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全系统恒定流测试,由水面曲线验证了池岸渠顶、洞顶(包括箱涵)等高程的合理性及系统具备设计过流能力。同时对泵站、水库及泵站间连接管、渠、洞的稳态及非稳态的流量进行了流量平衡测试,分析了系统流量平衡的调节能力和机组最优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2.
供水泵站通常采用阀门或变速(变频)调控来实现恒压供水,2种方式都涉及管路特性曲线或泵性能曲线的变化,这使得实际应用中能耗的定量计算比较繁琐.为此,借助Flowmaster流动系统仿真软件,以某恒压供水站为例,分别计算阀门调控和变速调控方式下泵系统性能的变化,并进行能耗对比分析,研究了恒压泵系统的转速和流量调节范围,为工程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负载敏感系统响应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负载敏感变量泵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MESim平台对系统的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压力达到调压阀设定压力之前,系统的流量仅取决于流量阀的开口而与负载无关,负载敏感阀将根据流量阀的开口自动调节变量泵的排量.在系统压力达到调压阀设定压力之后,系统压力仅取决于调压阀的设定值而与负载无关,此时负载敏感阀将自动调节变量泵的排量使之恰好与负载的需要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1前言在通常情况下,供热系统多采用质调节的方法,特别在间接连接的系统中,二次网采用集中质调节,将使系统的运行调节变得最为简单、方便。但是,集中质调节不能完全满足各种运行工况的要求。另外质调节耗电多,不利于节能。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进行系统的流量平衡,即实行变流量运行。在以往的供热系统中,一般采用多泵并联的方式实现运行调节中的变流量要求。但这种方法调节范围小、耗电大、并不理想,随着变频调速水泵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供热系统实现无级的变流量运行成为可能,而且节电效果显著。目前,分析供热系统中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泵站高能源效率并使各泵组累计运行时间趋于一致,分别建立了峰谷电价下泵站能源费用及泵组累计运行时间差两个目标函数,以水厂取水泵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优化问题的约束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切实可行,能实现两个优化目标的平衡,且满足取水泵站优化调度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验提出在大型泵站的现场条件下,在泵进口锥管两端取压差测量泵流量的方法。选用高精度差压变送器将压差变为电信号供计算机数据采集及处理,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得出的测流精度可以达到2%以内。为锥管压差测流系统提供了一种大型泵站泵流量的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7.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泵站优化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泵站在不同流量扬程要求时,水泵运行组合不合理,导致泵站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以泵站总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运行数学模型.此模型以水泵扬程、总供水量和调速泵的调速率为约束条件,利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确定并联运行泵的台数、调速泵的调速率及泵的流量分配,实现泵站的优化运行.该算法引入了不可行度对每代种群做初始选择,并利用不可行度取代传统的惩罚函数,平衡目标函数最优化和满足约束条件这两方面的要求.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本算法在求解泵站优化调度问题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对变速定量泵加负荷传感阀液压系统的建模与性能仿真分析,应用"变频器+电机+定量泵+LS(负荷传感阀)技术"的液压试验装置;介绍了试验装置的结构与原理;在AMESim软件中,建立泵控油缸位移调节仿真模型,进行了系统负荷传感压力闭环流量调节控制、泵控油缸闭环位移调节控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在多执行器实验装置中"变频器+电机+定量泵+LS"系统的输出功率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定量泵流量随着负载的减小而减小,实现节能的目的;该液压试验装置具有油缸位移闭环PID控制功能、实现定量分析研究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引黄工程是一项解决山西省水源不足的大型供水工程,其规模大,流量大、管道长、扬程高、级间串联、泵站内多台机组并联的复杂泵系统在国内外是罕见的。通过利用模拟计算,对其总干水系统调节控制计算仿真,以期为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挖掘机正流量泵控液压系统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泵控挖掘机液压系统特性分析方法,在分析泵的输出特性的基础上,给出确定先导压力信号和控制泵排量的方法,并对泵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正流量控制下,泵的排量由执行器流量需求和油泵的p-Q曲线动态实时调节,系统具有良好的负载流量适应性和负载敏感性,其液压系统中不存在负压,只有约0.5 MPa的背压,回油功率损失几乎为0。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刚性水锤理论,分析了贯流泵站泵装置水力特性、泵机组动力学特性,并运用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方法仿真模拟了水泵全特性曲线;建立了贯流泵站液压快速闸门断流停泵过渡过程计算的有限差分非线形方程组,并采用牛顿莱福森(Newton-Raphson)迭代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利用该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南水北调淮安第三抽水站贯流泵机组停泵过渡过程,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贯流泵站停泵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了泵站流量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泵站加压输水管道系统优化设计的线性规划模型。在保证各阶段供水流量和压力条件下,可确定各供水阶段所需扬程和各输水管段尺寸的最优值,使系统年费用最低。计算结果可为泵站加压输水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维紊流数值模拟方法对多机组泵站进水池的流态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水力设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多机组泵站位于进水设施两翼的进水池大多为偏流进水,在多机组泵站进水设计中采用蜗形进水池,前池采取一定整流措施,可以改善进水池内的流态.  相似文献   

14.
泵站加压输水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泵站加压输水系统的年费用最低为规划目标,考虑到供水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建立了确定泵站最优扬程模型、水泵优化选型模型和扬程确定下的输水管优化模型。3个模型分别用线性规划和遗传算法求解。运用这3种模型可得到泵站加压输水系统最优设计方案,这一最优设计方案包括水泵优化选型方案和输水管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数值模拟及可视化技术在旋转水力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苏州市仙人大港泵站工程为例,对泵站的叶轮、导叶及平面轴伸式流道进行三维立体图形显示,对排涝、引水等不同运行工况下泵站装置全流道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给出了流道中各点流速及压力等物理参量的空间分布.模拟结果以平面、立体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直观、逼真.该技术可用于流道型线的优化、结构形式及尺寸的多方案快速比选,并可预测水力机械性能,为旋转水力机械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刚性水锤理论,分析贯流泵站的泵装置水力特性、泵机组动力学特性.运用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方法仿真模拟r水泵特性曲线,并将水泵瞬态扬程分解为稳态扬程和惯性水头扬程,相应的水阻力力矩、推力轴承摩擦力矩也分解为稳态力矩和惯性水头引起的附加力矩,建立贯流泵站启动过渡过程计算的有限差分非线性方程组.采用牛顿-莱福森(Newton-Raphson)迭代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利用该数学模型对实际工程中的某大型贯流泵机组启动过渡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7.
取水泵站的工况特点及运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地表水源的水位变化规律及城市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了取水泵站的工况特点,此提出了两个控制点的选泵依据;同时对泵站的运行方式及其控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作为水泵的重要参数之一,流量对于整个泵站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流量的调节不仅仅可通过投入运行水泵的台数改变,转速的改变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当前运用的变频调节不仅在改变水泵出水流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节能方面同样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水泵及水泵站在水利、市政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简述水泵站监测(控)系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水泵站自动化监测(控)系统的使用情况,并着重介绍了水泵站自动化监测(控)系统用于内蒙古西河综合治理工程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智能化抽油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室内实验和油田现场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室内实验分析了粘度、孔径比、冲次和上下冲程速比对抽油系统泵效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调节抽油机冲次的同时调节抽油机上下冲程速比比仅调节冲次对抽油系统泵效影响更为明显 ,并指出上下冲程速比不能调得太高 ,以 Vr ≤ 2为宜 .经克拉玛依油田 5口油井现场试验表明 ,在采油生产中应用智能化抽油系统 ,单井平均增产达 33.86% ,单井平均节能达 1 9.2 7% .冲次和上下冲程速比无级调节 ,抽空控制简单易行 ,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最终提高了抽油系统的系统效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