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分析了A~ 190区偶偶核系列晕SD带的转动惯量 (动力学转动惯量J(2 ) 与运动学转动惯量J(1) )ω随角频率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在计算中得到较好的重现。粒子数守恒计算中极清楚地展现了J(2 ) 随ω变化的微观机制 (可分别给出各大壳、各推转Nilsson能级上的粒子填布几率和对J(2 ) 的贡献 )。J(2 ) 随ω的变化是壳效应 (变形场中单粒子运动 )、对关联、Pauli堵塞效应以及Coriolis(反配对 )作用等相互竞争的结果。J(2 ) 的上升 ,主要来自高N闯入壳 (中子N =7,质子N =6 )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采用处理推转壳模型哈密顿量的粒子数守恒(PNC)方法详细分析了A~190区典型的奇奇核194T1的六条超形变转动带转动惯量随角频率变化的规律.特别对奇奇核双重堵塞效应对转动惯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根据PNC计算结果,分别指定了194T1的六条超形变带的阻态.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主要来源于高N闯入壳(中子N=7,质子N=6)的贡献,而其它大壳对转动惯量的贡献基本上不随转动频率变化.  相似文献   

3.
从U (2 ) L ×U (2 ) R 手征孤立子模型出发 ,通过(πωf1 )模型考察了轴矢量介子 f1 (1 2 82 )对于孤立子转动惯量和重子多重态质量劈裂的影响。通过 f1 对转动惯量贡献的计算发现 :1 .f1 对于转动惯量具有一定的减小作用 ,但是量级很小 ,这表明以往忽略 f1 的研究是近似合理 ,f1 介子的引入可以略微增大质量劈裂 ;2 .在合理选取ω与重子流耦合常数的情况下 ,得到的静态质量与实验比较符合。这是首次对 f1 介子在手征孤立子模型中的效应进行定量估算。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上研究了187,189Tl的原子核形状,形变和对力由形状对关联自洽方法处理.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总的位能面(TRS),单粒子能量由形变的Woods-Saxon势得到,对力由Lipkin-Nogami(LN)方法处理.实验结果在计算中得到了很好的重现.集体扁椭球转动和高K长椭球转动同时存在于187,189Tl原子核中,计算中还预言了超形变长椭球形状的形变参数,分析了原子核转动惯量变化的微观机制,对187,189Tl原子核的形状的形成和演化给出了一些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利用量子群U_(qp)(u_2)模型计算了~(191-192 193 194)Hg超形变(SD)带的γ跃迁能Eγ,运动学转动惯量J~(1)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2),顺排角动量之差,与实验值和可靠的唯像分析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此外,还利用U_(qp)(U_2)模型的形变参量与核软度的关系式,计算出各SD带的核软度参数σ_1与唯像分析给出的组态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引 言推转模型在研究原子核转动态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体系用推转方法研究转动惯量也已被证明是很合理的。不久前,它被推广到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对奇A核作了一系列微观计算。本文将把方法进一步发展,着重研究奇A核转动带中不同的激发模式相混合的带。  相似文献   

7.
刚体的转动惯量是刚体力学的重要概念,而关于转动惯量的计算也是刚体力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转动惯量的定义,计算了均质圆柱壳的转动惯量,并通过讨论推广得到了均质的圆盘、圆环、圆柱体、圆柱面的转动惯量.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刚体转动惯量的物理意义,从而对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Cranking Model的方法用于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IBFM)体系。给出了大变形区奇A核态转动带的转动惯量及能谱的解析公式。计算中无须对体系作动力学对称性假,为在大变形区求解普遍形式的IBFM哈密顿量的本征值方程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区分质子和中子情况下利用严格可解的Nilsson平均场加邻近轨道对力模型研究了中子数为N=94同中异质素链的性质.首先系统地计算了其结合能和奇偶能差并与相应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此时对力强度公式.接着计算了偶偶核的转动惯量并与相应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同时给出了对其转动惯量贡献最大的轨道.最后进一步讨论了偶偶核158 Gd的基态处于不同角动量J=0,1,2,…,12时的价核子对占有率.研究表明,该模型不但可以合理描述N=94同中异质素链核的结合能和奇偶能差,也可以合理描述偶偶核第一激发态的转动惯量和偶角动量价核子对为主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推转模型在研究原子核转动态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体系用推转方法研究转动惯量也已被证明是很合理的。不久前我们推广到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对奇A核作了一系列微观计算。理论方法的思想和要点在文献中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本文将把方法进一步发展,以着重研究奇核子的内禀波函数及体系偏离轴对称的问题。 在以前用推转方法研究奇A核的工作中,采用了两个假定:一个是假定体系具有轴对  相似文献   

11.
当计算同一物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惯量时,选取不同的微元进行积分,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选取不同的微元对同一旋转曲面(空心球壳)和旋转球体绕直径轴转动的转动惯量进行了计算,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求物体转动惯量时,微元取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直接积分法计算出均匀细杆对任意轴的转动惯量,提出了一种普遍适用的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投影法则;将投影法则应用于均匀细杆对特殊轴的转动惯量的计算中,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柱在压剪工况下各部分轴力分配比例随位移角的发展情况,利用已完成的21个比例为1∶2的型钢混凝土(SRC)柱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数据,计算得到试件中型钢、混凝土及纵筋承担的轴力随位移角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随位移角的增大,型钢承担的轴力先减小后增大,在大位移角下型钢承担的轴力可占总轴力的20%~40%.  相似文献   

14.
利用Harris的运动学转动惯量公式J(1 ) =2α + 43βω2 对 190区 5 6条超形变带的J(1 ) 实验提取值进行了拟合 ,并指定了它们的带首自旋和计算了动力学转动惯量J(2 ) 。发现所有这 5 6条超形变带J(1 ) 和J(2 ) 的计算值都与实验提取值符合得非常好 ,1 94Hg(1,3)和1 94Pb(1)的自旋指定值也与实验测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研究了^187,189Tl的原子核形状,形变和对力由形状对关联自洽方法处理.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总的位能面(TRS),单粒子能量由形变的Woods-Saxon势得到,对力由Lipkin-Nogami(LN)方法处理.实验结果在计算中得到了很好的重现.集体扁椭球转动和高K长椭球转动同时存在于^187,189Tl原子核中,计算中还预言了超形变长椭球形状的形变参数,分析了原子核转动惯量变化的微观机制,对^187,189Tl原子核的形状的形成和演化给出了一些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根据转动惯量定义及地球自转角动量守恒关系得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变化百分比及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百分比随卫星质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matlab程序做数值计算.由于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高度为36 000 km(约为5.7个地球半径),而其他卫星距地高度绝大多数在数十千米以下,在计算时只考虑了人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影响,而忽...  相似文献   

17.
分别计算了复杂椭圆形薄板和复杂椭球体对坐标轴的转动惯量,得到了通用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可以求出工程中复杂形体的转动惯量;椭圆形薄板、圆形薄板、椭球体和球体的转动惯量公式为通用公式的特例,在工程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计算了基于变形Woods Saxon势的单粒子能谱 ,并与基于Skyrme力的自洽Hartree Fock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2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得到的单粒子能谱总体上表现出非常的相似 ,特别是它们能得到相同的超形变特征能隙 .计算出的动力学转动惯量也均具有与实验结果相同的趋势 ,但比实验结果整体偏大 ,因而须进一步优化原子核相互作用势参数  相似文献   

19.
刚体的转动惯量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而对于转动惯量的计算也是物理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刚体转动惯量的定义,首先计算了均质球体的转动惯量,并利用补偿法分析了均质球壳、球面的转动惯量.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计算和分析中大型液压挖掘机上车(回转平台和工作装置的总称)相对回转轴的转动惯量,以及优化上车转动惯量的值和提高回转复合动作的协调性,在简化中大型液压挖掘机上车的结构基础上,建立空间坐标系和D-H(Denavit-Hartenberg)法坐标系,并建立工作装置重心和其随姿态变化的转动惯量和总转动惯量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上车结构简化模型和数学模型准确可靠,误差小,利用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转动惯量的变化趋势和实时求解任意姿态下的转动惯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