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讨论了一种应用线阵CCD图像传感器测量火车车轮踏面磨损量的检测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测量原理;阐述了线阵CCD图像传感器视频信号的处理、数据采集方法及措施;给出了系统的标定方法和对车轮踏面测量有代表性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2.
火车车轮踏面磨损量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一种应用线阵CCD图像传感器测量火车车轮踏面磨损量的检测分析;分析了系统的测量原理;简述了线阵CCD图像传感器视频信号的处理,数据采集方法及措施;给出了系统的标定方法和对车轮踏面测量有代表性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汽车车轮力传感器的研制和数字信号的自动处理方法。该传感器能同时动态测出运动中汽车车轮与地面作用点处的瞬态垂直作用力(路面的支反力)和水平作用力(驱动力或阻力),具有精度高、制造安装容易、计算机自动标定、自动信号处理、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它使对汽车进行载荷谱测试、汽车整车系统动态分析中外激励载荷的确定、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避险车道设计规范或指南不完善,存在设计缺陷的避险车道易诱发失控车辆冲出避险车道末端或在制动床上侧翻等事故,严重威胁驾驶员生命。以往研究还不能体现车轮沉陷变形对失控车辆减速作用的影响。为此,从颗粒层面入手采用离散元方法,分别构建集料离散元和车轮离散元,在PFC3D软件平台建立集料-车轮三维离散元模型;采用模拟静力三轴压缩试验标定集料离散元颗粒微观参数;采用实车足尺试验数据标定车轮离散元颗粒微观参数。利用标定后模型对失控车辆在避险车道制动床上的减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设计4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失控车辆车轮沉陷深度、停车距离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为避险车道制动床长度设计和集料铺筑厚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避险车道设计规范或指南的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UIC510-3规程和热负荷试验,确定了车轮疲劳强度分析的计算载荷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运行状态下车轮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车轮疲劳强度评定.采用最大主应力方法将多轴应力状态转化为单轴应力,通过Haigh-Goodman疲劳极限方程,得出机械载荷下车轮辐板孔的疲劳强度满足要求;采用Goodman方程,将制动热负荷产生的零-拉脉动循环转化为对称循环,根据辐板材料的S-N曲线评价,得出单纯制动热负荷下辐板孔满足疲劳强度要求;提出制动热应力与机械波动应力的叠加方法,采用Miner法则预测机械载荷与制动热负荷组合作用下辐板孔裂纹的形成寿命.由不同载荷下车轮疲劳强度的评价结果,判断出导致辐板孔边裂纹形成的载荷因素是机械载荷与坡道制动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投影标靶的手眼相机标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投影标靶的手眼相机线性标定方法.该方法确定了半物理仿真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保证标定的正确、有效进行;规定了标定用的投影标靶设计原则,以保证标定的精度;改变了传统线性标定算法坐标系的建立方法,以保证由标定结果分解的外参数满足位姿测量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定精度满足位姿测量的要求,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讨论了离散傅立叶变换在车轮动平衡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向量系数法标定不平衡质量和相位的算法,提出了基于嵌入式ARM7内核的LPC2136微控制器的解决方案,并对于系统主要部分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8.
针对已有汽车轴距差检测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非接触式汽车轴距差动态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成像原理及轴距差测量模型,应用已标定的摄像机采集车轮图像,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车轮轮毂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建立三维重建模型;为得到轮毂中心坐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轮毂的50个边界点进行拟合;针对曲线行驶时产生的曲线补偿差值,建立曲线矫正模型,应用Matlab对20个偏转角β进行拟合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车实验及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比分析,本系统具有可靠的稳定性,满足车辆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热变形实验装置的测量精度,分析了热变形实验装置中的误差因素,采用石英棒标定方法,依据数学模型,对电感测头及测杆引起的误差给予补偿.该方法使测量装置满足材料热膨胀系数和复杂形体的机械零件的热变形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舰载电子对抗传统标定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舰载电子对抗动态标定方法,论述了舰载电子对抗动态标定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分析说明了所应用的无人机及雷达信号源具体的指标要求。介绍了无人机搭载雷达信号源的动态标定原理与标定过程,通过分析计算以及实际测试,验证了舰载电子对抗动态标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柔性环境试验设备现场校准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的环境试验设备校准方案在应用上的不足,提出一种柔性的、普遍适用于各种环境试验设备的现场校准方案。文中首先通过系统需求分析,给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然后就柔性校准这个核心问题做进一步地分析和阐述。通过实际测试,说明提出的设计方案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智能仪表广泛应用于配电监控系统,仪表自动检测系统是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为解决传统检测系统效率低、易出错、操作步骤多等问题,采用Modbus-RTU总线协议,设计了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智能仪表调试与检验系统,将Modbus通信协议与32位微处理器STM32F103VBT6相结合,实现了仪表的功能测试与精度校准。测试结果表明,仪表检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好、使用方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可在相关行业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线结构传感器的高压电机定子绝缘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技术是高压旋转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监测的有效方法。介绍了一套对大型汽轮发电机和高压异步电动机进行在线局放检测的系统 ,该系统采用一种基于微线理论的新型放电传感器 (简称 MSL S)获取局放信号。详细地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特性 ,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同时 ,对放电量的标定问题进行了讨论 ,指出检测系统的输出信号受检测电路的频率特性、局放信号本身的频谱和从放电点到传感器的传递函数诸因素的影响。对于电机这一类绕组型的绝缘结构 ,视在放电量的标定是与放电点的定位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文中重点对地面防空武器系统标定原理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2台光学经纬仪模拟实际装备间的基准标定问题,从原理和实际对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把依赖实际装备教学行为转变为理论与测试仪器设备相结合的形象教学,学员通过模拟实验同样达到了与实装教学相同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定量遥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遥感数据质量检测与评估提出了迫切的应用需求。本研究攻克了宽动态高均匀固定人工靶标技术、自主辐射定标技术、高分辨率微波图像分辨率在轨检测技术等瓶颈问题,构建了涵盖地面标准测试目标系统、地面测量技术系统、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在内的高分辨遥感综合定标技术系统,建成了国际上系统化程度最高、综合测试功能最强、适用范围最广的航空航天共用高分辨遥感综合定标场。该技术系统已用于多型国产新型遥感载荷的严格航空校飞以及多个系列国内外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在轨定标与性能评测,在提升我国遥感技术社会经济效益转化质量和回报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出租车计价器检定装置布线繁琐和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 提出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出租车计价器检定装置的设计方法。以霍尔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并产生脉冲信号, 通过无线模块将记录的脉冲传送到与微处理器相连的无线接收模块, 并与出租车计价器记录的脉冲个数进行比对, 检测出租车计价器是否符
合计价标准。系统还对检测台的设计进行了改进, 使其在检测过程中更加快捷方便, 提高检测台的使用寿命和检测效率。实验测试结果表明, 该设计符合出租车计价器整车检定装置的技术指标要求, 系统操作方便, 检测精度较高, 稳定性较好, 能满足实际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螺栓载荷的计算公式,从螺栓标定和检测的实验得到螺栓系数K值,分析了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改设声速微调器后的CCH-30型超声波测厚仪,可满足螺栓标定和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简述热处理炉的不同测量方法,分析了分量检定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原因,指出了对热处理炉采用分量检定法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对热处理炉进行整体校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飞机导管机器人焊接手眼关系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 针对目前国内航空飞机导管焊接主要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的现状,提出了导管数字化焊接思路,对该系统中涉及的机器人手眼关系标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在META焊缝跟踪传感器安装距离处建立摄像机坐标系,利用一台三坐标仪完成了机器人的手眼关系标定.结果表明:此标定方法精度为±0.4 mm,满足飞机导管数字化焊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晓蕾  袁印  陈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3):9255-9262
矿井瓦斯浓度检测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及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阐述矿井瓦斯浓度检测方法,并对瓦斯浓度检测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与分析,指出矿井瓦斯浓度检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要提高瓦斯检测元件的性能、检测方法的灵敏性、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的响应速度,进一步降低测试仪器的尺寸和成本;随着智能化开采的投入,煤矿井下瓦斯浓度检测应配合智能化开采机械,形成新的检测监测系统,具有自动校准、实时监控的功能,基于以上功能实现快速预判技术,达到安全生产;基于仿生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研发新型的智能化仿生瓦斯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