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福建省海洋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福建省海洋物流业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该报告从福建省水力机械学科发展现状及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我省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思路、水力机械学科发展方向和近期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福建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生荣  朱朝枝  范水生  徐敏  张雪玉 《科技信息》2009,(33):T0021-T0022
本文在分析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选择优势农产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总结了福建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问题,并针对这些相应的问题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位熵评价方法,结合GIS分析技术从时空变化两个维度探讨了福建省沿海地区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1)福建省沿海地区石化产业发展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态势,产业集群效应亦初步显现,但沿海优势并未充分发挥.2)福建沿海地区具有发展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优势,其中,福州市的化学纤维制造业、厦门市的橡胶及塑料制品业、漳州市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泉州市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莆田市的橡胶及塑料制品业发展优势相对突出.3)从空间格局来看,福建沿海地区的石化产业总体上表现为从相对均衡向集聚发展.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橡胶及塑料制品业的空间集聚过程更为显著,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则呈现出从集聚向相对扩散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游艇产业是福建省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游艇产业,对于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及福建省的有关产业政策,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福建省船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快发展福建省游艇产业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船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也是福建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船舶产业,对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及福建省的有关产业政策,运用SWOT方法全面分析了福建省船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而提出了加快发展福建省船舶产业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深入分析福建省海洋运输学科发展现状及海洋运输需求,预测海洋运输发展趋势,阐述了福建省海洋运输学科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如下发展对策:政府扶持,给福建航运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项目带发展,走合作、规模发展的道路;做大海西三大港口,促进海运规模发展;进一步拓展闽台“三通”先试功能;优化港口陆路集疏运体系,建设内陆“无水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海洋测绘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期性、基础性工作。该报告对海洋测绘学科内涵进行了定义,详细介绍了福建省海洋测绘学科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差距,分析了海洋测绘新方法及其应用,并展望我省海洋测绘工作需求,为加强海洋测绘工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国家层面上看,发展海洋经济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近年来,福建省立足自身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海洋各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区域海洋经济。在取得显著发展的同时,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海陆衔接、“三渔”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妥善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将有助于加快福建省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对激光省海洋水产业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灰色模型理论对激光省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相关性,分别建立数值模型并预测发展的趋势,并依据该数值模型所作的评估结果,提出了对激光省海洋水产业结构的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实施30年来,在实验动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工作的深入,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条例》在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修订《条例》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对规范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支撑科技创新,以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的人体暴露研究已成为环境研究领域的热点。传统的人体暴露评估方法(如血液组织检测等)具有侵入性、复杂性、成本高、样品难获得等缺点。新型被动采样方法以其非侵入性、简单易行、易于接受等优点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总结了非饮食人体暴露评估的方法,重点介绍了人体暴露评估的新兴被动采样技术,包括硅胶腕带、硅胶胸针、手擦拭样、衣服等,其中硅胶手环和硅胶胸针以其廉价易得、易于被接受和稳定性好等优点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利用衣服作为SVOCs人体暴露研究的手段,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发酵对川乌、附子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对川乌、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将菌种以孢子悬液的形式接入灭菌生川乌、生附子、制川乌、制附子药材中,30℃固态发酵培养7 d提取生物碱,对照组为未发酵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发现发酵药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质量分数明显低于原药材:生川乌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390%、0.0195%、0.0320%,而发酵生川乌中分别为0.0231%、0.0039%、0.0117%;生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750%、0.0670%、0.0550%,而发酵生附子中分别为0.0633%、0.0552%、0.0291%;生川乌+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395%、0.0075%、0.0078%,而发酵生川乌+附子中分别为0.0202%、0.0022%、0.0026%。该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有助于降低川乌、附子中有毒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黄缘闭壳龟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中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20世纪70年代前野生黄缘闭壳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西、台湾等省和琉球群岛,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仅河南信阳大别山区的分布面积多达39万hm~2,野生种群数量约40万只.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盗猎强度的加剧,黄缘闭壳龟的分布区和栖息地遭到地毯式的搜索,猎捕手段的多样化及其过度猎捕致使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目前只在河南大别山区、安徽皖南山区、安徽皖西山区等地还有少量野生个体生存,稳定的黄缘闭壳龟野生种群仅分布于台湾和琉球群岛.导致黄缘闭壳龟野生资源濒危的原因主要是其性成熟周期长、种群繁殖力低、栖息地遭受干扰破坏等因素,另外,人类贪婪无尽地对其野生资源的索取是导致黄缘闭壳龟自然种群濒危灭绝的重要原因.加强黄缘闭壳龟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打击盗猎行为,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自然种群的恢复与重建是拯救黄缘闭壳龟濒危灭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洛川苹果园夏季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并为进一步开展陕北经济林地区土壤动物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利用对角线五点法采样法和国际通用的手拣法对洛川苹果园示范园和常规园大型土壤动物进行采样。共获得动物134只,隶属4门6纲9目。优势类群为咀刺目、正蚓目、鞘翅目;常见类群为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柄眼目等。其中咀刺目、正蚓目、鞘翅目占总捕获量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7.31%、28.36%、12.69%,共占总捕获量的78.57%,构成了群落的主要框架。在洛川苹果园示范园和常规园中,大型土壤动物的表聚性比较明显;示范园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常规园,但个体数和优势度指数低于常规园。由此可知,示范园土壤动物群落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类群数量分布均匀,显示了大型土壤动物对不同果园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6.
城市声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一系列关于城市声景评价、模拟以及预测的综合研究,这些研究特别着眼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中声景评价重点研究各种声学、环境、社会、人口、心理、文化和行为因素对声景质量的影响,以及描述声景的主要因素,这部分研究主要建立在一系列在欧洲和中国进行的声景调查的基础上.发展了计算小尺度城市区域的声场模拟模型,包括基于声能的虚声源法、声线追踪法、radiosity法、声线追踪/radiosity综合法,以及城市声场可听化技术,然后利用这些模型对小尺度城市区域的声场基本特征以及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及序数逻辑回归技术,提出了一个预测声景质量的模型工具,其输入包括设计的空间和声源情况以及使用者的社会、人口及行为特点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疆域广大,人口、土地、耕地和发展程度很不均衡。1933年,知名学者胡焕庸据此提出了著名“胡焕庸线”。利用这条北东南西走向直线,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该线的东、西两侧差异悬殊。究其原由,制约因素的多元的,而近地表的自然环境和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与探索表明:(1)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两陆—陆板块的碰撞—挤压驱使高原南缘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突起是根本原因。(2)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突起阻隔了印度洋南来温湿气候的北进,并形成了西风带造成了我国西北地域的干旱和荒漠化。(3)在力系作用下,壳、幔物质重新分异、调整,地壳短缩增厚、高原整体台升不仅导致东、西两部降水量、气温、人口、耕地与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变,且地球物理场发生了强烈变异与分布不均。(4)西部发展的关键在于水,水进则人进,人进则文化进,文化进则科技进,科技进则发展快,西部人民生活与生存环境不断优化,社会则更安宁。(5)东部不断强化开辟地下空间与利用,西部期盼“红旗河”工程实施,维护生态环境,兴建亿亩现代化耕地、牧场与绿洲。我国东部与西部共同发展与建设十分重要,饭碗要永远端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变迁与社会变革以及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由来、课程内涵与教育体系展开探讨;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艺术设计的商业属性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厚基础、淡化专业的适应性问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新世纪对艺术设计专业前瞻性的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英汉句法差异及其转换翻译浅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脊梁。英汉两民族思维习惯的不同,造就了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上的根本差异。这些差异具体表现为形态语和无形态语、树型结构与线型结构、形合与意合、有主句和无主句、人称主语句式与非人称主语句式以及句首重心与句尾重心之间的差异。充分认识这些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相应转换和调整,才能使译自如圆润。  相似文献   

20.
 全球大气气溶胶类型和含量变化与气候变化和大气环境污染密切相关,是气象学、环境学和医学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认识全球气溶胶分布基本特征,发现和跟踪全球气溶胶显著变化地区,本文利用美国NASA 发布的C6 版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分析全球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与中国霾区的关系,提出霾区治理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年平均值参考标准。分析2003-2014 年卫星监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全球气溶胶光学厚度稳定高值区位于亚洲东部及其邻近太平洋海区、印度半岛及其邻近印度洋海区、非洲北部和中部及其邻近大西洋海区;重点变化关注区为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增量区和南美洲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减量区。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地区的形成与沙尘暴、火山喷发、生物质燃烧、工业排放等自然源,以及工业污染物排放、交通运输、秸秆焚烧等人类活动造成的人为源气溶胶排放直接相关,并受气象因素和山脉等地形阻挡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的稳定性与季节变化最终形成全球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东部气溶胶光学厚度年平均值大于0.5 的区域为主要霾天气区,其中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地区和四川盆地为全球气溶胶光学厚度极端高值区,年平均极端高值达到0.8~1.0,为霾天气常态化发生区;通过全球气溶胶光学厚度量值分析认为,气溶胶光学厚度年平均值0.5 可作为中国大气环境最大承载量,中国东部地区高于此值的区域为主要大气污染控制区,大范围工业生产污染物减排可带来整体环境改善,通过工业结构调整有望降低的气溶胶污染中位比率为33%,平均比率为2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