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逆变电源并联运行可扩大电源系统容量和提高系统可靠性。本文提出基于电压与电流瞬时值反馈控制的逆变电源并联方案。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并联各模块输出正弦电压的波形质量。瞬时值控制方案能有效减小并联系统的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减小电压畸变,抑制电压矢量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组合式400 Hz三相逆变电源中相位不对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位反馈控制的多环控制方案。该方案在传统的三环控制结构中增加了相位反馈控制环节,使每相输出电压的相位无差地跟踪基准正弦信号相位,保证了组合式三相逆变电源相位相互差120°。分析了新型控制策略的原理,进行了不同主电路参数下的仿真实验。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相位自动调整并准确跟踪基准正弦信号,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模糊PI控制技术在逆变输出电压调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逆变电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模糊-PI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控制器综合了模糊和PI两种控制的优点,克服系统参数摄动或外界扰动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使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均得到明显改善.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使得逆变电源正弦电压输出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逆变电源重复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逆变电源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技术的控制方法.重复控制是一种基于内模原理的控制策略.在逆变电源带非线性负载时,它是对输出电压波形进行改善的一种有效手段.分析了重复控制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并给出了相应的证明.在此基础上,针对重复控制器各个部分,提出了详细的参数选择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5.
正弦逆变电源的数字脉宽调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比较了正弦逆变电源的数字滞环PWM技术、数字SPWM技术及空间矢量PWM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实验平台,对数字SPWM技术和SVPWM技术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数字SPWM技术与SVPWM技术的正弦逆变电源具有逆变输出电压谐波分量低、波形畸变小的优点;在三相正弦逆变电源中后者的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比前者高.文章最后指出SVPWM技术将成为正弦逆变电源数字控制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一种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系统.该光伏并网逆变器由DC DC变换器与DC AC变换器两部分组成,其中DC_DC变换器采用芯片SG3525来控制,DC_AC变换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40来控制.由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时处理能力极强,采用合适的算法能确保逆变电源的输出功率因数接近1,输出电流为正弦波形.该控制方案已经在实验室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三相逆变电源的电压输出波形质量,减少输出电压的谐波分量和总畸变率,提出模糊神经元PID控制策略。以DSP芯片为控制系统核心,对输出电压进行Clarke和Park矢量变换,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PID控制理论构成神经元PID控制器,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整,将模糊控制理论引入神经元PID控制器形成模糊神经元PID控制策略,并将基于60°坐标系的SVPWM算法用于逆变电源控制系统中,对系统稳态负载、动态负载、不对称负载情况下分别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神经元PID控制策略控制下的三相SVPWM逆变电源,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输出电压谐波分量小,总畸变率少,达到电压输出波形质量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工频SPWM逆变电源输出电压的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影响50HzSPWM逆变电源输出电压特性的因素;针对其输出电压控制特性中存在的由于滤波网络导致反馈信号延迟大,进而引起电压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问题,提出一种在反馈通道中加入特殊变结构控制的方法,将死区非线性控制与微分加相角超前网络超合起来,以解决电压控制中动,静态特性问题,实验证明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影响50Hz SPWM 逆变电源输出电压特性的因素;针对其输出电压控制特性中存在的由于滤波网络导致反馈信号延迟大,进而引起电压超调量大、调节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反馈通道中加入特殊变结构控制的方法,将死区非线性控制与微分加相角超前网络结合起来,以解决电压控制中动、静态特性问题.实验证明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以串联谐振并联输出进行 DC- AC功率变换 ,以控制两个逆变器谐振电压相位差来调节输出电压的逆变器结构 ;分析了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 IGBT驱动保护要求 ;给出了实验波形 .结果表明该逆变器具有软开关特性、宽电压调节范围和好的正弦波形等特点 ,已应用于直流高压电源中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传统电源输出电压幅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高精度、高质量的直流稳压电源——虚地输出式数控电源.它采用ATmega8单片机和高精度16位DA转换芯片——DAC8532进行程序控制,通过差分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和设置不同的参考点来进行电压放大和输出,并通过负反馈来提高电压输出精度.该设备能够产生较高的输出电压,具有安全方便、自动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使用Saber软件,开环仿真了DC/DC开关电源,输入电压波动时,输出纹波电压较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小信号分析方法,根据系统伯德图分析其传递函数的结构形式,设计了闭环反馈网络.将闭环反馈网络加入系统并仿真,结果表明,闭环反馈网络不仅使输出电压迅速上升,而且减小了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增强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闭环控制技术的开关直流稳流电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双闭环反馈控制技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输出精度,设计了一台120A/95V的直流稳流电源,它由UC3875管理,工作频率为25 kHz.电源的输出电流精度好于1×10-5,且稳定性好、瞬态响应快.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种基于FPGA的超声波碎石系统信号发生与自动调节输出控制器。采用FPGA实现直接频率合成技术,采用FPGA监控换能器两端输出电压与电流的TTL电平信号,根据电流、电压相位差来控制输入正弦波信号的频率,最终实现控制器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输出信号稳定,系统反馈调节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SR)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针对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该坐标系下的电压和电流双闭环控制算法,其中电压外环采用滑模控制算法,电流内环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控制策略,最后建立了仿真模型并与传统PI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方案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使VSR既具有变结构控制良好的鲁棒性,又能实现无功电流和有功电流的解耦控制,系统能保证很高的功率因数,输出电压恒定,能适应负载的扰动和非线性变化,具有很好的静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电气化铁路中无功、谐波、负序等电能质量问题和电分相问题,并考虑牵引负荷的冲击性,提出一种由多端口交直交(AC/DC/AC)变流器、牵引变压器及超级电容储能构成的牵引供电系统及控制策略.牵引变压器的二次侧分别通过两个整流端口与变流器中的单相整流器相连,将整流器的直流母线并联引出,变流器的逆变端口连接在牵引网上;超...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死区补偿和输出电流补偿的数控UPS逆变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不增加传感器的情况下,改善不间断电源(U PS)逆变器的输出动静态性能,提出了一种数字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面积等效原理,将线性负载下的死区等效为方波扰动,利用前馈对其补偿;将输出电流视为对控制系统的扰动,并利用前馈补偿,通过对输出电压的微分运算获得输出滤波电容电流值,从而在不使用电流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了对U PS逆变器的准双环控制。在1 kVA的样机上进行实验研究,其结果在额定阻性负载下的稳态总谐波畸变率(THD)为2.49%,空载与额定负载间阶越变化下的电压调整率为6.75%。结果表明:死区补偿和输出电流补偿有效,整个控制策略的可行。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Buck Boost型AC DC变换器。相对于现行的双环结构控制方式 ,滑模控制没有增加控制电路的复杂性 ,而且能得到近似为 1的输入功率因数 ,电路效率高。同时分别提出了针对输出直流电压以及输入交流电流的控制策略。对输入电流采用滑模控制以获取高功率因素 ,对输出电压 ,因其动态响应相对较慢 ,采用PI控制器调节。最后给出了仿真及实验结果 ,表明该电路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及低谐波畸变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PR控制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飞  牛迎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351-3354,3362
在光伏发电并网过程中,为了不影响电网的质量,必须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在频率、相位和幅值上保持高度一致。为了使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的并网电流满足相关的并网标准,选择合适的并网滤波器以及并网控制策略是关键。为了提高并网电流的质量,减少并网谐波电流对电网的污染,选择带LCL滤波器的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在并网控制策略上选择基于并网电流和电容电流的双环电流控制,将PR控制引入到双环控制系统中,从理论上分析了PR控制能实现对并网正弦参考电流的零稳态误差跟踪和抗电网电压干扰。将双环电流控制和SVPWM相结合,通过仿真实验证实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肢体平衡问题时可以保证系统在运动控制过程中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该文在内模原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预估器的小脑模型(KECFEL)。这种模型由前馈神经网络控制器构成;训练前馈模型中神经网络的教师信号由预估器以及反馈控制器(CFC)的输出来提供,并采用在线学习对网络进行权值更新与网络训练;同时采用比例微分控制器(PDC)作为反馈控制器以确保全局稳定性。通过该模型对倒立摆的仿真实验验证该模型对肢体平衡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