.16)天]见效时间较对照组[(3.79±1.52)天]明显缩短(P<0.01);外周血血液流变学,选取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三值分别进行比较,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全血粘度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常见症状、体征,提高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且见效迅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加牵引疗法(对照组)与针刺加牵引配合蒙医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方法:调查5年内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P<0.01),表明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牵引配合蒙医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程短、疗效快、不易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张宝洲  高辉  赵敦祥 《甘肃科技》2003,19(8):114-114,92
为了探讨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 ( CDFI)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的应用 ,使用 CDFI对 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旋牵手法治疗前后的椎动脉供血情况( Vp、Vm、PI、RI)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显著差异 ( P〈0 .0 1 ) ,旋牵手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CDFI能对椎动脉提供一种无创、方便、直观、定量的检查手段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判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1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项针组和对照组.项针组取风池、完骨穴配合常规针刺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及太冲等.对照组仅常规针刺取穴.每天针刺1次,连续治疗15次为一个疗程.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P<0.05),项针组对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项针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9.0%(P>0.05);显效率分别为59.3%和30.9%(P<0.01).结论:项针疗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6.
楚洪波  徐明 《长春大学学报》2013,(12):1599-1601,1609
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纳入推拿治疗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以点按肩井为主的推拿手法进行和采用针刺电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推拿手法治疗组治愈率为32.5%,有效率为95%;针刺治疗组治愈率为11%,总有效率为8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使用“点按肩井穴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无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安全舒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多体位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采用多体位推拿手法治疗,与针刺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多体位推拿手法治疗组有效率为94.55%,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多体位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简洁、体位灵活,是对中医传统疗法的传承,疗效显著,而且无副作用、安全舒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探讨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从甘肃省陇西县中医院接受诊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109例,根据不同的诊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只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的为对照组,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的同时以中药内服为辅助进行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效例数也比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的偏头痛以及晕眩等症状的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的效果远优于单一中医骨伤手法,是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病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观察毫针密集型触骨针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的临床疗效。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采用毫针密集型触骨针法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8%,对照组为69.6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毫针密集型触骨针法治疗髌下脂肪垫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手法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采用"舒肝理筋推拿手法"和口服西比灵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推拿手法治疗组治愈率为32.50%,总有效率为95.00%;西药治疗对照组治愈率为10%,总有效率为80%。使用"舒肝理筋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无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安全舒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组织纤溶酶激活因子(tP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相关神经调节因子的影响.随机选取40例PS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胶囊口服治疗,服用方法一日1次,每次1片.研究组在度洛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积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qPCR检测外周血tPA、PAI-1、BDNF、TrkB mRNA表达.结果 表明:针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针药组治疗后HAMD、NIHSS评分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针药组治疗后HAMD评分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针药组治疗后BDNF、TrkB、tPA、PAI-1表达升高,BDNF、TrkB、tPA、PAI-1 mRNA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针药组治疗后BDNF、TrkB、tPA、PAI-1表达升高,BDNF、TrkB、tPA、PAI-1 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可见针刺可以调节tPA/BDNF通路相关神经因子表达,改善PSD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头夹肌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头夹肌劳损患者进行针刀术治疗,7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治愈62例,好转6例,治愈率91%,有效率9%,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刀可有效缓解头夹肌劳损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临床体征,小针刀治疗头夹肌劳损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观察内热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 scale,VAS)及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SSRD)对两组患者病情进行评定,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及SSR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热针疗法是治疗肩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脉络宁注射液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脉络宁注射液配合中药穴位敷贴组(A组)和单纯脉络宁组(B组)进行治疗,每组45例.治愈率及总有效率A组分别为66.7%和97.8%,B组分别为31.3%和93.3%,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果表明脉络宁注射液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观察整脊疗法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将61例颈性眩晕患者运用整脊疗法配合针刺治疗,每日1次,6次为一个疗程,休息1日后继续下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DC)检测左右椎动脉血流变化及临床表现.显效率68.9%,总有效率93.4%.整脊疗法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五步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 手法配合针灸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A组)和牵引组(B组)进行治疗,每组45例.治疗前后两组结合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愈率及总有效率A组分别为68.7%和96.8%,B组分别为31.3%和92.3%,A组疗效优于B组(P<0.05).手法组能够有效改善或消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针刺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将临床确诊为难治性抑郁症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足量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结合针刺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不同病程患者的疗效、研究组各证型患者之间疗效、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研究组脱落2例,总有效率77.08%;对照组脱落1例,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程≤2年的总有效率88.24%高于病程2年的70.97%(P0.05);研究组4种不同证型之间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在第2、3疗程后同一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42%低于对照组67.35%(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18.92%低于对照组39.28%(P0.05)。针刺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评价自拟凉血祛风散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阿维A胶囊口服,10mg/次,2次/d,治疗组同时口服自拟凉血祛风散,10g/次,3次/d。疗程均为8周。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的PASI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积分(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PASI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出现皮肤、黏膜干燥的病例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皮肤瘙痒的病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拟凉血祛风散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比单用阿维A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藤黄健骨片对肾阳亏虚型颈椎病颅内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0例中医证型属肾阳亏虚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予以藤黄健骨片4片tid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 qn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8.75%,观察组患者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藤黄健骨片治疗肾阳亏虚型颈椎病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加快患者颅内血流速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评价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1次/日,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疗程.西药组给予匹维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综合疗效判定,针刺组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