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供给交流驱动器的可变电压和频率大多数是从三相电压源逆变器(VSI)中获得的,为了得到可变的电压和频率,人们提出了许多的PWM方案,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基于正弦调制的PWM(SPWM)和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PWM(SVPWM),由于SVPWM很容易用数字实现和具有很高的直流电利用率,使用SVPWM有上升的趋势.本文在深入分析SVPWM基本原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应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给出了系统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降低SPWM逆变波形的谐波含量,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脉冲多重化数字SPWM逆变控制技术.与SPWM电平多重化技术不同,脉冲多重化是在每个逆变PWM周期,将SPWM脉冲在时间轴上进行的时间多重化.算法直接以数字正弦序列为基础,省去了以往SPWM脉宽计算的大量复杂过程,有效降低了系统的脉宽计算量.对脉冲多重化SPWM逆变波形频谱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证明了该技术可以在不增加系统现有开关频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SPWM逆变波形的谐波含量.最后,给出了该算法的工程实现方法,通过构建实验平台,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文中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以其物理概念清晰,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在中小功率调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单相全桥PWM逆变器的逆变控制,在研究单相逆变电源电压调制信号矢量的基础上,首次将SVPWM技术应用于单相PWM逆变电源,并阐述了单相SVPWM算法的DSP实现方法,通过对单相SVPWM零电压矢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开关模式优化的单相SVPWM算法。并利用目前较为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Matlab/Simulink,建立了单相SVPWM交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是一种新型的PWM方法,文章介绍了其基本原理,提出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用S函数实现电压型空间矢量PWM逆变器的方法,详细描述了仿真模型的设计过程和编程要点,给出了仿真结果,并与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进行了简要的比较.为基于SVPWM的电力电子变流器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并且对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也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和归纳了在变频器中的多电平PWM控制技术。着重介绍了多电平变频器的移相式SPWM方法,并根据空间矢量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多电平逆变器的载波型SVPWM方法,并阐述了这种SVPWM方法的原理和生成思路,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两电平相比,多电平PWM控制方法需要面对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并拓展PWM控制的内涵,进而形成新的PWM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6.
由一种三相逆变电源的拓扑结构,抽象出其数学模型,建立了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逆变系统状态模型.分析了相关参数的相互影响,构造出电感电流内环电容电压外环的双环控制器,并结合SVPWM技术,将其应用于三相逆变电源系统.在Matlab仿真环境下构建逆变电源系统模型,针对三相平衡负载及突变和非线性负载进行了实验,验证了SVPWM逆变技术和双环控制结构相结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在不同负载的状态下SVPWM控制的三相逆变电源具有良好的动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 SPWM逆变电源的单极调制技术相对于双极调制技术的优缺点 ,提出了一种只在正弦基波换相处设置死区时间的新方法 .阐述其机理并把它和传统的 RC延时电路设置死区的方法作了比较 .最后给出其 PSPICE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基于Cortex M3的高频链逆变电源,前级DC-DC变换采用SG3525驱动MOSFET得到高压直流电,然后通过M3产生的SPWM驱动全桥电路,经低通滤波得到220V工频正弦交流电.该逆变电源体积小、效率高、输出电压稳定,适用于车载逆变器.  相似文献   

9.
基于SPWM的SVPWM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6):6314-6318
传统的SVPWM算法中存在大量的三角函数和求根运算,不利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时运算。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PWM算法的SVPWM算法,将SVPWM像SPWM那样找出其隐含的调制函数,采用SPWM中调制波与载波相比的规则采样思路,在静止坐标系下直接查表得到每个参考电压矢量所对应的三相调制波的函数值。进而得到每相电压在一个PWM周期中的占空比,有利于数字化的实现。经过Matlab仿真证实隐含调制函数的波形。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三相 AC- DC电压源型变流器采用的众多 PWM技术 ,着重对相位幅值控制方案下的正弦 PWM( SPWM)和定次谐波消除的优化 PWM( OPWM)进行比较 ,从二者 PWM产生原理入手 ,分析它们在抑制谐波方面的区别 ,并通过仿真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3种SVPWM方法的仿真模型,通过与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的比较表明基于SVPWM的三相逆变器具有较高的直流电压利用率,较少的输出线电压谐波和相电流谐波.该仿真模型建模方法简单,调用方便,适合于变频变压电源的仿真分析,为交流励磁发电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生成SPWM波形的等面积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SPWM变频器巳成为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主要电源形式,为了减少SPWM电压波形的谐波,提高电压波形的质量,在分析巳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PWM波形的等面积算法,即以采样周期的几何平均中心为SWPM波矩形脉冲中心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谐波分析,最后给出了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该算法的实现,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谐波分量明显减少,谐波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车载单相正弦脉宽调制(SPWM)IGBT逆变器的基本结构方案,以车用24V直流电源为逆变器输入,变换得到50Hz/220 V交流电。该方案采用中间直流环节的高频变压器式逆变电源系统结构,它由高频逆变、高频变压器隔离升压、整流滤波、高频SPWM逆变和输出滤波组成。对逆变器的控制及保护电路也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空间失量调制(SVPWM)已被广泛地用于变频器的逆变器开关信号生成。为防止逆变器的桥臂发生“直通”,必须设置“死区”时间,这是影响变频器低速性能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分析死区效应对SVPWM输出电压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死区电压失量的概念,给出死区电压矢量的求取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中,可以预先求出几个死区电压矢量的合成作用矢量,对参考空间电压矢量进行校正,达到消除死区效应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单载波调制单相三电平不对称光伏并网逆变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小功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单相三电平不对称逆变器。针对三电平电路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使用过多三角波层叠、占用系统资源多的问题,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给出了一种只使用一个载波的改进型SPWM实现方式。引入了一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方式,分析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优缺点。在并网控制中采用了一种改进型的比例谐振控制器(proportional-resonant,PR),相对于理想PR控制器,具有受电网频率波动和数字系统离散化影响小的优点。通过仿真和搭建小功率试验台的方法,验证了控制策略和调制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SVPWM技术具有直流电利用率高、场效应管损耗小且易于数字控制等优点,将其引入到由DSC控制的单相逆变系统中,可以实现高速动、静态响应特性的AC输出.DSC运用ePWM模块产生带死区控制的SVPWM信号,通过高压驱动芯片IR2110调制单相H型逆变桥的输出交流电,控制器通过高速PID进行反馈调节,利用eCAP进行相...  相似文献   

17.
丛望  张兵 《应用科技》2009,36(7):54-57
介绍了三电平逆变器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的原理.使用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控制芯片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搭建硬件平台,进行算法设计,产生所需的PWM波形,通过驱动电路驱动功率器件IGBT,实现三电平逆变器.最后给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中点钳位H桥五电平逆变器空间 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二极管中点钳位(NPC)H桥五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五电平逆变器的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该算法利用12条规则来判断参考电压所在位置,为避免逆变器在扇区切换中输出矢量突变,采用了使两相邻小三角形区域输出矢量变化方向相反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SVPWM算法是正确且有效的,与传统的SPWM方法相比,逆变器输出线电压的谐波含量明显减少,其基波电压的幅值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